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考试大纲】

教育硕士考试心理学大纲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学联考考试大纲
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是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该书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1897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实验室(现代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心理过程,它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另一方面是个性心理特征,它探讨人的心理的差异性。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02年词释)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01选择)下列心理想象中只有(思维)属于认识过程。   (03词释)认识过程
3.知、情、意三者关系 :(05年论述题)论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的关系。
答: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第一,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二)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探索心理学规律;因素有三: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心理因素;探索心理规律定义
人的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l         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作斗争。
l         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这些学科更加深入地认识其研究对象。
l         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教育学、各科教学法等教育学科都是以心理学为理论根据的。
研究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l         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去影响人的心理。
l         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
l         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研究心理,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
(1)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条件:
A、所研究的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
B、所研究的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 测量是指心理或行为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2)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3)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4)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对儿童。        四个原则的选择题。
2.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定义;在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l         遵循的规则:1)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
2)观察必须是系统的。
3)观察时必须随时作记录。
4)应该在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况下进行观察。
l         优点和缺点: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被观察者的行为比较片段。
观察法的不足之处:
1)观察者处于被动状态。
2)观察积累的资料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
(2)实验法:
l         定义;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l         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主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l         实验法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主试处于主动地位。
2)可以精确地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3)可以反复验证。
l         实验示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因素进行实验,以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结果客观可靠,能够精确的测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室实验法的不足之处:目前还不能对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性格进行研究,人为因素较大,往往离实际情况较远。
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所得的结果比较切合实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践。
自然实验法的不足之处:实验情景不易控制,容易受无关变量的影响。
(3)测验法:
l         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的一种方法,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叫测验法。
l         测量法的优点:
1)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
2)结果的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十分方便。
3)有常模进行比较。
4)简便省力。
l         测量法的不足之处:
1)是一种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要测量的心理。如果行为样本未选准,项目所引起的反应就难以推断所要测量的心理。
2)不可避免地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
3)对施测者要求较高。
4)测验成绩只表明“结果”,不能反映过程
(4)调查法:
l         定义: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常用来发解个体和群体的基本情况。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征时,也可以用调查法。
l         调查法有五个特点:其中1)3)4)为优点,2)5)为不足之处。即“三优二不足”
1)有许多现象或行为很难或无法由研究者在短时间内直接感知,需要采用调查法。
2)不能确定现象或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3)基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4)涉及的范围广,惧资料速度快。
5)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
l         调查法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谈话:也称访谈调查,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藉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要使谈话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要创设一种宽松、坦诚、信任的良好气氛。其次,调查者应该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保持一致。
谈话的优点:
1)可以直接向被调查者说明谈话目的,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
2)研究者还可以控制谈话过程,通过补充提问、临时提问来多方面了解被调查者回答
问题的水平。
谈话的缺点:
1)比较费时间,而且费用高。
2)研究者的言行不当或被调查的某种心态都会影响回答的真实性。
问卷: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问卷的优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问卷的缺点:
1)回收率比较低时,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不一定能够如实回答问题,影响问卷的可信度。
3)问卷不是一种很严密的方法。
活动产品分析: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它不仅研究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试卷、图画、自制教具、手工作品等),而且还要分析产品创作的过程。
(5)个案研究法(个案法):
l         定义: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l         个案研究法的优点:
1)便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
2)可以适当结合其他方法(如实验、问卷等)
l         个案研究法的缺点:
1)所获结果缺乏代表性。
2)缺乏可供比较的个体或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学性。
3)进行非控制性观察,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粗略的,描述性的。
(四)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19世纪70年代,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实验内省法;但是严重脱离实际。
(2)机能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等都是这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3)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二种势力)产生于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反对心理学意识研究,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还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法。了解托尔曼、斯金纳和赫尔的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总的观点:
(4)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大于局部)1912年诞生在德国,美国进一步发展,创始人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后期代表人物是勒温。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强调整体观点以及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学习和思维的研究成果.
(5)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一种势力)1900年,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他重视日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理论根据是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系统。
(07选择)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是(   精神分析    )心理学。
意识处于心理表层。无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它是被压抑的或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
弗洛伊德把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
(6)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种势力)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
(06年简答)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映,而认为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才使他们成为不同的个体
(07年填空)现代心理学第三势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1967年奈塞《认知心理学》,主要理论基础是信息加工理论,又称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过程的定义,皮亚杰学派(发生认识论)主张心理学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机构和机能。
2.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1)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主要是认知神经科学、心理神经免疫学等,认知过程心理学、社会认知心理学。
(2)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迅速: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3)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上心理学日程
(4)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
   智力与脑的关系
   意识和无意识问题
   儿童认知发展
   学习过程
   人力资源开发
认知工程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二、        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神经元
(1)什么是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06选择)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2)什么是突触: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3)神经元的结构、功能与种类: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神经元种类: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01填空)根据功能特性,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03选择)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
(4)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
不应期: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膜的通透性在复原之前,它是不能再接受刺激的。因此,神经细胞冲动是脉冲式的,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
(5)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
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2)脊髓的功能: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传导神经冲动。
(3)脑的结构与功能:六部分: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
   (05年简答:简述边缘系统的功能)
边缘系统功能:①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②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③参与记忆活动;④感觉的整合。
(4)大脑皮层:了解大脑皮层的主要机能中枢
(5)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脑神经12对,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它与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
(07选择)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它与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的神经是(脑)神经。
脊神经31对,分布于躯体和四肢,它与躯体感觉和身体运动有关。
植物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布于心脏、心血管和腺体,主管心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和有机体的感受器相联系的机构。
(二)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的概念: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
2.反射弧及其结构: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感受器:直接接受刺激作用的器官。效应器:执行反射动作的器官
3.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反射的两条渠道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
 特殊通路:由特定的神经纤维,把感受器中特定的感受细胞与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特定神经细胞联系起来,使感受器与大脑皮层相对应中枢形成了空间对应关系。这种由一定刺激经过一定神经纤维通到脑的一定部位的神经联系就叫做特殊的传人通路。
      非特殊通路: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来实现的。
4.反射弧的环形通路: 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单方向的传导,而是在传人或传出,以致高、低中枢之间都要往返传递好几遍,使感受器更好的接收刺激。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定义:
      无条件反射: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
        无条件反射对每个个体来说是生来具有、不学而能的。它的反射弧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固定的神经联系。所谓无条件反射就是在遇到某种刺激时_定发生某种反应。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条件反射: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分成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01年词释) 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条件反射的泛化:指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而且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泛化。
      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
      强化: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3.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1)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定义: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
(2)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
(3)工具性条性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04年简答)简述工具性条性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二者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
      二者的不同之处:①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②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③反应方式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4)联系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强化时程表的定义;分为五种:
