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可延缓或防止体外血液凝固的是: ( )
A 维生素K B 血管舒缓素 C 肝素 D 香豆素
202. 不属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成份是: ( )
A 前激肽释放酶 B 尿激酶 C 抗凝血酶III D 纤溶酶原
206. 下列结构中,自律性最高的是: ( )
A 窦房结 B 房室交界 C 房室束 D 浦肯野纤维
207. 心肌自律细胞的自律性高低主要取决于动作电位的: ( )
A 0期去极化速度快慢 B 1期复极化速度快慢
C 舒张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慢 D 快离子通道和慢离子通道的比例
212. 平均动脉压等于: ( )
A 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平均值 B 收缩压+1/3脉压
C 舒张压+1/3脉压 D收缩压-1/3脉压
213. 心输出量恒定而每搏输出量增加时,可维持不变的是: ( )
A 收缩压 B 舒张压 C 脉压 D 平均动脉压
214. 心脏射血能力减弱引起中心静脉压升高,主要是由于: ( )
A 舒张期室内压高 B 动脉血压低
C 血流速度慢 D 循环血量减少
216. 生理条件下,影响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因素是: ( )
A 组织液静水压 B 毛细血管血压
C 血浆胶体渗透压 D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217. 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集的是: ( )
A 皮肤血管 B 冠状血管 C 骨骼肌血管 D 内脏血管
219. 下列情况中,能引起心交感神经活动减弱的是:( )
A 动脉血压降低 B 血容量减少
C 由直立变为平卧 D 肌肉活动
220. 动物实验中,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可引起:( )
A 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多
B 心迷走神经兴奋
C 回心血量减少
D 血压升高
225. 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B 降低肺的顺应性 C 阻止血管内水分滤入肺泡
D 增强肺的回缩力 E 降低胸内压
227.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 ( )
A呼吸肌运动 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C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D气体的分压差 E 肺的弹性回缩
228. 肺换气的动力为: ( )
A呼吸运动 B 呼吸膜两侧气体的分压差 C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E肺的弹性回缩力
229. 有关平静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B 吸气时膈肌收缩 C 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
D 呼气时胸廓自然回位 E 吸气是主动的过程
230. 胸膜腔内的压力等于: ( )
A 大气压+肺内压 B 大气压+肺回缩力 C 大气压-肺回缩力
D 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E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231. 引起肺泡回缩的主要因素是: ( )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 肺泡表面张力 C 胸内负压
D 大气压 E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232. 有关胸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胸膜腔内存有少量气体 B 有利于胸腔内静脉血回流
C 在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无变化 D 胸内压大于肺回缩力
E 气胸时胸内压为负压
236. 肺泡通气量是指: ( )
A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B 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C 每分钟进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 D 用力吸入的气量
237. 肺活量等于: ( )
A 潮气量+补呼气量 B潮气量+补吸气量
C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D肺容量-补吸气量
238. 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 )
A 物理溶解 B 高铁血红蛋白 C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D 氧合血红蛋白
239. 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 )
A 动脉血 B 组织液 C 静脉血 D 肺泡气 E 毛细血管血液
241. 氧离曲线右移是因为: ( )
A 体温升高 B 血液pH值升高 C 血液PCO2降低
D 2,3-磷酸甘油酸 E H+浓度下降
243. 氧离曲线是: ( )
A PO2与血氧容量间关系的曲线 B PO2与血氧含量间关系的曲线
C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 D PO2与血液pH值间关系的曲线
E PO2与PCO2间关系的曲线
244. 下列哪一因素不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 ( )
A 血中 PCO2 B 血中PO2 C 血液H+浓度 D 血液温度 E 血型
245. 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 )
A 物理溶解 B H2CO3 C NaHCO3 D HbNHCOOH E 以上都不是
246.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 ( )
A CO2 B H+ C O2 D OH- E NaHCO3
247. 对肺泡气分压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 ( )
A补吸气量 B 补呼气量 C 余气量 D 功能余气量
248. 增强呼吸运动主要是通过刺激: ( )
A 中枢化学感受器 B 外周化学感受器 C 延髓呼吸中枢
D 脑桥呼吸中枢 E 大脑皮层
249. 缺氧兴奋呼吸的途径是通过刺激: ( )
A 外周化学感受器 B中枢化学感受器 C 延髓呼吸中枢
D 脑桥呼吸中枢 E 下丘脑呼吸中枢
250.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 ( )
A 大脑皮层 B 延髓腹侧外部 C 脑桥 D 下丘脑 E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251. 有关肺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是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反射 B 又称黑-伯氏反射
C 肺泡内存在牵张感受器 E 初生婴儿敏感性较高
E 在平静呼吸时不起重要作用
252. 下列缺O2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B 直接兴奋脑桥呼吸中枢
C 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 D 严重缺O2时呼吸加深加快
E轻度缺O2时呼吸加深加快
253. 关于外呼吸的叙述,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B 肺泡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C 肺泡气和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D 肺通气和肺换气
254. 肺的总容量减去余气量等于:( )
A 深吸气量 B 补吸气量 C 肺活量 D 功能余气量
