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专业目录】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3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3
 
1.心理学家是如何界定人格的?人格具有哪些特性?
答:(1)界定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特性
① 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
② 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
③ 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④ 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2.人格结构包含了哪些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
答:(1)人格结构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
(2)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性格。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人格的核心成分是性格,它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性格是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3.什么是气质?什么是性格?比较两种人格特征的区别。
答:(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无好坏之分。
(2)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3)两种特征的区别如下:
①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社会环境熏陶、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② 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它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③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的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不同实践领域中取得成就,也可能成为平庸无为的人。性格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它表现为个体习惯的行为方式,这种习惯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就的影响十分重要。
4.结合所学的人格特质的种类,剖析个人的人格特质的表现特点。
答:(1)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对个人的人格特质分析如下:
首要特质为善良细腻,中心特质为清高、率直、聪慧、敏感。次要特质为依赖、顺从。
(2)根绝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对个人的人格特质分析如下:
根源特质为敏感、聪慧、情绪稳定、有恒负责、自由、批评激进、有时会被紧张困扰等。
5.分析自己属于哪种人格类型,如何扬长避短?
答:(1)自己属于A型人格。
(2)A型人格的优点有: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这些优点值得发扬。
但是,A型人格的人时间紧迫感强,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社会适应性差。解除A型人格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过度紧张和压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制定一个符合自己实际能力的目标;
第二,在时间安排上要预留回旋的余地;
第三,严格划清工作与休息的界线;
第四,培养业余爱好,增加生活情趣;
第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提高机体承受能力。
当面临困境时,要冷静地应付各种变化,以减缓精神紧张和心理波动。应该学会运用弹性思维,化逆境为顺境、变挫折为动力,为自己创造一个积极、有序、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
6.比较不同人格差异理论的特点。
答:人格差异理论主要有特质理论、类型理论和整合理论。它们的特点分别如下:
(1)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特质理论强调个体间的人格差异,描述了人格的量的差异,要通过心理测量来评定,显示了下位层面的人格差异。
(2)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把人区分成为不同的人格类型。类型理论强调群体间的人格差异,描述了人格的质的差异,可以通过观察获得,显示了上位层面的人格差异。
(3)整合理论
与上面两个理论相比,整合理论则将以上两种理论的特点综合起来,更全面地描述了人格的结构。艾森克是整合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四层次理论,这种理论将类型理论与特质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种模式的特点互为补充,因而更全面、更系统、更富有层次性地描述一个人的人格。
7.人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根据国外的研究,可以将人格差异表现分为两个方面,即特质差异和类型差异。
(1)人格特质差异论的代表人物阿尔波特强调个体的各种人格特质在质的方面的不同,强调特质之间的独特性。人格特质使一个人只有在特殊的场合或人群中才表现出来。
人格特质差异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卡特尔重视个体间人格特质在量的方面的差异,强调特质与特质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他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具备 16 种个人特质,只是不同的人表现的程度不同。
(2)人格类型差异论认为,个人的人格虽有差异,但也有其共同点。在千差万别中找到某些共同点,把属于这一共同点的归为一类,属于另一共同点的又归于另一类,从而分析出不同的人格类型。然而,确定人格类型划分的统一标准十分困难,因此,造成人格类型的研究各不相同。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以本能冲动力必多趋向于内或外为标准,将人格分为内倾与外倾两种类型。美国的谢尔登以体型为标准,将人格分成内脏优势型、躯体优势型和大脑优势型。德国的斯普兰格则以精神活动为标准,将人格分成理论型、经济型、艺术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等六种类型。
8.人格测验方法有哪几种?
答:(1)自陈量表式测验
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自陈量表通常也称为人格量表。由于自陈量表所测量的是人格特质,因此在人格理论上,是遵从特质论的。自陈量表通常都由一系列问题组成,一个问题陈述一种行为,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形来回答。例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量表等。
(2)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人们难以通过问题直接了解一个人的情感和欲望,进而对他的人格做出评定。但是,如果给被试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那么他的无意识欲望有可能通过这些问题投射出来。
投射测验一般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论出若干人格特性。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
(3)情境测验
情境测验是主试在某种情境下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特点。情境测验可用于教育评价、人事甄选上,前者如“性格教育测验”,后者如“情境压力测验”。
如,性格教育测验、情境压力测验等。
(4)自我概念测验。目前,心理学家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形容词列表法和Q分类法。
9.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格的作用是什么?
答:
(1)生物遗传因素
①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②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③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3)家庭环境因素
一般研究者把家庭的教养方式分成三类,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
①权威型教养方式
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②放纵型教养方式
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③民主型教养方式
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4)早期童年经验
研究表明,早期被剥夺母亲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的发展均受到影响。在儿童早期,父母的忽视和虐待对子女的心理有明显不良的影响。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
(5)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教师的公正性也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6)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气温也会提高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
(7)自我调控因素
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具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综上所述,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