(00年论述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斯金纳强化时间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①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②定比间隔强化。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③定时间隔强化。即不管正确反应的次数,而是按一定时间间隔予以强化。④不定比间隔强化。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⑤不定时间隔强化。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
4.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类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起主导作用。(举例子能区分它们)
词与具体刺激物密切联系着。掌握语词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其中,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与支配。通过这两个信号系统密切联系的协同的活动,才得以实现人的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四)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1.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清醒时兴奋占优势,睡眠时抑制占优势。
抑制过程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
非条件性抑制(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l         外抑制的定义:外抑制是指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 
(02、07选择)其他刺激物的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发射发生的抑制称为( 外 )抑制。
l         超限抑制的定义;超限抑制是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
举例选出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条件抑制(内抑制)是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l         消退抑制。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l         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举例能选出是四种抑制的那种抑制)
(00选择、06选择)下列属于条件抑制的是(    分化抑制   )
2.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扩散与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递,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集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
(2)相互诱导:(01词释)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性诱导(发生在不同部位上)。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一部位上)。(举例子能选出是正诱导或负诱导)
三、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动物心理的发生
(1)反映与感应性的概念: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例子)
有生命的物质(生物)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感应性。
(00词释)感应性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的能力。
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映。
(2)信号性反映:(02词释)信号性反映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
2.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01、06填空)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萌芽阶段。
(1)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
(2)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
(3)思维萌芽阶段:高等脊椎动物
(二)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人类心理的发生:两个基本条件:劳动 和 语言 
(02填空)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语言。
(1)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A、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概括性;预见性和目的性。
B、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劳动使人类的祖先的爪和足产生分工;劳动发展了人类的社会集体性。
必要性: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劳动,而要劳动就必须在心理上发生为劳动所需要的变化,表现在概括性、预见性和目的性。
可能性:
手足分工:获得以前没有过的信息;对物体进行变革,揭示出客观事物的内部信息;可以观察到事务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概括性认识。
社会集体性: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递;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
(2)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A、语言产生的条件:语言为劳动所必须【语言是劳动过程所必须;语言为劳动结果锁必须】;劳动使语言有了可能【劳动使人类有了语言的发音器和共鸣器;劳动使人类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
B、语言的作用:思想的直接现实;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复杂的水平发展。
2.人类心理的发展
(1)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五个含义。
(2)心理发展的条件:(04论述)结合实际,阐述心理发展的条件。
A、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B、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C、心理发展的动力。
(围绕三点展开结合实际中的例子)
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的看法。
(三)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1.概括性:是人类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标志。
2.目的性(预见性):区分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
3主观能动性的定义。
4社会制约性(三点)【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实践活动水平;阶级地位】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
1.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即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否定遗传的作用,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婴儿的三种天生的情绪反映:怕、怒和爱。     
儿童教育方面主张:
A、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B、反对体罚儿童。C、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
D、对幼儿养护的要求。E、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2、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个性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其人格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均衡发展,即超我监控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的道德规范。自我一方面应处理好原我的本能要求,另一方面又应符合超我提出的规范要求,以期发挥自己的功能。
弗洛伊德以“性”的发展作为划分依据。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年龄五个阶段。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的结果。把人生划分为八个阶段。
A、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
B、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
C、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
D、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E、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F、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
G、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
H、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神经系统的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平衡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其实就是遗传、教育、社会环境。)
心理发展的动力:同化、顺应、平衡。同化的定义(06名释)顺应、平衡的定义。
心理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动作图式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关系。
              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主义、直观形象性、不可逆性、知觉的集中性等。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儿童思维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具体逻辑推理等。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个体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成熟水平。儿童思维发展具有假设---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分析等特点。
(05年简答)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说: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身所固定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制约的。
个体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五个标志。
心理发展的三个原因:
教学与发展关系:(03简答)简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A、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B、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C、从“学习最佳期限”的角度。
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内化的定义。
4.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承认先天的因素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环境和教育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决定方向和内容;承认遗传但不能夸大;强调环境和教育但也不能夸大。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心理发展的动力:教育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具体:活动是基础;需要是动力;已有水平代表稳定;新旧是动力;活动中的新需要与已有水平是主要矛盾。
教育于发展的关系:教育决定发展;教育要从儿童本身出发;儿童领会为环节;领会的过程是质量变化过程
年龄与个别特征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为年龄特征。
 
四、        感觉与知觉
(一)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1.感觉的概述
(1)   什么是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关于客观事物最原始的心理信息。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2)   感觉的分类:A、从刺激的来源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
(07填空)从刺激的来源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
外受感觉: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
(01选择)视觉属于( 外受感觉 )
内受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的不同状态的反映。有饥饿觉、渴觉、内脏痛觉等。
本受感觉:是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
                   B、 从刺激的性质分为电磁的、机械的、热的、化学四大类。
(3)   感受野与特征侦察;特征侦察器
2.知觉的概述
(1)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00选择)(07选择)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     )
(2)   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器活动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视听知觉和触摸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符合分为正确的知觉与错觉。
3.空间知觉
(1)   空间知觉的定义 :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即形状、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觉。
(2)形状知觉 :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排列组合的放映。
(3)深度知觉及其线索: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远近的反映
(01、04选择) 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不同物体远近的反映称为(深度)知觉。    
(4)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5)大小知觉:是个体对事物的空间尺寸的反映。 
(能根据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大小知觉的定义和例子选择)
4.时间知觉
(1)   时间知觉的定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02选择)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时间)知觉。
(2)   时间知觉依赖的媒介:自然界的周期现象、机体的生理状态、人的活动内容、情绪状态和态度。
5.运动知觉
(1)   运动知觉的定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它是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01、04、07简答:简述运动知觉及种类)
(2)   真动知觉与似动知觉:真动知觉是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03、05词释)似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6.错觉
(1)   错觉的定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2)   几种重要的几何图形错觉:明显的几何图形错觉有:大小错觉、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段长短错觉。
(二)   感觉与知觉的的规律
1.感觉的一般规律
(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感受性是人的感觉器官都有其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受性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2)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就是人感觉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就是刚刚能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3)   差别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02词释)
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05填空)
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定律。(04选择)
2.感受性变化规律
(1)   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
            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但视觉的暗适应是感受性的提高。
暗适应与明适应: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07词释)和明适应。
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视网膜的棒状细胞与锥体细胞都参与暗适应过程,但作用的大小和起作用的阶段不同。
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明适应过程表现为对光的越来越不敏感。(00填空)
(2)   对比: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00词释)对比分为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继时对比是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例子
(02简答: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的对比现象)
 
感受性的练习:感受性可通过练习、训练提高的。
3.知觉的基本规律(05简答: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1)   知觉的选择性:是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的背景。(熟悉书中例子,能进行选择)
(2)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语词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知觉理解性的作用:积极和消极作用。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所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
(3)   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是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
(4)   知觉的恒常性:就是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视知觉恒常性的主要种类: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
(三)   观察
1.什么是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观察的品质:观察的目的性、观察客观性、观察精细性、观察敏锐性
观察的目的性是指善于组织知觉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
观察客观性是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观察精细性是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观察敏锐性是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05选择)在观察中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称为观察的( 敏锐性    )
