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境内)
一、学科简介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的制方原理及其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与中药、中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王绵之教授创立,是国家首批方剂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的挂牌单位,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通过“十五”和“十一五”建设,已建成具有开展方剂信息和实验研究的现代方剂学专业研究平台;学科人员结构日趋完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向得到进一步凝炼。学科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在制方理论、方剂数据发掘和方证相关等领域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在学科前沿领域从事专门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具有辐射全国同行的领头作用。
二、研究方向
1.“方-证相关”研究
2.辨体用方规律研究
3.方剂效用机理及其物质基础研究
4.中医历代名医名方的整理及传承研究
5.中医处方法研究
三、培养目标
具有较坚实的方剂学理论基础和较为系统的相关学科的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并对学科的某一分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技术发展水平有较深入的了解;掌握方剂文献调查、制方原理分析或/和方剂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能从事方剂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承担教学及中医临床诊疗工作。
四、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专业学位课 从以下课程中任选3门。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方剂学专题讲座 |
36 |
2 |
中药药理学 |
54 |
2 |
中医处方方法学 |
54 |
2 |
拓展名医方论◇ |
54 |
2 |
方证病机学◇ |
36 |
2 |
中医体质方剂学◇ |
54 |
2 |
◇:拟申报公开授课的新开课程
3.选修课
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修。
4.跨专业学习课程
跨专业研究生除完成上述课程外,还要按学校规定补修中医本科阶段主干课程,但不计学分。
五、科研实训、临床实践及要求
1.科研实训
按照《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境内)》执行。
此外,应参加本学科各项学术活动(包括开题、答辩报告会)及校内外相关学术活动,每年不少于3次。
2.临床实践
进行实验研究方向的博士生临床实践不少于50小时/3学年;进行理论文献研究方向的博士生临床实践不少于100小时/3学年。临床实践包括跟师门诊或跟老专家出诊,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等。要求撰写规范的、且有病案分析的门诊病例20例,并撰写总结临床经验的论文1篇,不少于2千字。
来源:https://jichu.bucm.edu.cn/yjsjy/pyfa/index.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