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章节习题】

体育硕士复习资料1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第一章学校体育总论
一、学校体育发展史
(一)国外体育产生与发展。
1、国外体育的产生。前提条件:专门的教育场所--学校和文字的出现。出现了过宫廷、祭祀、神庙、文士以及儒学校。
2、二战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
(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竞技性、表演性的运动和游戏内容的比重提高,一些国家增加了 市内讲授的体育课程。健身内容的比例上升。如:英国。
(2)教学形式和方式多样化。许多国家开始男女分班教学,根据体质、基础、身高、体重、年龄分班。如:日本。
(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如:美国、日本、前苏联
(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社会主义国家重视课间操。欧美重视俱乐部。如:美国。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和发展。
1、学校体育的产生。奴隶社会出现,(1)夏称:校、序、庠。(2)商:大学、庠。内容:宗教、军事、习射、武艺。(3)西周:国学、乡学。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内容。其中射、御、乐是体育内容。
2、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体育发展。
(1)初创阶段。49—57。借鉴苏联学校体育,继承革命根据地经验,在改造就学校体育的基础上建立新学校体育。1954年,《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教育计划》规定小学到大二,体育课是必修课。1956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成立6所体育院校,38体育系。
(2)曲折发展阶段。58—65。出现违背学校体育和学校体育规律的做法,搞红四运动:所以学生要达到劳卫制、一二三级运动员、裁判员、普通射手标准。学生体质下降。
(3)严重破坏阶段。以劳动代替体育,以军训代替体育。学校体育处于停顿状态。
(4)改革开放至今。
①思想有了新发展,科研出现新局面。②加强了课程建设。③加强了体育师资场馆建设。④加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二、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
(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
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区别
(1)概念不同。社区体育:在居民区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目的:提高社区成员的健康水平和身心发展。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有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很好的体育教育活动。目的:培养兴趣、态度、习惯、能力,促进身心发展。
(2)对象不同。学校体育是全体学生。社区体育是广大群众。
(3)活动的时空、组织不同。学校有一定限制性,社区体育没有什么限制。
(4)管理体制不同。
2、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联系。(1)他们都是国民体育的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2)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3)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是导向。社区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的主要形式和关键。
(二)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1、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
两种倾向:一、认为两种是对立的,不主张学校体育引进竞技体育。二、认为要尽量多的引进,把学校搞成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这都是偏激的。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呢:
(1)正确认识竞技体育的积极作用。竞技体育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竞技体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应该成为学校体育的内容。
(2)要根据学校体育的实际需要引进和选择竞技体育的内容和手段。促进学校的体育发展改革。
(3)竞技体育具有多层次的特征,因此形成了不同活动层次的竞技运动。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部抵制校门之外。
(4)普及性、群众性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①可以唤起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②增强学生体质、增加健康。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体育文化素质。④巩固体育课所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⑤锻炼学生意志和陶冶情操。
(5)因此,现代学校体育不能缺少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只有在学校体育中普及开展,才能充分发挥本身的文化功能,才能通过广大青少年向社会传播,扩大影响。
2、学校体育如何发挥竞技体育的作用。
(1)依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竞技体育运动做“教材化”的处理。竞技运动教材化改造工作可分为:分解—提取—改变—重构。
(2)竞技体育教材化遵循的原则。
①简化性原则。简化战术难道,减低负荷。②普及性原则。适合全体学生参与。
③适应性原则。适合学校场地和师资力量条件。。④教育性原则,强度对学生教育作用。
(3)竞技体育教材化比直接按照标准竞技运动进行教学效果好。原因:切合学生实际,学生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增强运动素质。也有利于掌握技术动作。难度降低提高学生积极性,容易形成兴趣。
(4)竞技体育教材化,不仅解决了以往体育教材直接照搬竞技运动项目的弊端,也有利于学校普及群众性竞技运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特征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手段。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民性、主体性、基础性特征。
(1)全体性。要求学校体育:①面向全体学生。②目标、内容、方法、考核标准考虑全体学生实际。③课外活动,尽力满足屈体学生需要。
(2)全民性。要求学校体育:①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包括:体质、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心理素质、文化修养。②发挥多种功能,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3)主体性。要求学校体育:改变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基础性。要求学校体育。打好体质基础、身心健康发展基础、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2、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反映。
(1)应试:少数学生英才教育,升学为目的。体育中反映:只抓少数尖子运动员,以运动后夺取锦标为目的。忽视全体学生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工作开展和体育素质提高。
(2)应试:一种模式教育学生。体育中反映:一个大纲、教材、标准、规格、一刀切、的模式。忽视压抑学生体育兴趣与体育特长的发展。
(3)应试:智育为上,知识中心。体育反映:传授竞技运动技术为中心,技评达标为目的。忽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以及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4)应试:片面强调升学率,置多数学生不顾。体育中反映:一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教材教学要求,完不成动作感到痛苦。
3、学校体育贯彻素质教育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全体学生观、教书育人观、以生为本观、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观念。
(2)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念。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
(3)加强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①深入调查研究。②确定符合要求的学校体育目标和教学目标。③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4)注意体育能力培养。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