3.观察力的培养:(06论述)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        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        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4)        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5)        学会做观察记录。
6)        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此外教师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会他们自觉养成观察习惯。
五、        记忆
(一)   记忆的概述
1.什么是记忆: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记忆与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2.记忆的分类及特点
(1)   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
形象记忆(表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的特点。
语词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
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特点: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
动作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它以形成运动性熟练技巧为基础。
特点:容易保持恢复。(06选择)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       )记忆。
(2)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根据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划分的)
瞬时记忆(感觉登记):凡进入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存贮,这种存贮形式叫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1分钟以内的记忆。特点:意识性、操作性。
(00选择)容量为7±2个组块的记忆是(   )记忆。
长时记忆:指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特点:组织性、备用性。
(01选择)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极限为(    )
(3)   工作记忆: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
(04、06选择)工作记忆具有(        )双重功能。
组成部分: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面和语音回路。
(03选择)工作记忆的3个组成成分是(     )
(4)   情景记忆、语义记忆与程序记忆(长时间记忆)
情景记忆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时间的记忆。语义记忆是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两者均属于有意识记忆。
程序记忆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是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的,与意识相分离的。
(5)   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不需要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06填空)
(07论述)联系实际,论述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
 
3.记忆的表象
(1)   记忆表象的定义:记忆表象是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持的形象。(06词释)
(2)   记忆表象的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模糊片段性。
4.记忆的生理机制
(1)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记忆被认为大脑皮质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巩固和恢复。
(2)   定位说(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认为记忆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不同类型的记忆是由大脑的不同部位产生的。
(3)   反响回路说(贾维和埃思曼):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4)   记忆的化学分子说(瑞典神经生物学家海登):认为个人长时记忆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内核糖核酸(RNA)的作用。
(二)   记忆过程
1.识记
(1)   识记的定义: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02选择)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
(2)   识记的分类及特点
A、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特点:高度的自觉性。
无意识记是指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特点:偶然性。
B、根据识记材料和方法不同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特点:按照材料的时间顺序。
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特点:全面、牢固、精确和迅速有效等特点。
(3)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04简答)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A、识记的目的和任务。B、活动的内容和性质。C、识记的方法。D、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2.保持和遗忘
(1)   保持和遗忘的定义:
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贮存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又一个环节。
遗忘就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   保持中的信息加工:
(3)   遗忘曲线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作了系统的首创性研究,并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规律。
(4)   遗忘原因:两种理论假设衰退理论与干扰理论。
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
干扰理论是指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恢复。
干扰理论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证实。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5)   复习: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编码在识记中起决定性作用。
编码:就是用已储存的信息,对新输入的信息不断地加以处理,使愈来愈与个人储存在长时记忆的心理格局合模,从而妥帖地加入到个人经验体系中去。
(00简答)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
A、 正确合理地安排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其次要间时复习。
B、 复习中尝试回忆。
C、 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相结合。
D、复习要形式多样化。
3.回忆和再认
(1)   回忆和再认的定义
回忆是指经历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能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再认是指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2)   联想及其规律
联想是由一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
联想的规律: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多因律、强因律、近因律。
(01简答)简述联想的规律。
(三)   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02简答)什么是记忆,记忆的品质有那些?
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会议与再认三个环节
(05论述)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1.识记的敏捷性
2.保持的持久性
3.记忆的正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六、        思维与想象
(一)   思维的概述
1.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07选择)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概括的( 概括间接 )的反映。
(06选择)思维的主要特性是(   概括与间接     )
概括的反映,即思维反映的不是某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
间接的反映,就是思维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或规律。
思维活动的进行依赖于感知觉、表象所提供的材料外还需借助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00选择)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    )?????
2.思维的分类及特点
(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来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06词释)
形象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它依靠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03选择)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故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 动作 )思维。(通过例子选择对应的思维)
(2)聚合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来划分。聚合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
聚合式思维(集中思维)它是把问题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05词释)
发散式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3)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造性来划分为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03填空)
常规思维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思维是创造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思维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3.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
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巴浦洛夫学说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来解释思维的生理机制。(07填空)
第一信号系统是感觉、知觉、表象的生理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词作为信号刺激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二)   思维过程
思维的过程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05选择)(     )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07简答)简述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分析与综合有三种水平:A、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B、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C、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2.比较与分类: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常用的比较方式有:
                A、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B、对事物发展进行纵向比较。C、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
                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3.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没有从事物中抽取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也就不能进行思维的概括。抽象和概括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
具体化是同抽象和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去。
(三)   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1.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07填空)
(04选择)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      )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的成分。
(06选择)概念是思维的基本(      )之一。
2.概念的形成:在对客观的对象和现象进行反复感知和不断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基础上,概括出某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社会实践为概念形成提供条件。词对概念的抽象与概括、表述、固定和记载起着重要作用。。
3.概念的掌握(概念获得):概念的掌握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概念掌握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二是通过教学课堂(也包括个人自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类概念一般属于科学概念。
(00简答)简述概念的掌握。
(03论述)结合教学实践,试析学生如何掌握科学概念。
4.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日常概念的掌握与儿童生活领域、个人经验有密切关系。
(1)   过去经验:日常概念的影响。(举例选择)(05选择)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相邻”概念,对学习邻角邻边有促进作用,这体现了(     )对概念掌握的影响。
(2)   变式:是事物变换样式。(01词释)(举例选择)
(3)   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
(4)   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
(四)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能否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取决于:
                A、人对活动的态度。B、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C、人的知识经验。
(2)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就是将问题明确或加以具体化的过程。分析问题能否顺利:一方面要取决于人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人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3)   提出假设:找出问题解决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   检验假设:方法有:一种是通过实践活动直接进行检验。另一种是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通过逻辑推理对假设作出合乎规律的检验。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人的知觉特点
(2)定势(04词释):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
                     针对定势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应采取相应措施:如通过言语暗示,启发学生从定势中解脱出来;教育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和一些习惯倾向的消极影响。
(3)已有知觉经验与动机:具备有关问题的丰富知识以及运用知识于实践的丰富经验,均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活动,人必须具备相应的需要和动机。
(4)个性差异:(05简答)简述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
(五)创造思维
1.什么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创造思维具有一般思维的特点。
                  首先,创造思维一般是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创造思维既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
                  第三,创造思维往往具有突发性,即灵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创造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
2.创造思维的过程
(1)准备期(2)酝酿期 (3)豁朗期 (4)验证期
3.创造思维的培养(02论述)根据你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和聚合思维
(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六)思维的品质(01、04简答):简述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
2.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03词释)
3.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
4.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变化。
5.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
(七)想象
1.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07词释)
2.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与无意想象(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来分):(举例选择正确的想象类型)
有意想象(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的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02选择)看到天上的白云,将它们想象成草原上的羊群,这属于( 无意 )想象
(2)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01选择)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经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称作(创造想象)
(3)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4)梦:是睡眠状态下所发生的想象活动。
3.想象的形成方式(06简答)简述想象的主要形成方式。
(1)综合:想象的综合就是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
(2)夸张:夸张就是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
