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复习指导】

2012考研历史学之中国古代史--秦汉时代的经济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秦汉时期,中国始为大一统之国家,中国经济也开始呈现出大一统的特点。中国历史向来是治乱相交的。统一谓之“治”,分裂谓之“乱”。秦汉时期,则可算中国第一个治世。然而,所谓治世,仅从政治角度考虑,若从经济角度考虑,则未必尽然。因为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大一统之国家则益发趋于政治上的专制,而政治上的专制,则容易诱发经济上的专制,如此一来,经济发展势必受到限制,走向经济上的统制。
  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政策乃是重农抑商。但是,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实,使用的都是商业手段,此即《韩非子》所云:‘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事实上,统一前秦之先公先王多为重商,‘及秦文、孝、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献、孝公徙栎邑,栎邑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开始了真正的重农抑商,于琅琊刻石云:“上农除末”。其后,汉高祖亦复如是。于是,弥漫于战国时代的重商,变成了重农。不过这种情形并没有持续多久。
  “自西周至汉武初年,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大致上是和第10世纪到现代,西欧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契合。就西欧而言,900——1300年为封建制度或庄园经济;1300——1500年为灰暗时代或过渡时期;1500——1750年为重商主义;1750——1780年为重农学派领导风骚时期;1780年起,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的西周,是典型的封建制度;春秋是过渡时期;战国是重商主义;秦始皇与汉高祖推行重农或农本主义;汉惠帝起至文景之治,是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但汉武帝推行国营等统制经济手段后,刚萌芽的资本主义即被扼杀,而几成绝响。”(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汉高祖时初建国时,原本推行的是重农抑商之策,这应该也是汉承秦制的一个方面。然而,因为汉初时,封建制和郡县制相结合,导致中央政权受到地方政权的威胁。当时,天子直辖的郡县只有十五个,而各王国,比较大的,往往有五六个郡。久而久之,必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为了抑制地方政权,加强中央集权。中央王朝不得不改变国策,改重农为重商,从而发展自身的实力,争取到民心。而地方诸侯为了与中央对抗,则也须大力发展商业,实行“铜盐故,百姓无赋”等策略,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这种竞争虽然主观上是中央与地方的对抗,但是客观上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短暂萌芽,不能不说是竞争之利。
  直到汉景帝时,七王之乱被平定,再到汉武帝时,推行推恩令,封建对中央的威胁方才渐趋于无。另外,为了对匈奴的作战,汉武帝又不得不想法设法扩大政府财源,遂实行多种统制经济手段,争利于民,资本主义萌芽遂被扼杀。
  汉武帝时期统制经济手段之一便是“盐铁专卖”。
  “经济的基本问题,乃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及产品如何分配?经济制度是系于这些问题如何决定:若是完全决定于市场机能,则是自由经济,若是完全决定于中央政府的计划单位,则是统制经济。”(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自古以来,不存在纯粹的自由经济或统制经济,这两种经济总是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中的,所不同的只是哪种经济更为主导。
  无为而治下的经济往往是趋于自由经济的,一旦政府加大对经济的控制,便是统制经济了。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代(孔)仅筦天下盐铁。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救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司马迁:《史记》)
  这便是汉武帝时期实施的盐铁专卖、均输和平准公营,除平准只限于京师外,其他则遍及地方。
