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复习指导】

2012考研历史学之中国古代史--汉初三大难题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汉朝与秦朝有着很大不同,与先前的王国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建立起来的王朝。诸如萧何、张良、韩信、樊哙、曹参、陈平、英布等等,几乎都是出身于草莽和下级官吏中,而帝国的首脑刘邦更被后人认为是不学无术的无赖。同时,在汉之前可供借鉴的大一统王朝也只有秦朝。因此,汉承秦制就成了一种必然。
  当然,在承袭秦制的过程中,汉朝对秦制还是有所损益的。其中的一大变化便是对郡县制的改造,将纯粹的郡县制改为郡国并行制——关于这一点,汉朝大致是接纳了淳于越的观点,认为秦朝所以如此迅速的覆灭,是没有实行分封。
  大一统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推行分封显然是违逆历史大势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分封就没有存在的市场。事实上,汉初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实施,是一大创举。经过灭秦战争和楚汉战争后的汉朝是非常虚弱的。这样的一个国家想要实行全面的中央集权,几乎是很难做到的。
  汉朝初年,刘邦分封的主要是异姓王,随后一一翦除。封异姓王并非刘邦本意,只因当时的汉朝不过是类似夏商一样的联盟部落首脑,并不真正具有中央权威,即使刘邦不封那些异姓王,结果只会导致那些异姓王自立,从而引发新的战争。所谓分封,不过是缓兵之计,待到时机成熟,必然要翦除。
  异姓王被消灭之后,刘邦与诸大臣杀白马立誓,非刘姓不得为王,开始大规模分封刘氏子弟为王,巩固汉朝的统治。这一举措在文景武三朝都先后引发过叛乱,可说积弊甚深。但是就当时的局势来说,实施分封则是政治的必需。汉初功臣多以武功建功,朝中上下,大小官员,也多武将出身。而当时尚未形成北宋以后有效的分化地方权力的措施,一旦将这些人安置到地方,成为拥有行政、军事、司法、财政大权的首脑,很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中央将无可制衡。因此为了巩固刘氏江山,也为了国家的稳定,则必然要求刘邦建立一个拱卫刘氏江山的圈子,这个圈子就是以他的子侄为主的藩王。这些藩王掌控一方财政军大权,有效的威慑了地方,使得汉初地方不敢轻易发动叛乱,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巩固国家政权的作用。
  在中央汉朝则继续推行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但是,因为政权取得的方法不一样,皇室对于三公九卿的控制力也不一样。秦朝的前身乃是秦国,立国已久,三公九卿不过是皇家聘用的办事人员,任何时候,三公都不大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威。所以赵高可以在秦二世的授意下,轻易将李斯陷入大牢,而不必考虑后果。汉朝则不一样,萧何之流基本上都是刘邦一起建立江山的,在朝在野均具有十分的威望,作为一国丞相具备了很大的权力,方有三公与皇帝,坐而论道。
  因此,在内政方面,汉朝后来的皇帝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才能巩固皇帝的权威。即削藩和收权。
  在外交上,汉朝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匈奴人的侵扰。
  匈奴问题并不是在汉朝才有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其中,秦国、赵国、燕国为了防止匈奴的侵扰,都先后修筑长城,后来的秦长城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不过,这一时期的匈奴问题并不严重,中原王国完全有能力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匈奴问题。宣太后时期,与甘泉宫诱杀义渠王;赵国李牧一举击溃匈奴军十余万,如此等等,都是对匈奴的沉重打击。后来秦朝建国,又派大将军蒙恬率军三十万远击匈奴,迫使匈奴不敢南下。
  及至灭秦战争爆发,负责守卫边疆的蒙恬大军,被王翦之子王离带回中原,参与了矩鹿之战,结果,几乎全军覆没。中国的北疆因此空虚。在这样良好的时机里,匈奴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君王——冒顿单于。
  冒顿杀了他的父亲头曼,废除了民选制,自立为单于,从此之后,匈奴不仅仅是族名,也是国名。一个可怕而凶悍的民族自此诞生。中原文明开始遭到匈奴国强有力的威胁。
  冒顿一生在位二十五年,有精兵三十余万,南并娄烦、白羊,东灭东胡,西走月氏,北服屈射、丁零、鬲昆、薪犁各族。而后老上单于继冒顿之后,又从伊犁河流域驱逐月氏、乌孙徙居伊犁河流域,实为匈奴属国,又役属西域城廓诸国。于是匈奴东至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北部草原游牧各部中,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游牧军事政权。
  匈奴国在北方的统一,与秦王朝在南方的统一,可说是各有特点,但是都是民族的形成和融合,故无论其手段如何,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来说都是积极的。
  匈奴的人口有多少,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从‘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从匈奴的兵制为寓兵于牧来分析,估计其总人口约在150万至200万”。
  匈奴人在经济上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以狩猎为辅。政治上则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治制度。其最高统治者为单于,全称为“撑梨孤涂单于”。“撑梨”意为天,“孤涂”意为子,“单于”意为广大之貌。单于之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日逐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骑,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
  公元前201年,汉以韩王信材武,徙王太原郡31县,都晋阳以备匈奴。冒顿围攻韩王信,韩王信投降。次年,刘邦亲自率兵攻打匈奴,结果中匈奴之计,刘邦被围平城白登。足足七日,幸得陈平之计,方才得脱。
  此战之败,汉朝不再以武力与匈奴对抗,而是以和亲政策与匈奴周旋。汉朝对匈奴政策的转变,并非汉朝不想以军事力量对抗,而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战争的消耗。
  与匈奴人作战,汉朝最大的问题在于马匹不足,骑兵不强。匈奴人逐水草而生,骑马射箭是他们生存的基本技能,一旦发生战争,民即兵,兵即民,同时,久居草原的他们,早已习惯了游牧生活,纵使在战争中,也不必依赖于庞大的后勤集团。汉朝建国之初,马匹奇缺,连皇帝都找不到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王公大臣只能靠乘牛车上下朝。士卒也基本以步兵为主,且须依赖庞大的后勤集团,才可能打大规模的战斗。这样的军队与机动性极强的骑兵相比,是不可能有优势的。因此,汉朝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以求得暂时的平安。
  不过,和亲政策所以可以奏效,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即匈奴相对汉朝虽然有军事上的优势,但是并不具备大规模侵略汉朝的实力。因此汉朝和匈奴之间,才可能维持一种相对的平衡。这一点与宋与辽国结下澶援之盟有些相似。以此来看,军事手段并非处理民族矛盾的唯一手段,和平手段有时候更有利于经济之发展。只是当时并没国际法惯例,“和平”手段乃是建立在军事压力之下的,而非自主自愿之选择,故这种“和平”必然不能长久。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汉初建国伊始,便给后世留下了三大难题。
  第一,中央与地方的争权,如何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建立中央的权威,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第二,皇权和相权的争夺,如何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减少权臣干政的可能性,保证皇帝的权威;
  第三,匈奴和汉朝之间的民族冲突,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维护汉王朝的稳定统治。
  吕后死后,文帝即位,而后有景帝、武帝,这三个皇帝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措施,以解决这三大难题,并且因为解决这三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制度上的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