(3)典型化: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拟人化:拟人化即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
 
七、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与需要
1.情绪与情感的宝义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
情绪与有机体的需要密切联系着,它是一种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只有与人的需要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事物,才使人产生情绪体验。(02填空)情绪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2.需要
(1)需要的概念: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2)需要的分类:从总的方面可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是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所需求的事物的反映,社会需要是对维持社会发展所需求事物的反映。
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需要又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志,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03选择)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
(05简答)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次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
(二)情绪与情感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情绪和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是两种难以分割而又有区别的主观体验。
从广义而言,情感与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从狭义而言,它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区别:第一,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联系的体验长工,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第二,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公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第三,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则既是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影响。
2.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发展: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
3.情绪的种类: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分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 :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特点是:第一,缓和而又微弱,第二,持续时间较长,第三,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
(2)激情及其作用: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00词释)
特点:第一,有激动性和冲动性,力量强烈,第二,发作短促,冲动一过,迅速弱化或消化,第三,发作通常由专门对象引起,指向性较为明显。
作用:激情有双重作用。积极的激情是人类行为的巨大动力,消极的激情可产生不良的后果。
(3)应激及其影响:应激,又称为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02词释)
(01填空)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        。
4.情感的种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可以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举例能选出三感)
(1)道德感:道德感是人所持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待业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2)美感: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它属于高级情感,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
(00选择)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属于( 理智感 )
 
(三)情绪的机体变化与外部表现:
表情动作简称表情,它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已身体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
   面部表情是指面部的表情动作。
   言语表情是指情绪在音调、节奏和言语速度方面的表现。
         动作表情是指情绪言在身体姿态、四肢活动方面的表现。
(四)情绪理论                                                                                      
1.詹姆士一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1884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提出对情绪历程的解释。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
2.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01论述)根据图示阐述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
   (00选择)凯农提出的丘脑情绪理论特别重视( 丘脑 )的作用。
3.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识一证估学说:情绪的认识一一评估说。他特别强调大脑皮层对刺激影响的评估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人们的认识过程左右着情绪的解释与反应。
(00论述)根据图示论述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识一证估学说。
(04选择)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关于情绪理论是(认识一证估说)
(05选择)情绪的“认识一证估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阿诺德   )提出的。
4.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以汤姆金斯和伊扎德为代表,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的功能
 人格6个子系统:内稳态、内驱力、情绪、知觉、认知、动作
  4种类型的动机结构:内驱力、情绪、情绪----认知相互作用、情绪----认识结构
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5.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三因素的关系:
(五)情绪的效用
1.激奋水平与心理活动的关系: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与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谓之激奋水平,愈兴奋表明 激奋水平愈高,愈抑制表明激奋水平愈低
叶克斯一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
(03填空)叶克斯一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
(05选择)叶克斯一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与调节功能:(01简答)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已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识,并对他人施工加一定的影响。
   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人的情绪、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合起来,人不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情感色彩的记忆映象。
其次,人一旦有了情绪、情感的记记经验,不仅见到某类事物会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再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对它作出积极出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及行为上的趋避动作。
第三,个体对各种住处的意义性的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时,实验证明,当被试接受到故事讲授者的情绪信号后,也会激起相应的情绪活动或情绪共鸣。
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
3.情绪与心身健康
(六)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应用
1.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已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
教师的感染力只要表现为:
第一,   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
第二,   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
第三,   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
2.情绪与学习效率
3.教师对学生情绪的识别和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03简答)简述良好情绪的判断标准。
教师要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
第一,   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已的感受
第二,   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第三,   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达移能力
第四,   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04论述)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已的情绪: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良好情绪的培养(07论述)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
首先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
其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第三,锻炼身体。
第四、培养幽默感。
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八、意志
(一)意志概述
1.意志的定义: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已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
它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客观世界与社会实践是意志力量的源泉,认识是意志的基础。第二信号系统在意志行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意志行动及其特点:意志行动及其特点: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
(06简答)简述意志行动的主要特点。
特点: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一是发动,另一是制止。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第二信号系统起着主导和调节的作用行动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内部困难又叫主观上的困难,外部困难又叫客观上的困难
(00填空)在意志行动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是第二信号系统。
(二)动机
1.动机的定义: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引起动机的两种条件:一是内在条件,二是外在条件
2.动机的功能:,动机有激发、选择和指向、维持和调节等三种功能。
(00简答)什么是动机?它有什么功能?
3.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可分为高尚的动机和卑劣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可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
4.动机理论
(1)本能理论:本能是指有机体生而具有、程序化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
弗洛伊德也认为本能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他提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就“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本能说过分强调先天的遗传作用,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2)驱力一诱因理论:所谓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的平衡。驱力理论的主要支持者是心理学家赫尔。
驱力理论强调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力,却忽略了外在环境对行为的诱发作用。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活动的作用。
凡是人们希望得到的、有吸引力的刺激都可以成为诱因。
诱因与驱力是分不开的、认识理论。
(3)认知理论:
1、期望,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他认为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动力,取决于行为目不暇接标的价值以及他对达到该目标可能性的期望。
2、归因,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取得成功或失败时,都有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探究的愿望。这种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称为归因。
最早进行归因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海德,后来韦纳等人的工作使归因理论更加系统化。
(03简答)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07简答)简述韦纳的归因三维理论的主要观点。
韦纳认为个体在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后,无论成败,都会从能力、努力程度、工作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归因。韦纳把影响因素分为:因素源(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性(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可控性(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一般说来,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待业动机而把行为结果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
自我效能感,他反这种个体对自已是否能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与自信有关,自信是指个体在一般情况下对自已的态度和评价,适用于广泛的场合。
(图表8。1选择)(04选择)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属于( 内在的)原因。
5.学习动机的培养:
培养学习动机的途径:第一,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第二,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
第三,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学习目的教育。
二,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及时,有效的反馈。
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意志行动的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
包含确定行动目标的或目标、制定行动计划、作出行动决策及实现作出的决定等环节。
A、确定行动目标(能从实例中区分选择三种冲突)
(1)双趋冲突: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
(03选择)“鱼与熊掌,两者不可兼得”,这种矛盾心理状态是动机冲突中的(     )冲突。
(2)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仅能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
(3)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
B、制定行动计划。
C、作出行动决定。
2.执行决定阶段: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
(02填空)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是执行决定。
(四)意志品质及其冲突
1.意志品质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辩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和支配自已的情绪,约束自已的言行的品质
   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运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已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意志的盲目性。
(01选择)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盲从 )
(02选择)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盲目性)
(2)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3)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的品质。
(4)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2.意志品质的培养: (02简答)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只要方法。
 意志品质的培养,其主要做法:
一,加强生活目的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三,根据学生意识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四、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九、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1.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05词释)
                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功能:1选择的功能2保持的功能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02简答)简述注意的功能。
3.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动作2无关动作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
4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
注意的外部表现有时与人的内部状态不一致。
4.注意的分类: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1)无意注意及影响因素: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心。
                    2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
(00简答) 引起无意主意的条件有那些?
