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学院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学院源自1998年成立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基础科学系(2002年调整为基础科学学院)。2004年学校院校调整,成立理学院。学院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系、计算数学与统计系、物理系与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
学院现有数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物理学和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学科早期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本《数学手册》,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 2019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院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学院现在按照数学大类招生本科生,设置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21年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学院曾经涌现出以新中国第一本《数学手册》编著者之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贺祖琪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俄罗斯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乔建永教授等为代表的优秀学者。目前学院全职在岗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4人。在岗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孙越崎青年科技奖1人,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人,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师德先锋”称号1人,全国煤炭教学名师1人,北京高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3名。
学院有着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学院教师曾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近年来, 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六十多项,其中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类项目五十多项(面上项目20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2项);主持多项国家军口项目;发表SCI学术论文二百多篇(6篇ESI高被引论文),出版专著和教材十多部。我院冯锋副教授在物理顶级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论文,被中国科学院网站、光明网等诸多媒体报道。青年教师受邀在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开展系列的科研讲座。
学院现有本科生450多人,硕士生和博士生接近200人。 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3门(其中重点优质课程1门);出版教材及专著十多部。学院青年教师在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人,1名教师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1名教师获首届北京市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5名教师获校级以上的其它教学竞赛类奖项。学院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青年教学名师2人,且我院教师在当年参与的校(青年)名师评选中均排第1。
学院重视对学生数理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书育人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所有的教授、副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另外设置有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学业辅导中心、大学生数理文化节等众多平台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目前学院建有6个就业实习基地,与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有区块链联合创新实验室。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成效显著:如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我院教师指导的学生获奖数及获奖率位居北京高校前列,多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成功参赛率接近100%,获奖人数也稳步上升;2021年首次参赛的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我校学生获奖率100%且赛事最高奖的获奖人数位居全国参赛高校并列第1; 2021年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此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多次获得赛事最高奖。
学院重视对外交流合作。一方面,与兄弟院校共同组织国际性学术会议,教师积极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部分年轻教师受邀在国外知名的学术研究机构开展系列的学术讲座,同时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学院讲学;另一方面学院与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西班牙康普顿斯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
研究生就业率100%;本科生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直接就业的行业包括央企、国企、高新技术企业,IT行业,教育领域和公务员等。本科毕业生近5年的平均深造率超过50%,其中2017届,2019届和2020届本科生深造率分别为63.89%,57.95%和54.63%,2022届本科生的推免率达20%。本科毕业生深造的高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澳洲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很多毕业生现已成长为所在单位的中坚骨干:毕业生中既有本科毕业十年即以第1作者在《Science》顶刊上发表论文的学术精英,也有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国家级表彰的业界中坚。
来源:https://lxy.cumtb.edu.cn/xygk/xyjj.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