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复习指导】

2014考研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攻略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1.基础阶段复习策略
 
  中国古代史在全国历史学统考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为30%,其脉络比较清晰一些,主要是按照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断代的顺序叙述,其中每个断代又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几个部分。这是基本的框架。历史长河是由一个个人物、事件等元素汇流而成,因此知识点也显得比较零碎、庞杂。在了解知识框架的同时,同学们一定要结合韩教授的讲解要对这些小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
 
  在中国古代史基础阶段的复习中,除了要对历史框架及其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外,还要要结合韩教授的讲解进行有重点的复习,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有层次,比如应清楚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制度的沿革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现象,比如田制、赋役制度、选举制度、官僚制度、兵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华文化发展脉络、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等问题。这些都是材料题和简答论述题考的重点,所以要对这些重要的知识点要重点掌握。从历年的考试真题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史在选择题、名词解释、材料题、简答题里面都有涉及,所以在此阶段要既全面而又有重点的进行复习,为以后的强化提高奠基。
 
  因此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复习方法:
 
  第一,先具体后抽象。
 
  历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时间性。如果不考虑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可以说,一部古代史就是各个王朝的累加。基于这样的特点,复习中国古代史,应以时间为线索,先了解、熟悉、掌握各个朝代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再去关注跨越几个朝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的重要专题。缺乏对具体朝代、具体事实的了解,匆忙进入专题史的阅读,将会遗漏许多知识点,对专题的认识也不会深入,只是一种死记硬背,考试时很难有好的发挥。
 
  第二,以面为主,以点为辅。
 
  这个方法主要针对初学者而言。具体说来,初读教材,目的在于对历史过程的概括性了解,可以说没有任何重点,尤其不要过于关注或强记考试点,特别是十分具体的考试点,如考试中的选题填空,教材中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那样将会分散对历史整体了解的注意力。以西汉为例:不分轻重,阅读三次,然后试着回忆,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十分具体、琐碎的知识点印象模糊,如汉文帝时期赋税征收的数额、减轻刑罚的具体名目、察举制的年代、对匈奴作战的年代等,留在你脑海中的是比较概括性的内容,如文景之治有经济方面的减轻赋税,法律方面的轻刑慎罚,民族方面的和亲以及汉武帝时期的一些重大举措等。这说明你的阅读有了重大收获,已经开始建立起对文、景、武三朝的平面认识。至于模糊的知识点,不要着急,那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各朝代均是如此。
 
  第三,阅读与回忆相结合。
 
  一部教材,可以先读三遍,有了一定了解后,试着回忆学过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回忆的并非零碎的知识,而是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整个古代史,这其中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按顺序回忆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思想、科技及对外关系等。这样做的好处有至少有两个:一是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如车上、路上、枕边甚至排队时均可从事这项工作;而且这种回忆用时甚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教材内容回忆一遍。二是变死记为记忆。你的记忆并非对原文的复述,而是大概意思的回忆,不求与原文一致,只求大意,最终的收获将是“得意忘言”。进行回忆,你只需带一支笔,一片纸,将印象模糊或一无所知的内容做成笔记,然后再到教材中寻找,补足。
 
  当然,按朝代顺序的回忆做得足够好以后,你就需要变换回忆的主题了。可以再以人物或专题为线索,进行回忆。你可以随时在空闲时间回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的事迹,也可以随时回忆某个专题,如汉与匈奴的关系,唐与突厥的关系。整个古代史肯定经不起你这样纵横结合的无数次回忆,如果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你将会发现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并最终达到很高的境界,整个古代史将转化为你自己的知识,任由你使用、发挥。无论纵向、横向,还是选择、史料,你将无往而不利。
 
  第四,相互比较,适当剪裁。
 
  对教材有了比较充足的了解后,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例如:每个朝代的经济发展均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繁琐、细碎,全部牢记既费时费力,亦无必要,应将精力放在每个朝代有特色的方面。如农业生产工具在整个古代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有:商代耒耜、春秋铁器、汉代犁铧、唐代曲辕犁、简车等。其他内容亦应如此处理。这样,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事实上较之教科书要大大减少,掌握起来难度也将大大降低。
 