(2)有意注意及保持的条件: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具体来说,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06简答)阐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
3培养间接兴趣
4排除干扰
(二)注意的生理基础
1.定向反射: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00填空)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
2.注意的大脑皮层机制:大脑额叶在参与人的活动时可提高皮层的觉醒水平,因而在人的有意注意中起着决定作用。
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层。
(三)注意的品质与培养:
1.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
(02选择)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对象的数目是注意的(范围)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1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2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
                      3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领域。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
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
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
怎样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呢?
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2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
3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
3.注意的分配:却经常要求人们同时去注意更多的事物,即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叫注意的分配。
(05选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指注意的( 分配   )。
(07简答)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
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
司机开车,只有在驾驶技术已经很熟练的情况下,才能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观察汽车前进的道路上,并且根据马路情况来操纵汽车的行驶。
(01选择)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的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情况,同时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分配)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4.注意的转移:就是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
注意的转移从生理机制上来看,是大脑皮层上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
(05填空)注意的转移从生理机制上来看,是大脑皮层上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
    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
    2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3原来注意的紧张度。
    4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四)注意的理论
1.过滤器理论 过滤器理论主要解释注意的选择性问题,因此也被称为注意的选择性理论。
早期选择模型
中期选择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
2.认知资源理论
资源限制理论
双重加工理论:人类的信息加工方式有: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自动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有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自动加工速度很快,由于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所以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
(04简答)简述注意的双重加工理论。P245
(五)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2、 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01简答 )简述如何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学习是经验获得及行为改变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如果学生只凭借无意注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因此一方面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为什么学习、每一部分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六)   兴趣
1.兴趣、爱好和好奇心的定义
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势性和内在的选择性。兴趣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爱好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好奇心是人们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
好奇心与兴趣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好奇心比较广泛,没有明确的方向,对任何看来新奇的事物都好奇。而兴趣则有明确的方向。
二、好奇心一般是容易满足的。兴趣则不然,它不一定由疑问产生。
2.兴趣的分类:
A、根据兴趣的内容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是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用品的兴趣上。
精神兴趣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为对科学、文化、艺术、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兴趣。
B、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的本身没有兴趣,但对事物或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C、根据兴趣持续的时间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
3、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品质:
1兴趣广度与兴趣中心 。2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转移3兴趣效能。
4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还要了解哪些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在个人经历地事物或活动中,曾获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人的兴趣。
第二,在未经历地的事物或活动中,有成功希望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起兴趣。
第三,符合自已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兴趣。
第四,凡是哪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就容易引发兴趣。
第五,新奇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
 
十、言语与技能
(一)言语
1.言语的概念
(1)语言的定义:语言是由词汇按一定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言语的定义: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表达思想的过程。(03词释)
(3)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所共有的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则,言语是指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产生和理解言语的行为,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生,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两者的联系在于,言语不能离开语言而进行,离开了语言,人不能通过言语进行交际或思维,语言也不能离开言语,离开人的言语活动,语言就不能发挥任何功用。
2.言语和种类:言语活动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1)外部言语的种类及其特点:外部言语是进行交际的言语,又分为口头言语(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
A、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进行交际时的言语活动。
对话语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对话言语是一种情境性言语,它与交谈双方当时的情境相联系,第二,对话言语是一种简略的言语,第三,对话言语是一种反应性言语。
B、独白言语是指一个人独自进行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
独白言语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独白言语是一个人独自进行的发言,而其他人则作为他的听众,是水平较高的口头言语,第二,独自言语是预计性和开展性的言语,要预先考虑听众的情况,明确发言的目的,系统地组织发言内容,准确流畅地阐述自已的观点。
C、书面言语是指人们凭借某种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言语。
书面言语的特点:第一、随意性,第二,开展性。第三,计划性。
(2)内部言语及其特点: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语言,是指借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04、06词释)内部言语
特点:第一,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藏性,第二,言语结构具有不定型性,即言语高度简略。
3.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思维与语言是不可分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并不是不可分的,语言不是思维的惟一工具。
4.语言获得的理论(乔姆斯基的言语理论)
乔姆斯基首先区分了语言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认识的内容,语言的表层结构则是对认识内容和表述。
同样的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另外,不同的深层结构,有时也可以用相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
其证据是:第一、不同民族的人,其认识常驻有共同之处
第二、不同民族的儿童,生活的语言环境不同
第三、语言发展的阶段和动作发展的阶段基本一致
第四、儿童学习说话,有个关键期
(二)技能
1.技能与习惯(04词释)技能
(1)什么是技能: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智力技能(心智技能)、动作技能两种。技能的特点:
第一,   准确性
第二,   动作的速度与自动作
第三,   多余动作的减省
第四,   灵活性
(2)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07词释)习惯
     (05选择):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称为(习惯)
(3)技能与习惯的区别:从表面上看,习惯和技能都是若干动作的组织体系,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第一,   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
第二,   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
第三,   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任务联系起来的
第四,   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
2.动作技能
(1)动作技能及其分类:动作技能是指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外部行为的操作方式系统。
(2)练习曲线:技能形成必须经过一定的练习。在练习曲线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活动速度和准确性的变化。(02选择)在练习曲线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活动速度和(准确性)的变化。
(3)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停顿现象。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
2 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
