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史纲

2014考研政治:史纲专题一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专题一 探索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近代中国不同阶级、阶层的探索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①性质: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②内容: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希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③意义: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④局限性: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而且,《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
 
  (2)《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①1859年干王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
 
  ②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3)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①太平天国起义从18511864年坚持了14年,革命的势力先后扩展到18个省。
 
  ②在太平天国起义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南方和东南沿海各省的天地会起义,北方的捻军起义等。天京陷落后,太平军余部仍坚持战斗4年之久。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新的历史特点:
 
  ①《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②《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及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它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①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②与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英勇斗争。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原因:
 
  第一,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第二,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①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也无法维持内部长久的团结,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
 
  第三,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对西方列强侵华野心警惕不够,缺乏理性认识,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
 
  ——经验教训:
 
  ①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②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地主阶级
 
  (1)新思潮的萌发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背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④主张(口号):自强、求富。
 
  3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
 
  ①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③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④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⑤失败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三是惧怕人民群众)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⑥意义: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改善了社会风习。
 
  ⑦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企图通过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
 
  4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②主张:以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④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⑤失败原因:第一,根本原因。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第二,客观原因。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第三,主观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首先,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其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最后,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⑥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⑦启示: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5新文化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①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军阀混战);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尖锐冲突)。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③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
 
  ④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⑤五四之前意义:第一,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二,它在社会上掀起的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从而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激励着人们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第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和文化条件。
 
  ⑥五四之前的局限:没有思想武器,只有民主主义;没有革命实践,只有宣传呐喊;没有全面批判,只有绝对片面。
 
  ⑦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第一,民主与科学的内涵(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