  盐铁专卖是汉武帝拓宽财源的一个方法,然而对人民来说,此举并无利益。盐铁乃是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此等物品关系到民生大计,对一国之政治稳定颇有影响,收归官营,本也无可厚非。然而,武帝盐铁专卖的政策却有诸多弊端。盐铁未专卖之前,盐价不高,铁器精良。究其原因,只因存在竞争,商人为求建立信誉,扩大利益,则必定以质量为本,又不会让价格抬得过高,并且可以为农民提供赊欠,于民大有利益。盐铁一旦收归国有,则用垄断的方法强行消除了竞争,价格也相应提高,导致人民购买到的盐铁价高质低,无法满足人民的需要。从而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因盐铁收归官营,人民失去了从事此业的机会,正常的商业机制被破坏。
  所谓“均输”,方法有二:
  第一,对于距京师比较远的地方。人民需要缴纳的实物赋税不再直接缴纳,而是按照当地物价最贵时商人贩卖的零售价,把人民要缴纳的实物赋税折合成钱或帛,交由官员在京师重新购买实物,再缴纳给中央,免除了运输的费用;
  第二,对于距京师比较近的地方,仍然要求人民缴纳实物赋税,但是由当地人民运输到通往京师方向的邻境,邻境人民再加上其本身的输纳之实物,朝同一方向,运往其邻境,作接力运输,以运到中央。
  所谓“平准”,即中央政府主管财政的大农诸官,既可拥有折为代金“货”币,又拥有充当赋税之实“物”,故可可于京师“坐市列肆”,“贵即买之,贱则卖之”,以维持物价之稳定。
  “均输与平准相辅相成,再加上盐铁专卖,就把整个国家建立了一个由地方到中央的统制经济。”(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按照,桑弘羊的设计,试图通过这些做法,达到“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
  然而,这毕竟是一种理想,实际操作起来则是另一种效果。盐铁之弊已经说过,而均输之法的弊端则在于:一、由于人民是按照零售价的最高价来计算应缴纳的赋税实物,因此导致人民事实上缴纳的实物是多余应缴纳的实物,人民的负担无形中加大;二、邻境在帮助上一地的人民运输时,除了承担实物赋税外,还承担了运输的劳务,负担又加大了。
  而平准之法,表面看来似乎可以平抑物价,但是由于平准机构是在京师,很可能于物贱时派员到各地收购,导致物价上涨,并诱发富商囤积。因此平准未必有平准之利。
  除了盐铁专卖,还有对酒的专卖。
  至王莽改制,其六筦(盐铁专卖,铸钱专权,对山泽产物征税,五均赊贷)使得经济统制达到了极点。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当时的政府来说,本质上是为了与民争利,扩大税赋。这些政策也非完全不可取,时至今日,一些相类似的政策仍在实施推行。然而,因为目的不同,同样的政策,具体实施起来则大有差异。
  均输法乃是针对赋税而实施的,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主要有田赋、力役、人头税和杂税。
  关于秦代的赋役,史书上没有翔实记载,仅可通过史料推测,秦汉的赋役是比较重的。
  汉高祖时,田租大为降低,“什伍而税一”,景帝时,再降为“三十而税一”,并成为定判。至光武帝时,为了筹措军费,又恢复到了什一之税。不过,建武六年,则又恢复到了“三十税一”。
  我国古代的赋税主要以田赋为主,但是秦始皇却舍地而税人,即被称之为口赋。汉代的人头税被称之为算赋,始于高祖四年。
  这种“算赋”,是课征劳动人口的人头税,对于幼童所征的人头税则称“口赋”。口赋钱始于汉武帝以前,对七岁至十四岁童子每人征收20钱,武帝时增加3钱作军费。除算赋和口赋之外,还有一种更赋,就是“践更”与“过更”,成年男子很可能接受每年在当地服役一月的义务,而毋须付出2000钱的“践更”,但是却不会往返跋涉至边疆每年服役三天,而须付出“过更”钱300——这便是更赋。此外还有户税,亦类似人头税。
  除此之外,秦汉还有杂税,这种杂税多为农业以外之职业或产品的负担。诸如盐铁税、渔税、市税、工税、酒稅等。
  与赋役制度相关的乃是户籍制度。
  汉高祖于四年“八月,初为算赋”,所以两汉每年均于八月调查人口,称为“算人”或“案比”。当时户籍称为“名数”,又简称“名”或“数”。清算人口,编户齐民,户籍制度的推行,对于国家征税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户籍制度对人身自由的束缚却是千古遗害。
  自从户籍制度在中国的推行,至少带给人民两大不自由:
  其一,迁徙的自由;其二,不迁徙的自由。
  失去迁徙的自由,比较容易理解。
  至于说不迁徙的自由,秦汉时候,中央政权为了达到“强干弱枝”和“移民实边”的目的,往往会大规模迁徙人民,例如,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天下后,即迁徙天下富豪于咸阳12万户。武帝时,元朔二年,募民徙朔方10万口。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人民被束缚在了土地上,无法自由迁徙。在古代,中国人的主要职业是农民,因编户齐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尚情有可原。至于现在,户籍制度依旧大行于世,只怕未必符合时宜。
  提到户籍制度,则涉及到一个人口问题和治乱问题。根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人口最高峰曾达到2500万人。到了汉初,这一数字锐减到880万。事实上,文景之治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因为无为而治的后果,更是因为汉初人口仅880万,人地矛盾大为降低。