3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
4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
5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
6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
7自满情绪言
8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成绩未显现出来等等。
(4)技能的迁移与干扰:技能的迁移是指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影响,称作技能的正迁移。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阴碍新技能的学习和形成,称作技能的负迁移,也称技能的干扰。
凡是新活动和旧活动的反应相同,而刺激不同时发生正迁移。
(03、05填空)凡是新活动和旧活动的反应相同,而刺激不同时发生正迁移。
(5)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人们通过练习掌握动作技能,一般经过三个阶段:
1 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
2动作的联系阶段
3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6)技能形成的有效条件:1动作概念的掌握 2示范 3反馈 4练习中的时间分配。
3.智力技能
(1)智力技能及其分类: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
     (01、03词释)智力技能
(2)智力技能的特征:智力技能的特征:
第一,   观念性
第二,   内潜性
第三,   简缩性
(3)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02简答)举例说明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第一,   识别课题类型
第二,   把握住全部情况
第三,   摆脱旧经验的影响
 
 
 
十一、能力
(一)   能力是一般概念
1.什么是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包括已有能力和潜在能力。已有能力即现实能力。(00词释)能力
(06选择)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05论述)试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区别:
第一,所属的范畴不同。第二,生理机制不同。第三,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第四、迁移的范围不同。第五、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发展不是同步的。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联系:一方面,能力时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能力又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掌握系统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则更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3.才能与天才: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通常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事件的过程中体现。
(00选择)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称为( 才能 )
少数人的多种能力在生活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与结合,能够高水平、开创性地完成多种活动任务,或完成某一领域中人们通常难于完成的特殊活动任务,这种高度发展的才能通常称为天才。
(二)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1.能力的种类
(1)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01词释)一般能力是指各种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03选择)下列能力中,(     )能力属于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项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等。
(2)   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能力。模仿是动物和人类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3)   液态能力与晶态能力:液态能力是受神经系统成熟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识影响较小的能力。
晶态能力是指接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上的能力。晶态能力决定后天的学习并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
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个体早期时候,液态能力有比较明显的发展;进入成年期,液态能力有所衰退。晶态能力则不然,它伴随个体终生发展,到25岁以后发展速度才逐渐趋于平缓。
(4)   认识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认识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
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性、人际关系调整能力和自我协调能力。
2.能力的结构
(1)   因素构成理论:
A、二因素说:英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
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G因素),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S因素)
B、群因素说:美心理学家塞斯顿提出(七因素):词的理解力、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推理能力。
(2)   三维结构模型:美心理学家吉尔福特 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
(3)   层次结构理论:英国心理学家弗侬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G);第二大层次分为两大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大因素群)第三层次为小因素群,包括语言、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能力。
(00填空)能力层次机构说把能力分为一般因素、大因素群、小因素群和特殊因素。
(4)   三元智力理论:美耶鲁大学教授斯腾博格提出的。(04简答)简述斯腾博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该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影响下形成的,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理论认为个体之所以有智力高低之分,主要是由于个体对信息加工的不同决定的。该理论设想:人的智力是由相互连接的三边可视为智力的三种成分(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情境性智力),各边之长度因人而异,由此造成个体的智力差异。
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包括元成分(元认知能力)、执行成分(认知能力)和知识获得成分(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经验性智力: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两种能力: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改造旧经验创造新经验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三种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的能力和选择能力。
(5)   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观点,人类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
(06选择)(  D  )智力不属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的智力类型。
     A、音乐  B、内省   C、空间   D、操作
(三)   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与测量
1.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03简答)简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人的能力在一身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发展变化有一般趋势,也存在个体差异。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3—4岁到12---13岁,智力与特殊能力发展几乎是等速的。随后智力发展呈负加速度增长。
2、根据目前心理学研究结果,人的智力在18—25岁之间达到颠峰。
3、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液态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定上升的。
4、成年人是各种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
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别差异。
2.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1)   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发展
(2)   表现早晚的差异:大器晚成
(3)   结构的差异
3.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07论述)结合实际,论述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能力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实践经验以及个人主观的努力。都会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发生性质不同的作用。
(一)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心理学上,把造成人们之间天生差异的解剖、生理特点,称为素质。素质就成为人们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决定人能力的发展潜力。
(二)环境和教育:环境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产前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对人们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早期是儿童言语、感知和想象等多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早期教育要特别关注发展儿童的各方面能力。学校教育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系统的。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使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发展能力是与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分不开的。
(三)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个人直接经验的积累在人的能力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的最终能力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践的性质、广度与深度不同带来的。
(四)主观能动性:个人自身是能力的载体。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他的主观努力和主观能动性。追求的目标越大,付出努力越多,经历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他的能力也会相应地获得越大、越多、越广和越深的发展。
(四)   能力的测量
1.能力测量的方法:
A、 观察法:活动是能力表现的途径。通过观察活动中任务完成的情况,就成了判断能力高低的良好方法。
B、 实验法:由于任何能力都有自己的独特结构,人们根据已有的关于某种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专门的实验去测定某种特殊能力。如通过学生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可以测查学生的概括能力。(07词释)
C、 测验法:最普遍的方法。一般能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一般能力测验: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西蒙最早进行的智力测验。后经推孟翻译和修订。
比率智商是用智龄和实足年龄的比率来代表智商。
2.能力测验的信度、效度与常模:(06简答)判断能力测验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能力的优劣,主要是以信度和效度两项指标来衡量。信度是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也称为可信度。效度是指测验所得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常模就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它是依据测验适用对象总体的平均成绩来确定的。常见的有年龄常模、年级常模、性别常模、民族常模、职业常模。
