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历年真题】

教育硕士考试心理学试题1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2000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
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属于     (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责任感
   2.容量为7-4-2个组块的记忆是(   )记忆。
     A瞬时     B短时     C形象     D.动作
    3.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     (   )
     A综合     B.抽象     C概括     D.概念
    4.强、平衡、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中(     )相对应。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5.下列属于条件抑制的是     (   )
     A保护性抑制   B.超限抑制     C分化抑制     D.外抑制
    6.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称为     . (   )
     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概括
   7.果断性属于性格的(   )特征。     A态度     B.行为     C意志     D.情感
   8.注意的两个特点是     (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选择性和集中性     C指向性和选择性     D.调节性和集中性
   9.弗农提出的情绪理论特别重视(   )的作用。
     A大脑皮层     B.丘脑     C边缘系统     D.网状结构
  10.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称为     (   )
     A技能     B技巧     C天才     D.才能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明适应过程即视网膜上椎状细胞的光感受性____的过程。
     2.科学的心理诞生于____年。
     3.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____。
     4.能力层次结构说把能力分为____、大因素群、小因素群和特殊因素。
     5.在意志行动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是____信号系统。
    
     三、名词解释
     1.能力     2.复习     3.感应性   4.激情   5.对比
   四,简答题:
   1.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
   2.什么是动机?它有什么功能?
   3.简述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4.简述概念的掌握。
  5.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6.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五、论述题:
     1.通过实例说明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2.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斯金纳强化时程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根据图示论述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知——评估学说。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B   2.B   3.D 4.A   5.C   6.C   7.C 8.A   9.B   10.D
二.填空
     1.提高   2.1879   3.定向反射   4.一般因素   5.第二
三、名词解释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复习:多次的识记称之复习。
     3.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
    4.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5.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四,简答题:
   1.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
   答: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也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要及时复习。
   2.什么是动机?它有什么功能?
   答: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动机有激发、选择和指向、维持和调节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有某种动机的个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是和当前动机有关的刺激,更易于反应。
     (2)选择和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3)维持和调节功能。活动产生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将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这种目标。
     3.简述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答:流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较少依赖于文化知识,而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先天秉赋。
     晶体能力:是指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它决定于后于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4.简述概念的掌握。
答:概念的掌握又叫概念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掌握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如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看到麻雀、燕子等,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而形成”鸟”的概念。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也包括个人自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类概念一般属于科学概念。
     5.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答:(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体本身的特点。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突出的刺激作用。
     (2)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需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即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6.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答:(1)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由于性格更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因此性格更具有社会的特点。在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的性格有较大的差异。而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
     (2)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气质的特征因高级神级活动的类型特点而异。由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往往不受后天生活条件的影响,故而气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与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合金”,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在性格中起主要作用.。
     五、论述题:
     1.通过实例说明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答:(1)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习惯是人在一定情绪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2)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这就是说,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
     (3)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比如一个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不会随地吐痰,而没的卫生习惯的人,往往随地吐痰。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分。比如计算机操作水平可以通过比赛而分辨出来。
     (4)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的任务联系;习惯则只是和一定情境而不和一定任务相联系。技能是由一定任务所始动,所以它是主动的,需要时就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只由一定的情境而始动,所以习惯是被动的。比如吹口哨,对演员来说,它是技能,只有在需要时才吹;而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种坏习惯,到一定场合就吹。
     (5)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习惯则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动觉做对照,拿这一次动作的动觉和前一次作用的动觉作比较。给技能作对照的一定是客观标准,或者是别人的示范,或者是动作的产品,或者是需求的指标。给习惯作对照的,则只是上次的动作。这就是说,技能形成中除自己的动觉反馈外,还需要别的反馈。习惯则不是这样,它只需要动作本身的动觉反馈。
     2.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斯金纳强化时程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答: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他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里程表。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
     (1)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这种做法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不强化,很快就消退。
     (2)定比间隔强化。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它有利于保持反应重复频率的平衡,但也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
     (3)定时间隔强化。不管正确反应发生的次数,而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予以强化,它虽然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但反应频率不稳定。
     (4)不定比间隔强化。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最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而且反应重复的频率也稳定。
     (5)不定时间强化。以不一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它也有不易消退的好处,反应重复频率的稳定性也与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相上下。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少在每次做事后都受到强化,也很少受到定时或定比的强化,而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对学生的奖励,如果每次表现好都给予奖励,则会因强化过多失去效力,只有有时对他们进行奖励,效果反而会更好,也就是采用不定比、不定时间间隔强化最有效。
     3.根据图示论述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知——评估学说。
     答:阿诺德的“情绪的认识一评估说”强调大脑皮层对刺激影响的评估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人们的认识过程左右着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评估补充着知觉并产生去做某种事情的倾向。虽然所有的评估都有情感体验的成分,但只有这种倾向很强烈时,它才成为情绪。认识和评估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因此皮层兴奋被认为是情绪的基础和原因。阿诺德的情绪理论反应序列是“情景一评估一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对情景的认识、评估。     、
     图中C代表大脑皮层,R代表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到刺激,通过丘脑的转换站(SR)传到皮层,Ev是对情景的评估,即用大脑皮层里原来储存的信息和现在新输人的信息比较,从而产生情绪:F代表恐惧,A代表愤怒。情绪产生后,通过下行箭头2和2’,经过交感一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转换站(SNS和PNS),到达血管和内组织(BIV)。然后把这些器官的变化,通过上行箭头3返回大脑皮层,产生关于内脏变化的感觉。这些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要受到储存信息的评估,最后使原有的情绪(F或A)附加点感觉材料S(情绪的另一部分)。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