  第五,固定复习时间。
 
  这个固定主要指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保持连续性。历史学需要记忆,但并非死记硬背的学科,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掌握,效果会事半功倍。理解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因此集中时间段对历史进行冲刺,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功。尽量保持每天一读,这样始终保持对古代史的一种感觉,同时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效果会更好。每天交叉复习中国史和世界史,不要连续数天只看古代史、或世界史,这意味着每一专业的复习周期延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前面又忘了后面,这种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同时交叉复习(最好古代与古代对应,近现代与近现代对应),可以将两者互相对比,互相联系,比如同一年代发生的事件,就可以联系起来记忆。时间的长度也最好固定,比如每天各拿出三小时复习中国史和世界史。
 
  同时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以下复习重点:
 
  第一、重点时段。从整个历史的连贯性角度言,无所谓重点时段,因为历史是环环相扣,无法割裂的,缺少任何一个时段,历史将会断裂,变得支离破碎。但若就考研关注点或蕴含知识点而言,一般以汉、唐、宋、明、清为主;魏晋南北朝、西周、春秋战国、元次之;夏、商、五代十国又次之;原始社会当然是最次要的了。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的划分,不可过分拘泥。考试的关注时段会随历年考题的变化而变化。如某一时段经常成为历年的考点,也许就意味着下一次考点就会转移方向。再者,排得较后的朝代整体说来知识含量较少,但就某一问题而言,其重要性绝不下于靠前的王朝。典型之例如元朝的“行省制度”,毫无疑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又如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三大选举制度之一,当然也十分重要。如果仅根据时段的划分就忽略这些重大问题,显然有胶柱鼓瑟之嫌。因此,时段重点的划分并不没有太大的意义。考生切记、切记!三年的考题均可证明此点。
 
  第二、重点专题。以专题进行排列,其轻重大致如下: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阶层、思想、文化、军事。这个划分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同时段,专题轻重会有变化。例如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似乎不如政治、经济,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成为当时最重要的问题,而政治制度在此时反倒不怎么引人注目了(九品中正制是最重要的制度,08已考)。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是此段的重点。又如社会阶层,隋唐以前较重要,以后不太重要。但隋唐以前所占地位也不相同,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阶层相当重要,成为这两个时期社会变动的特点之一。要掌握一个时段内专题的轻重,必须了解这个时段的历史特色,切记生搬硬套。二是,同一专题在不同时段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如民族关系在清代体现为国家疆域问题,这是民族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清代的历史主题之一。三是,“政治”含盖的内容比较广泛,政治制度当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军事制度、选举制度、法制制度也包括其中。除此而外,还包含政治史。这在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一般说来,政治史考大题的可能性不大,更多是对知识点的考察,如名词、选择填空等。
 
  第三、重点人物。相对而言,这个划分比较准确,每个时段的重要人物一般都有定论,主要指与社会变动密切相关,或对社会变动影响巨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特别是前者,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其行为、措施可以涵盖多个方面,甚至通过了解其人,就可以了解某一时代的历史风貌。最典型的如秦皇、汉武、光武、曹操、魏文、隋帝、唐宗(二宗)、宋祖、成吉思汗、忽必烈、明太祖、成祖、康、雍、乾等人,而管仲、李悝、商鞅、杨炎、王安石、张居正、韩非、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人也对历史影响巨大。考研也许不会单独将某一人物作为考题,但完全可以将与其有关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作为考试内容,因此,一定要掌握这些历史人物。
 
  第四、专题内的重点与非重点。同一个专题,并非所有内容都很重要,这主要指思想文化方面。如思想方面,主要是有特色的思想,诸子百家、董仲舒新儒学、经今古文之争、魏晋玄学与佛教、朱熹理学、王阳明心学、比较重要,其他次要。就科技文化言,由重到轻排列:史学→地理学→金石学→科技(包含医、数、化、建筑、)→艺术→文学。就中外交流言,宋以前应重点关注与东亚、南亚特别是朝、日关系,元以后重点关注与西方的关系。
 
  第五、制度重要,过程次要。
 
  第六、重要改革。改革很难将其归属在哪一方面,因为大多数改革涉及诸多方面。比较重要的改革始终是考试的关注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改革:管仲相齐、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王莽改制、前秦改革、北魏改革、周武改革、刘晏改革、杨炎改革、后周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改革、张居正改革。在某一时代,改革是当时的主旋律,就更要予以关注,因为这是理解当时社会特色的关键,如春秋战国,可以说就是一部改革史。
 