(01选择)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是( 常模 )
(06填空)常模就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
3.测验的标准化:内容标准化、施测过程标准化、评分标准化、解释标准化。
十二、气质与性格
(一)   气质与性格的一般概念
1.什么是气质:
(1)   气质的定义: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稳定的动力特点。气质受遗传影响最大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与性格也属于个性的心理特征,但二者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较大。气质的稳定性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特点。
(2)   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02论述)论述人类气质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稳定的动力特点。气质受遗传影响最大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与性格也属于个性的心理特征,但二者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较大。气质的稳定性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气质特征,气质影响着人的实践活动。
A、 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人的气质没有直接的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任何一种气质既可以是良好性格和突出的才能的催化剂,同时也可能成为限制一个人发展的绊脚石。
B、 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用人单位利用心理学进行人才选拔。而个人选择职业也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职业的要求。只有通过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克服其不利一面因素。
C、 气质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中的消极特点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的优点,使其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更好发展。
2.什么是性格
(1)   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07词释)
(2)   性格的结构特性: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可塑性。
(3)   性格的类型:
根据优势心理机能划分为性格类型:英国心理学家培因等根据智力、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根据文化生活的形式区别性格类型: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提出,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利型、社会型和宗教型。
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划分性格类型:顺从型和独立型。
(4)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00简答)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性格与气质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首先,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由于性格更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化特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的性格有较大的差异。而气质是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稳定的动力特点,受遗传影响较大,人们生来的气质差异就比较明显。 其次,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有所区别。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气质的特点也源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由于高级神经系统不受生活条件的影响,故而气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两个方面的“合金”,一方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对性格具有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经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对性格发挥着主导作用。性格的基本机制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基础之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性格与气质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基于后天经验的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更有利于个体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气质也会影响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风格,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而且,气质还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一定的性格特性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虽然,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与表现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研究表明,气质不同的人形成相同的性格品质是可能的,而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能形成不同性格。
(二)   气质理论
1.气质的体液说:
古希腊最著名的气质学说是希波克拉特提出的气质体液说。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含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有机体的状态决定于这四种体液的适当搭配。
     这种观点经过不断演化,逐步形成了气质按体液特性可以划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的学说。四种气质类型分化的原因是占优势的体液不同。血液占优势的称为多血质,粘液占优势的称为粘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称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称为抑郁质。
2.气质的神经动类型说:巴甫洛夫在实验研究中揭示,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和抑制有强度、平衡、灵活性三种特性。根据这三种特性的结合,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强而不平衡型(不可遏制型);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弱型。 
表12.1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
神经活动类型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气质类型
不可遏制型 
强 
不平衡
 
胆汁质
活泼型
强 
平衡 
灵活
多血质
安静型
强 
平衡 
不灵活
粘液质
弱型
弱 
 
 
抑郁质
(01选择)强---不平衡的神经类型,对应于( 胆汁质 )气质类型。
(02填空)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特把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05选择)强、平衡、灵活性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 活泼型 )。
3、其他气质理论:
(1).气质的体型说
德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克瑞其米尔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气质及所患精神病种类是紧密关联的,体型决定人的气质。经过总结,他把人的体型划分成三类:肥胖型、细长型和筋骨型。每一类体型易患的精神病分别为:肥胖型易患躁狂症;细长型易患精神分裂症;筋骨型易患癫痫症。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也是体型说的代表之一。他通过分析几千张大学生的照片,提出划分体型的三个维度:内胚叶型(柔软、丰满)、中胚叶型(发达、健壮)和外胚叶型(高大、细瘦),并发现气质与体型之间的相关达O.80。
(2).气质的激素理论(07简答)简述气质的激素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气质特点是由不同的内分泌腺所致。根据内分泌腺的发达情况,把人分成各种类型: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性腺型。
尽管内分泌腺的活动与人的气质有一定的关系,但内分泌腺是在高级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活动的,因此将气质简单归结为是内分泌腺活动的结果是不合适的。内分泌腺的活动不是气质差异的惟一原因。
(三)   性格学说
1.性格的类型理论
(1)   荣格的内外向理论(01简答)简述荣格的内、外倾说。
荣格的人格理论帮助人们从内外倾的角度理解性格的差异。荣格依据力比多(心理能量)作用的方向不同,把人分为外倾与内倾(或外向和内向)两种基本类型。力比多作用指向外部的属于外倾人格,力比多作用指向内部的属于内倾人格。他还提出四种思想机能,即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与内外倾相结合,荣格提出了八种人格类型。
八种人格类型及其特征分别是:思维外倾型,情感外倾型,感觉外倾型,直觉外倾型,思维内倾型,情感内倾型,感觉内倾型,直觉外倾型。
(2)   威特金的场院依存与场独立学说:
威特金认为,人的活动有一个核心,即认识。人是按认识来活动的。按照人认识的基本方式,可以将人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场独立型;另一类属于场依存型。
场独立型:人的认识以其本人的储存信息为参照系统,属于场独立型。
(05词释)场依存型:人的认识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系统,属于场依存型。
(3)艾森克的性格三维度说:
(05、07选择)艾森克认为,性格差异除表现为内外倾以外,还有稳定性和(求实性)
艾森克发现,性格差异除表现为内外倾以外,还有另外两个维度:稳定性和求实性。艾森克根据三个维度将人划分为八种类型:
内倾、稳定、求实型;内倾、稳定、不求实型;
外倾、稳定、求实型;外倾、稳定、不求实型;
内倾、求实、稳定型;内倾、求实、不稳定型;
外倾、求实、稳定型;外倾、求实、不稳定型。
2.性格的特质理论
(1)   奥尔波特的理论:
奥尔波特通过个案研究法,从名人的日记、书、自传中,分析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他认为,人格特质是个体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时的一种内在倾向,是人格的基础。它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决定的,对个体的行为有动机作用。
    奥尔波特将人格特性分为两种:一般特质和个别特质。一般特质是指由人们生活的共同环境造成的,反映社会的习俗和价值,它们是人格的共同部分,因而不能作为个体问的区别特性,而且会随社会标准和习俗的改变而改变;个别特质是由个体生活的特定环境造成的,它是个体互相区别的主要特质,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方式。
    奥尔波特进一步又将一般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种。
    奥尔波特还将人格特性与习惯、态度区别开来。
(2)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说:
心理学家卡特尔以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经过20多年的努力,提出了16种因素或根源特质。其理论被称为“特质因素分析理论”。
    卡特尔认为,特质是一个人相对持久的反应倾向。只有彻底了解一个人的特质,才能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下将怎样行动。
(05填空)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由一些互相联系的特质形成,它表现了若干因素的重叠影响,这些特质不那么稳定和持久,对了解人格不重要;根源特质是一些单一的因素,是人格的基本成分,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把根源特质联合起来,就可以解释某些表面特质。
    卡特尔提出的16种人格因素包括:
    含蓄或坦率、迟钝或灵敏、激动或稳定、谦虚或武断、严肃或随和、善变或认真、畏缩或莽撞、心硬或心软、相信或多疑、重实际或重想象、直爽或机变、自信或谨慎、保守或探新、乐群或自足、随便或自制、轻松或紧张。16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的程度有所区别。根源特质的差异,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结构上的差异。
3.性格学习理论
(1)   斯金纳的人格操作性反射理论:
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类的一切重要反应,均是经由操作性条件学习历程建立,由相关的连锁反应组合而成的,而代表人格的行为方式,同样也是经由操作性条件学习历程建立的。
