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笔记讲义】

2011年中医综合_中医基础理论考研笔记:病因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大纲要求
 
  (一)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二)六淫的含义及其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的区别。
 
  (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四)疠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五)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
 
  (六)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七)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八)痰饮、瘀血的概念、形成原因及致病特点。
 
  难点重点
 
  (一)中医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导致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气候异常、疫疠的传染、精神刺激、饮食劳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以及虫兽所伤等等。为了说明致病因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古代医家曾对病因做过一定的归类。主要有二因论和三因论两类。《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三因分类法,最早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书中指出:“千般疚难,不越三条。”此后,晋代陶弘景的《肘后百一方·三因论》有“内疾、外发、它犯”的分类法。宋代陈无择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即六淫邪气侵袭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则为不内外因。“三因学说”的病因分类法一直为后世所采纳。
 
  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采取“辨证求因”的方法,即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因此,中医在分析疾病时,认为无原因的证候是不存在的,任何证候都是某种病态的反映。由此可见,中医学的病因学,不但研究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同时也探讨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规律。
 
  (二)六淫的含义及一般特点
 
  1.六淫的含义。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本为六种气候变化,又称“六气”,是自然界万物生长的条件。六气只有在发生异常变化,如太过、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等,而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差,致使人体发病时,才称为六淫,六淫又称六邪。
 
  2.六淫致病的特点。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2)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化热等;(4)六淫致病,多以肌表、口鼻为途径侵犯人体,故有“外感六淫”之称。
 
  3.六淫与“内生五邪”的区别。
 
  “内生五邪”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的病理反映,因其临床表现与六淫致病特点和证候相似,故称之。所不同的是前者是病理变化,为病机概念,后者为致病因素,属病因概念。
 
  (三)六淫病邪各自的致病特点
 
  1.风。
 
  风为春季主气,但四季皆有风,因此风邪致病以春季多见,其他季节均可发生。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为阳邪是指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其性开泄,是指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阳位指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等。常见的有代表性的表现有: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走不定的特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发病迅速、传变快等特点。常见的有代表性的表现有:痛无定处、风疹块的此起彼伏、发无定处等。(3)风为百病之长。指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湿等。
 
  2.寒。
 
  寒为冬季主气,寒邪致病多在冬季或其他季节气温骤降、人体防寒保暖不足的情况下。寒邪有外寒和内寒之分,外寒致病又分为伤寒、中寒。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内寒为“内生五邪”之一。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即寒邪最易损伤阳气,影响其温煦气化作用,出现阳气衰退的寒证。(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寒邪损伤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致使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而多见疼痛症状,因此有“寒性凝滞而主痛”之说。《素问·举痛论》日:“寒气人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常见的有代表性的表现有: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紧;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3.暑。
 
  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指暑邪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属阳邪,其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面赤、脉象洪大等。(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指暑邪侵犯人体,多直人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伤津,同时气随汗泄,又耗气。故多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心烦闷乱不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等。(3)暑多挟湿。指因暑季气候炎热多伴潮湿、多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因此,暑邪兼挟湿邪侵犯人体,临床除发热、烦渴等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不爽等湿阻症状。
 
  4.湿。
 
  湿为长夏主气。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为“内生五邪”之一。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1)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着等症状。“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而言,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指湿性重着,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入人体,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常见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湿为阴邪,故又易损伤阳气。因脾为运化水湿之脏,性喜燥恶湿,湿邪外侵常先困脾阳,而发为腹泻、水肿、腹水等症。(3)湿性黏滞。指湿邪为病,多见黏滞不爽,病程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等。(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指湿邪为病多见下部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
 
  5.燥。
 
  燥为秋季主气。燥邪多从口鼻而人,侵犯肺卫。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多为温燥,深秋多为凉燥。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指燥邪致病造成津液亏虚的病变,症见口鼻干燥、皮肤干涩、毛发不荣等。(2)燥易伤肺。因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其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最易伤损肺津。常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痰中带血等。
 
  6.火(热)。
 
  火热为阳盛所生,故火热常可混称。火与温、热,同中有异,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火热为病亦有内外之分。属外感者,多为感受温热邪气之侵袭。内生者,属“内生五邪”。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指火热之邪,其性属阳为病多见高热、恶热、烦渴等症,且常火热上行,出现人体头面部,甚至上扰神明的症状。(2)火易耗气伤津。指火热易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同时阳热亢盛,最能损伤人体正气,使全身性的津、气衰脱。(3)火易生风动血。指火热之邪,往往燔灼肝经,劫耗阴液,使筋脉失其濡,而致肝风内动,称“热极生风”。同时,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伤脉络,而迫血妄行。(4)火易致肿疡。指火热之邪人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四)疠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疠气是一类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病邪。古文献中,又有“瘟疫”、“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疠气病邪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侵人人体,或散在发生,或形成瘟疫流行。其发生和流行多与气候因素、环境饮食、预防工作以及社会的整体水平等有关。
 
  (五)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发生,成为内伤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称为“内伤七情”。
 
  七情致病的特点有:(1)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即过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喜则气缓,过喜可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甚则失神狂乱等;思则气结,即思虑过度可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悲则气消,即过悲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恐则气下,即过度恐惧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表现为二便失禁、遗精等症;惊则气乱,指突然受惊,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惊惶失措等。(3)情志的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六)饮食、劳逸的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资,但饮食失宜,则又常为导致疾病的原因。饮食失宜常有饥饱失常、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饥饱失常,过饥则摄食不足,气血生化之源缺乏,致正气虚弱,易继发他病。过饱、暴饮暴食,则易损伤脾胃。饮食不洁,会引起胃肠道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或中毒等。饮食偏嗜则易致营养失衡、阴阳失调,偏热偏寒过久也会致肠胃积热或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运化功能。因五味通于五脏,故口味偏嗜,过食某味,亦会影响相应的脏腑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劳逸损伤包括过劳和过度安逸。过劳有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种。劳力过度则伤气,久之伤及筋骨;劳神过度多伤及心脾;房劳过度则致肾精耗伤。过度安逸,易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精神不振,肢体软弱,发胖臃肿,气喘汗出等。
 
  (七)痰饮、瘀血的概念、形成原因及致病特点
 
  痰饮和瘀血是人体某些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但在形成之后,又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脏腑组织,产生多种新的病证,故痰饮、瘀血不同于其他病因,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1.痰饮。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把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包括咯吐出的痰液,而且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未被排出的痰液,即“无形之痰”。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部位及症状不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痰饮的形成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而成。痰饮形成之后,饮多留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痰的病证特点为:痰阻在肺,则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则见胸闷心悸;痰阻于胃,则恶心呕吐;痰在经络筋骨,则致瘰疬痰核,半身不遂,或阴疽流注等;痰上犯于头,眩晕昏冒等等。饮的病证特点为: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饮在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痛重。痰饮病证除临床表现特点以外,还常以舌苔腻、脉滑或弦等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2.瘀血。
 
  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之为瘀血。
 
  瘀血形成的主要原因:(1)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2)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运行。瘀血因其部位和诱因不同可表现为极其复杂的临床表现。
 
  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有:(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2)肿块:外伤所致,多青紫肿胀;瘀积体内者,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3)出血:血色多显紫暗,并伴有血块。(4)望诊表现为血脉阻滞不畅、紫暗、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脉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