255. 如果呼吸的潮气量减小50%,同时呼吸的频率增加1倍,其结果是: ( )
A 肺的通气量增加 B 肺泡通气量不变
C 肺泡通气量增加 D 肺泡通气量减少
256. 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
A 气体的分压差 B 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C 气体分子质量的大小 D 呼吸膜对气体的通透性
257. 实验中将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剪断,呼吸发生的变化是: ( )
A 变快、变深 B 变快、变浅 C 变慢、变深 D 变慢、变浅
259.血液中CO2升高,最主要的是通过刺激什么影响呼吸? ( )
A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B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C 肺部感受器 D 中枢化学感受器
261.内呼吸是指:( )
A 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 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D 肺换气以后的呼吸环节
262.在高海拔的山顶上呼吸运动增强,是由于: ( )
A CO2分压增高、O2分压减小 B 氧分压减小
C 中枢化学感受器敏感性增强 D CO2分压增高
263.肺的总容量等于:( )
A 潮气量+肺活量 B 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C 肺活量+功能余气量 D 肺活量+余气量
267. 关于消化器官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B 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递质
C 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
D 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无调制作用
E 内在神经丛存在于粘膜下和平滑肌间
268. 下述关于胃肠激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由散在于粘膜层的内分泌细胞分泌 B有些胃肠激素具有营养功能
C 仅存在于胃肠道 D 可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
269. 下列哪一个激素不属于胃肠激素: ( )
A 胃泌素 B 胆囊收缩素 C 肾上腺素 D 促胰液素 E 生长抑素
270. 胃泌素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 )
A 促进胃酸分泌 B 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 C 抑制胆囊收缩
D 促进胃的蠕动 E 对胃粘膜具有营养作用
271. 下列哪项不是促胰液素的作用: ( )
A 促进胃酸分泌 B 促进胰液中水和HCO3-的大量分泌 C 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
D 促进小肠液的分泌 E 与胆囊收缩素有协同作用
273. 下列哪一项不是唾液的生理作用: ( )
A 部分消化淀粉 B 部分消化蛋白质 C 湿润与溶解食物
D 清洁和保护口腔 E 杀灭食物中的细菌
274. 关于消化道运动作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 磨碎食物 B 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C 使食物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
D 向消化道远端推送食物 E 使消化管内保持一定压力
275. 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实现的: ( )
A 交感神经 B 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
C 迷走神经末稍释放的血管活性肠肽 D 壁内神经释放的生长抑素
E 肠-胃反射
279. 下面哪一项不是消化液的生理作用: ( )
A 水解食物中的大分子 B 为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C 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相近 D 保护消化道粘膜
E 有时会损伤消化道粘膜
280. 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B 主细胞分泌内因子 C 壁细胞分泌盐酸
D 幽门腺和贲门腺分泌粘液 E 粘液细胞分泌粘液
281. 胃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哪一项: ( )
A 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一个酸性作用环境
B 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
C 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D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E 促进钙和铁的吸收
283. 关于头期胃液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只有食物直接刺激口腔才能引起 B 只受神经调节
C 分泌机制为非条件反射 D酸度高,消化力强
284. 下列关于胃酸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由壁细胞分泌 B 分泌过程是耗氧能过程
C 质子泵在H+分泌中起关键作用 D H+的分泌与K+的细胞内转运相耦联
E 壁细胞分泌HCl增多时,血浆pH将下降
285. 肠期胃液的分泌主要是通过十二指肠释放哪种胃肠激素实现的: ( )
A 胆囊收缩素 B 促胰液素 C 肠抑胃肽 D 胃泌素 E 生长抑素
286. 下列哪种情况可抑制胃泌素释放: ( )
A 迷走神经兴奋 B 胃内pH值低于4 C 胃内pH值低于1.5
D 胃内肽和氨基酸浓度升高 E 扩张胃窦
288. 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 ( )
A 唾液 B 胃液 C 胆汁 D 胰液
289. 胰液中不含: ( )
A肠致活酶 B 胰蛋白酶原 C 糜蛋白酶原 D 淀粉酶和脂肪酶
290. 胃酸分泌减少时,促胰液素的分泌: ( )
A 减少 B 增多 C 不变 D 先减少,后增多 E 先增多,后减少
291. 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重要物质是: ( )
A 糜蛋白酶 B 胰蛋白酶本身 C 肠致活酶 D 盐酸 E HCO3
292. 使糜蛋白酶原活化的物质是: ( )
A 糜蛋白酶自身 B 胰蛋白酶 C 肠致活酶 D 盐酸 E HCO3
293. 对蛋白质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 ( )
A 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 小肠液 E 胆汁
294. 下列哪种物质不促进胰腺分泌: ( )
A 乙酰胆碱 B 促胰液素 C 胆囊收缩素 D 胃泌素 E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95. 对胰酶分泌促进作用最强的是: ( )
A 生长抑素 B 胃泌素 C 胆囊收缩素 D 促胰液素 E 胰岛素
296. 下列情况中不引起胰液分泌的是: ( )
A 食物刺激口腔 B 食物刺激胃 C 食物刺激小肠
D 迷走神经兴奋 E 胃酸分泌减少
297. 对胰腺分泌HCO3- 促进作用最强的是: ( )
A 生长抑素 B乙酰胆碱 C 胃泌素 D 胆囊收缩素 E 促胰液素
298. 下列有关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 B 消化期时只有胆囊胆汁排入小肠
C 胆汁中含有脂肪消化酶 D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
E 胆盐可促进蛋白的消化和吸收
299. 下列因素中,不刺激胆汁分泌的是: ( )
A 迷走神经兴奋 B 胃泌素释放 C 交感神经兴奋
D 促胰液素释放 E 胆盐的肠—肝循环
300. 胆盐可协助下列哪一种酶消化食物: ( )
A 胰蛋白酶 B 糜蛋白酶 C 胰脂肪酶 D 胰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