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笔记讲义】

应用心理硕士笔记4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第十一章 能力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密切的关系。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知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只有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成为能力。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也是知识、技能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2.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4.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能力的因素说
1.独立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发展。
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强调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区别,把他们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3.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能力由七种因素组成。如: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
4.能力的结构理论
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纬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2.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英国心理学家卓南继承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能力层次结构理论。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5.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这种理论把人的能力和智力看成一个过程,他由不同的阶段组成,并且是由某些更高的决策过程组织起来的。
1.智力三元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由三个方面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景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2.智力PASS模型。PASS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6.智商
智商的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提出。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来表示。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来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有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1.比率智商。智商(IQ)=智龄/实龄 × 100
2.离差智商。智商(IQ)=100+15Z
Z=X-X- /SD SD代表团体分数的标准差
7.智力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智力测验是衡量人的智力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工具。编制标准化智力测验要经过标准化的过程,建立常模,并注意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1.标准化与常模。
1.按照测验的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
3.施测程序标准化。测验的施测和评分都有统一的标准。
4.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2.信度。指测验的可靠程度,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
3.效度。指测验能测量到所需要测的东西,即测验的有效性。
8.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1.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遗传影响
2.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环境和教育影响
3.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实践活动影响
4.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最后,能力的发展还依赖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附录 名词解释
1.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从事的活动的效率。
2.流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
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3.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4.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能力。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5.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第十二章 人格
1.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
3.人格理论-特质论
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3.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B.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
C.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现代人格特质理论』 现代人格特质理论主要有: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七因素模型。
1.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顷性、神经质、精神质。外顷性表现内外顷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2.五因素模型。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责任心、外顷性、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3.七因素模型。特里根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七个因素。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
4.人格理论-类型理论
类型论是群体间人格差异的描述指标。可通过人的行为直接观察到。
1.单一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型人格理论。
2.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纬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主要有:A-B型人格和内-外型人格。
3.多元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有:气质类型学说、性格类型学说、阴阳五行说。气质类型学说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性格类型学说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5.认知风格于认知能力的差别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的方式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是:
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认知方式。
2.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
3.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由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与好坏之分。
6.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的方法很多。典型的有:自陈量表、投射测验、情景测验、自我概念测验。
1.自陈量表法。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2.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3.情景测验。性格教育测验和情景压力测验。
4.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
附录 名词解释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3.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4.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他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
5.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6.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