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思修与法基

2011考研政治必备:法律规范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既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通过两种途径发挥作用:一是确认和引导,二是制裁和强制。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1.指引作用
  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行为,而是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义务性指引实现。授权性指引是指运用授权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禁止性指引是指运用禁止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不得做什么;义务性指引是指运用义务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2.预测作用
  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3.评价作用
  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
  法律的评价客体是人们(自然人,法人和社会组织)的行为。
  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道德评价善与恶)
  4.强制作用
  (1)含义:法律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
  (2)与其他作用关系: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没有强制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就会降低,预测作用就会被怀疑,评价作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教育作用的效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3)主体:法律强制的主体是国家、社会成员与社会组织。国家是强制的主动主体,作为被强制对象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则是被动主体。
  (4)手段: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法庭、监狱等。
  (5)目的:实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即实现法律,确保法律的应有权威,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正义。
  (6)作用:对于义务者是强制约束,对于权利者是强制保障。
  5.教育作用
  (1)含义: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2)实现方式:一是法律作出规定,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解和学习,发挥教育作用;二是法律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以教育;三是法律通过对各种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与鼓励,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楷模。
  (3)与其他作用关系:法律的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法律的教育作用普遍存在于法律作用中,可以通过多个方面和多种形式得以实现和体现。法律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使法律获得人们的内心认可,进而自觉遵守。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我国是在刑事、民事、行政等方面有一系列公共生活法律规范。其基本立法精神,是在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共环境的基本前提下,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与自由。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119条。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治安管理处罚法》基本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种类:(了解)
  行为种类:"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妨害社会管理"共4类,110多种行为。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
  听证程序和救济程序:
  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的申请,在提供担保的情况下经批准可以暂缓执行。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该项权利必须依法行使。
  1989年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包括总则、集会游行示威申请和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法律责任、附则,共5章36条。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律。国务院1992年颁布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细则》,是关于集会游行示威的行政法规。
  立法目的: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对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予以保障。
  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三是和平进行原则。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进行,不得携带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煽动使用暴力。
  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
  主要内容:
  (1)申请和许可: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5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并获得许可。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
  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
  第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第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第三,煽动民族分裂的;
  第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2)举行
  (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1989年12月26日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环境保护法》,包括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附则,共6章47条。此外,我国还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固体废品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有关的法规的规章。
  立法目的: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这是指国家将环境保护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保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这是指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开发建设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要积极治理。其核心内容是强化环境管理,具体包括实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控制污染源和防止新污染等。
  三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其主要目的在于明确环境污染和破坏者的责任,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联系起来。其具体内容包括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对工业污染实行限期治理,实行排污收费和资源有偿使用,明确开发利用环境者的义务等。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立法目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基本原则:
  一是依法管理原则。
  二是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主要内容:《道路交通安全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共8章124条。国务院配套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同时生效。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基本精神:2000年1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从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和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等方面,规定了网络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
  立法目的: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和社会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基本原则:
  一是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和实施网络法律规范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监管网络上各种活动、制裁网络上的不法行为,不应最终束缚信息网络的发展;
  二是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网络上的自由进行必要的限制;
  三是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网络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既要针对网络的特点作出新的规定,又必须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
  主要内容:
  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中断计算机网络或通信服务,造成计算机或者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煸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煸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利用互联网煸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利用互联网销售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利用互联网损坏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共电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