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综合资料

考研政治知识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以及发展的必然趋势。
  1.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相对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某种规律就会反复起作用。
  2.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
  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1.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自然规律就能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所以,社会规律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级,社会规律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对社会规律的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2.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但是历史事件却是不可以重复出现的。正是因为:历史事件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正是通过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再次,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二)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把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四、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客观趋势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对待它们的态度,应当作出选择。
  2.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其中,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人民面临着重大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出作了前所未有的抉择,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路。实践已经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建国以后,我们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是既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由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需要的正确选择。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