    在人格由学习而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情境中自发性的反应,以及该反应所引起的后果是关键的因素。反应后果对个体能否带来满足,将决定个体将来在同样情境中是否再度反应。凡是后果对行为起强化作用,代表后果的事物就是强化物。个体在某情境中的固定反应,既由强化作用而建立,由反应组合成的行为和行为方式,也是经由强化作用形成的。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经常表现同样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即可视为他的人格特质。从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建立人格特质的历程看,人格的发展与形成并非自主的,而是由环境中强化因素的影响塑造而成的。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性反射理论在解释人格形成过程中环境的巨大影响作用方面有重要价值,但这一理论否定人的主体性对性格形成的影响,显然是失之偏颇的。
(2)   班都拉的人格社会学习论:
(04论述)根据班都拉的人格社会学习论,谈谈为什么身教重于言教。
(07填空)班都拉的人格学习理论称为人格社会学习论。
班都拉是社会学习论的主要提出者。他认为,人的行为的获得,是由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经观察别人行为表现的方式以及行为后果间接获得的。将这种理论用于解释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就称为人格的社会学习论。
    班都拉的社会学习论基本上接受了斯金纳在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中的强化作用概念,但他又将强化的概念扩大,提出了自我强化、观察学习和模仿等重要概念。对于班都拉来说,个体的人格,可由表现于行为的心理特征来认定。个体任何人格特质,都是在现实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经过耳濡目染,向别人模仿学习而形成的。在通过社会学习而形成人格的过程中,个体向他所喜欢的榜样人物去模仿,模仿后若自己的表现得到社会赞许而获得满足,社会赞许就起着强化的作用,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即使榜样不在场,受到强化的行为也仍然会表现。
    班都拉发展了操作性条件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概念,认为社会学习的强化效果有时不必直接加在行为主体上。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是否得到强化,也可以产生强化效果。由此产生的学习,就称为替代学习。
(四)   性格的特征及形成与培养
1.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与对社会、集体、他人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第二,与对劳动和劳动产品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第三,与对自己的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
   现实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对现实的态度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性格的态度特征的多样性。与对现实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多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因此人们常把品德看成个性或性格中的核心品质。
(2)性格的意志特征:(00选择)果断性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
   意志品质是个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自制力、勇敢、沉着或相反的盲目性、依赖性、软弱、冲动都属于这种类型。对人们性格的意志特征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因为人的性格的意志特征高度受人的价值观、信念和理想的影响。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指影响人的活动的情绪倾向性。主要表现在情绪反应的强弱、快慢、波动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以及主体对于个人情绪的控制能力等方面。
(4)性格的认知特征
   性格的认知特征指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如感知倾向、思维倾向和想象特征等方面的不同。认知上的被动感知型与主动观察型,思维倾向上的细节注意型和概括型,想象倾向上的主动想象引导型和幻想型等,都是典型的性格的认知特征的差异
2.性格的形成:(06论述)结合实际,分析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
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遗传、环境、成熟和教育等因素,都会对人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人的性格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遗传因素会对性格的形成发生影响,但性格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遗传,而是社会经历。一个人的全部性格特点,实际上是一个人全部生活历史的积淀。
(1)遗传的有限作用
   人的神经系统在性格的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在某些不正常性格形成上,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到遗传因素的作用。但是,在整个性格的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而个人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2)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家庭和环境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这里,环境不仅包括家庭,也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和其他人结成的复杂的社会联系。
    在家庭中,父母的责任感和教养态度,是影响儿童性格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气氛对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使之容易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若家长过于娇生惯养,会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心别人、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特点,从而使独生子女的教育资源集中优势变为不利因素。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作为系统、长期的影响环境,在儿童性格的形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儿童所处的学校和班集体,对其性格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化,从而影响其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4)社会实践对性格形成的作用
    人是活动的主体。人的性格不是简单、被动地受制于环境的。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需要通过人在环境中的活动得以实现。因此,对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的性格就是通过其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3.性格的培养:(03论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整个个性结构中处于统帅的地位。要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学校就必须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与他人及集体的关系,正确评价和引导自身的行为,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使性格得到健康发展。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性格是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的。通过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可使学生形成勤奋、认真、守纪律等良好的性格品质。除此之外,学校还要组织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增加学生受锻炼的机会。在各项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对良好的行为要及时表扬、鼓励。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示范在性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榜样人物的影响往往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性格教育中要注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引导学生向这些优秀人物学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性格教育中,更应该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性格发展中能够直接模仿的榜样。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通过集体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性格特征,而且其他许多优良的性格特征如诚实、助人、组织性、纪律性、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等也都能得到培养。另一方面也只有使每一个人的个性(包括性格)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才会有真正的集体和集体教育可言。总之,教育了集体,也就教育了每一个人;教育了每一个人,也必然会影响到集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学生性格的发展受他们已有个性特点的影响。同一种教育措施,会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性格教育必须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优良性格特征的养成,并非简单地受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情境帮助他们对自身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促使他们自觉地发展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自我意识提高的过程中增强自觉塑造自己良好性格品质的能力。
 
(五)性格的测评(05简答)简述测评性格的方法。
性格差异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征、预测其行为,对于因材施教、塑造学生良好性格、选拔人才以及合理使用人才等诸多实用目的,都具有重要意义。
1、行为评定法 
    在自然条件下观察、评定一个人的性格,一方面有真切、客观的特点,但要保证观察的可靠性,就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实施起来比较费时。并且,避免个体观察者的主观性,还需多个人同时对一个人进行评定,这就增加了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困难。因此,自然条件下的行为评定方法通常在需要纵深了解一个人性格时才使用。
2、访谈法
   这是通过与被试谈话直接了解人的性格特征的方法。
    交谈法有两种:一种是有组织的,一种是无组织的。有组织的交谈是研究者事先设计好要问的问题,从而使交谈按照预先期望的进程发展,并获得期望的特殊信息;无组织的交谈是研究者与交谈方从有准备的问题开始,后面的问题则视对方对前面问题的回答而临时确定。这种方法常用于临床实践和对被试的性格作一般性的了解。
3、问卷法
   问卷法是比较常用的测量性格的方法。
    性格问卷法的题目编制较为困难。一方面,性格问卷的提问要避免直接提出问题。因为人其实并不容易了解自己,要是直接问“你是否优柔寡断?”,被试会受近期的经验和典型经验的影响,从而作出片面的反应。另一方面,性格问卷需要避免带有社会赞许性的题目。每个人都期待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所以带有社会赞许性的题目很难得到真实的回答。
尽管问卷法性格测量有以上困难,问卷法仍然是性格测量中首选的方法。因为问卷法克服了行为评分法和交谈法不能进行群体施测的缺点,它可以同时对一群人进行测试和评定。而且,参加测试的人可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样的问题作出回答,个体的性格差异更容易揭示。最后,在多数情况下,问卷法性格测量记分迅速,可以很快获得测量结果。
4、投射法 .
    投射法的原理是看不清在具有多种反应可能的刺激情境中,反应的不同是由个体的心理差异造成的,个体无意识的内驱力,会在不被主体觉察的情况下对主体的行为发生影响。
   著名的投射测验还有罗夏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TAT)。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用一些带有墨渍的卡片____墨渍图来测试他的病人,要求他们描述图上都有什么。
    主题统觉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瑞等人开创的一种人格测量技术。罗夏的墨渍图主要用于精神异常者的诊断,而主题统觉测验则主要用来了解人们的需要和成就动机。
    投射法是充分的自主反应,能够真实地反应被试的性格特征。避免了问卷法中的强迫选择。同时,这种方法还适合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被试进行测验。这种方法的不足,是测验结果难以解释,对将来的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另外,由于投射测验适用于个别施测,因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