  第七、重点事件与重点年代。政治事件、重要战役、重要区域、统一年代、改革年代、制度颁行年代。
 
  2.强化阶段复习策略
 
  对于中国古代史,在基础复习阶段,你已经了解了知识的基础框架,知道了知识的发展脉络,而且对于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而在这个阶段要把已掌握的知识点更牢固的印进自己的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同时要理解知识点,结合最新考试大纲整合归纳知识点,打破章节、朝代限制进行专题式复习和比较复习,比如中国古代赋役制度专题、选举制度专题等等。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结合老师的讲解,更清楚的掌握知识考点,以防自己漏掉大的知识点。同时我们要针对考试题型有意识地对自己加强训练,因此我们对历史学专业课试题的分析有以下这样几点:
 
  第一,选择填空。政治、思想文化所占比重最大,但两者之间难分伯仲。这种情况显然与政治、思想文化的内容特性有关。从出题者的角度而言,选择填空的目的是考具体的知识点,同时这个考察又反映考生的复习面。一个选择填空所包含的点和面的内容,可以较其他三种题型为多,多就意味着琐碎。而政治史以及思想文化的特点,正是多而琐碎。每一部分断代史这两部分都占去了相当多的篇幅,仅从量上说,不仅不比政治制度少,而是多出很多。多,迎合了选择填空考试的目的,琐碎则意味着出综合性大题不太容易(当然,某几个阶段的思想史可以出大题,但科技文化决无可能),只能出选择。从选择填空的特点看,如果复习不扎实,几个选项比较容易相混,而文化中的著作、作者以及政治史上的事件,也容易相混,从这个角度分析,两者也最适合选择类的题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内容也比较适合出名词解释。毕竟选择题题与名词解释联系特别密切,大部分选项可以看做是名词解释的变形,如07的“稷下学宫”、“南衙北司之争”、“三法司”,08的“青铜器”、“《三国志》”、“农书”,09的“达鲁花赤”、“明儒学案”等。
 
  同时,还要注意,经济类的内容也比较适合这一题型。在经济类内容中,比较重要的如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各种工业类型中每个断代比较有特点的部分、商业等,都可以此题型出现。而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特别是前者,由于在后三种题型中所占比重较大,一般而言,在选择填空中所占分值就比较小了。
 
  第二,名词解释。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较为重要,然后是政治史。这个题型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是衔接选择题与史料、简答题的过渡题型。这决定了该类题型考查面一般情况下小于选择大于史料与简答。不过,从本质上说,这类题与后两者更接近。因为无论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实际上主要由名词组成。举例而言,每朝每代政治制度向专制化方向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政治机构,而这些新机构及其官员,就是历史上新出现的名词。经济制度也是如此。无论赋税制度还是土地制度,只要有变化,肯定出现新名称,改革变法也是如此,其所改所变部分如果是制度,也必然诞生新名词。所以,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史简单说,是系列新旧名词的累加。看一下统考就可以发现,史料题有时就是考名词解释,如:07的“四子书”“大比”“进士出身”“传胪”、08的“都正”等。而简答题(包括史料分析题中的简答题)则可以看成是名词解释的重新整合或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的概述,最典型者如08 的“元代行省”。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在名词解释中所占比重较高。政治史的名词解释主要考查政治斗争和事件,变法改变也在其中。
 
  第三,史料题与简答题。两者情况相似,即政治制度所占比例均为75%。至于思想文化与经济制度在这类题型中的轻重,应该认为,后者较前者重要。特别在史料题中,更是如此。从内容上分析,史料题实际就是一个简答题,只不过这种简答题要求的题材更为苛刻,即除了所考内容在历史上比较重要这一条件之外,还必须有可以依据的比较完整的史料。中国古代史料的特点,以政治制度为主,举凡历朝历代政治制度的变迁,多有详细记载,经济制度从广义上说,属于政治制度的一种,所以有时也会比较重视。其他方面的记载比如我们现在比较重视的经济问题,记载很少,出题难度比较大。当然,经济方面的部分史料,也可以出题,但与政治制度相比,余地很小。上述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史料题不会超出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范围(当然,部分民族问题、经济问题及社会结构问题也应该注意)。由于有了史料限制,即使就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内容而言,史料题的范围也会比简答题小许多。简单地说,所有史料题均可以变换成简答题,而许多简答题却变换不了史料题。明白了这点,考生就不必为史料题发愁,也可以知道史料题的复习目标即历史上的重要制度。
 