  中国古代总是治乱相交替的,固然有政治腐败、外敌入侵等原因,但是从经济角度来考虑,人口数量的变化乃是治乱交替的一大要素。
  大一统的中国往往容易重农抑商——因为农业社会易于稳定,商业社会易于流动;农业社会是静态的,商业社会是动态的。一个稳定的、静态的农业社会自然要比一个流动的、动态的商业社会更易于管理。因此越是大一统的时代,越是大的国家,则越易于选择农业社会,趋于重农抑商。这样政府才能够长久。而重农抑商,所抑制的不仅仅是商业,这个商业还包括手工业。因此,技术就很难改进。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无法突破的循环怪圈:
  土地面积基本上是不变的,而人口数量是不停增长的,那么土地和人口之间就存在一个不可突破的矛盾,这也是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要想突破这个矛盾,只有三个方法:
  第一,尽可能的扩大土地面积;第二,通过技术提高,增长土地单位面积产量;第三,实行计划生育,使得人口与土地比例协调。
  第一和第二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而第三种方法虽然可以治本,但是古人还无法接受这样的思想,也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思想。更何况,在古代,通过前两个法子提高粮食产量的效率都不高。
  如此一来,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粮食以算术级增长,矛盾便会日渐突出,等到了不可调和阶段时,则必有乱世产生。汉初人口仅880万,等到了公元2年,人口数达到了近6000万。此时爆发大乱,人口锐减,至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人口仅两千余万。等到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人口数又激增到了5000万,终于导致黄巾之乱,遂裂为三国。
  简而言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治乱相交,乃是人口、技术、土地之间不可调和矛盾所引发的必然结果。
  秦汉时期,既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创制时期,也是经济制度的创制时期。秦朝的建立,为后世王朝提供了一个可供改造的政治模式。而秦汉的货币制度,也为后世确立了一种规范,从更细处说,则是汉武帝时的创制。
  秦朝的钱币有两种,一种是黄金,一种是半两钱。汉初,以“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铁”,意在准许人民铸造钱币。吕后二年,行八铢钱,以整理钱政,可能同时颁布钱律,禁止人民私铸。到了文帝五年,“除钱律,民得铸钱”,即意味着人民又可以私自铸钱了。不过文帝对此有规定“铸铜锡为钱,敢杂以铅铁为它巧者,其最黥”。不过,因为铸钱利厚,虽有规定,依旧是钱法混乱。到景帝时,铸币权再次被收回。
  汉武帝时,始铸五铢钱。
  在中国货币史之中,汉武帝是罪人,亦是功臣。说他是功臣,是他于元鼎四年,“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惟真工大奸巧乃为盗之”。这段记载,说明汉武帝建立了近似一千多年以后全值货币的规则,那就是:(1)铸币机为政府独占;(2)政府收购铸钱材料;(3)使钱币面值与其实际价值相同。这一制度大致为后代所遵循。(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说他是罪人,乃是他不仅使币值紊乱,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制造真正通货膨胀的第一人。
  汉武帝虽然曾导致了货币膨胀,但是终究在痛苦的经验中,摸索出一套健全的币值制度。王莽改制却因其复古癖,破坏了业已上轨道的币值,使币值达到史无前例的混乱。他更改武帝以来的五铢钱币制,即于五铢钱外,另铸值五十的大钱,以刀形的两种高面值通货:一为值五百的契刀;一为值五千的错刀。错刀虽用铜铸,但其面上“一刀直五千”五字,是用黄金铸,且因其贵重,“四方或用金或用桃着革带佩之”,佩上有文曰“正月刚卯”,表示是该日作佩,民间乃习称此类金刀为“卯金刀”。由于此三字可构成“刘”字,王莽忌之,故于受禅后,将此二刀币废除,亦废除五铢钱,以免“人心思汉”,随后重建币制,共有金、银、鬼、贝、钱、布六名二十八品。此等币值,将货币发展史上所有的钱币一次性出现,纯属超时空妄想。
  光武中兴后,重铸五铢钱。
  秦汉经济值得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尽述。总体而言,秦汉时代的经济颇多得失。就所得而言,秦汉时代乃是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时代,因此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种种制度都是初创,固然颇多创新,然亦多经验上的不足。财经制度的创立,农业技术的提高,文化的发展,币制的健全都可以看作秦汉经济之所得。但是,因政治一统而导致的经济统制,从而使政府开始与民争利。另外,由于政府为了巩固自身之稳定,推行重农抑商,不利于经济之成长。户籍制度对人身的限制,更是流毒千古。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