  2010年史料题增加了句读。如果句读仅限于考查阅读能力而不考查历史知识,对考生而言,反而比较难以对付,这意味着这种题型没有范围,并不一定局限在制度内。由于这部分内容刚出现,无法预料其具体内容。但是,需要考虑,出题者也许会将句读、史料结合为一体,即在比较重要的制度性史料中,让考生句读,然后对史料加以分析。这种捆绑式命题对考生有利有弊。利:缩小了考查范围,同时史料可能比较熟悉;弊:一旦无法句读,史料也无从分析,这种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但总的说,还是利大于弊。
 
  简答题为什么集中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范围内,不言自明。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要了解其发展线索,并最终掌握其规律。无论选择还是名解,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毕竟这些都是知识性的内容,且比较琐碎。了解历史发展线索,乃至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正是要摒弃琐碎,高屋建瓴。只有对比较重大的历史制度进行考查,才能做到此点。而从有关中国古代的记载来看,政治制度是最重要的内容,可以说,不了解这一内容,就谈不上真正了解了中国古代史。这样,统考大题关注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制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以肯定,不但过去,即使在将来,这两大专题也是统考的主要内容,这是由历史学的特点决定的。
 
  3.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此阶段是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此时的重点一方面是对遗漏点的再回顾与对已知知识点的再梳理,另一方面是对真题进行练习和分析,把握真题的出题思路,总结答题方法,提高应试技巧。
 
  (一)阶段目标
 
  跟随冲刺班的学习,对所有内容进行再复习,要求掌握和运用95%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对大纲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温故和学习,这一遍要更加注重对整体知识结构的把握,以及对知识点的运用,与出题和答题结合提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进行模考班的实战训练,做到心中有数。
 
  (二)阶段任务
 
  在这个阶段已经是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了,这个阶段的执行是以前三个阶段为基础的,通过以前的学习,相信你们已经对要考的知识点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但这并代表已经可以坦然面对考研了,不到考研的最后一分钟不可以那么轻易懈怠,因为在这个阶段复习的某个知识点就有可能成为考研的试题,所以在这个阶段不能放松,要调整好心态,在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在老师讲解与指导下更好的查缺补漏。同时也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温习以前笔记上的难点和重点,最后,还要尤其注意对真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任务分解:
 
  第一,调整好心态。
 
  越是到考研最后阶段,心态问题愈显重要。“态度决定一切”,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精神基础。要知道考研拼的不光是智商,更是情商。所以,在冲刺考研的关键时刻,一定要调好心态,淡定、坦然、勇敢的面对一切,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要克服浮躁、畏惧心理,做到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考研。也许考研只是你们人生路上的一站,但是在这里你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这样一段的可贵的经历值得你们永远追忆。漫漫考研路上,你们如此坚强的走到现在,当然你们也有理由高唱着《国际歌》中的这句“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坚定地走下去,直到成功的彼岸。
 
  第二,查漏补缺,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
 
  对于以前的学习,你们也许已经把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掌握,但是知识点那么多,难免会有遗漏,此时要在前几轮复习的基础上回归课本,依据大纲把以前复习过的知识点再快速回顾一遍,同时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可以把以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的知识点再回顾一下,重点复习自己以前遗漏的问题。同时认真听老师的分析讲解,对知识点做总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研究真题,预测考点,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
 
  真题有很多有用信息,透过它可以捕捉到命题思路、命题重点、标准答案形式,进而可以预测考点,做到有备而战,获得高分理想成绩。通过真题可以得知,历史学基础考试所命题目都是确定的、无争议的,比如中国历史上首个驻外使臣等;很多题目在通常所说的重点附近,很容易被忽略,因此要对这方面知识予以充分重视;通过真题还可以得知名词解释的答题模式:先做简要总体概括,再叙述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过程、影响评价等,这样的答案才是完美的。同样,简答论述题的答题思路,也可以自己从大量真题的标准答案中总结出来。这些工作貌似十分不起眼,但是其意义却不容低估。研究真题、预测考点、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可谓是是取得高分的一大法宝,一定要高度重视。
 
 
  相关推荐: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