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硕)控制工程、智能技术与系统方向培养方案
一、专业概述
电子信息领域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为基础,以系统为主要对象,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运用控制原理和方法组成系统,通过信息与能量/物质的转换,以达到或实现预期的目标,满足和实现工业、农业、军事等几乎所有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在电子、机械、冶金、化工、能源、交通、现代制造业及工程施工等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地,能够面向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领域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和工程设计、研究部门,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培养从事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控制系统开发与设计、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软件系统设计开发等工作领域的复合性、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要求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能力、工艺设计和实施能力及使用维护等能力,具有从事电子与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熟悉行业规范。
3.研究生的培养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在强调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研究方向
1.控制工程
2.智能技术与系统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既注重系统理论的学习,也要进行较深入的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注重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方法上采取双导师指导制,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
五、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一)采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第一、二学期为课程学习,第三、四、五、六学期进行工程实践、课题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
(三)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其中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学制一般为3年及以上,最长不超过5年。
六、专业实践环节要求
专业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要求为:
1.实践计划一般应在第二学期初,由校内导师、企业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并由双导师共同负责。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应届毕业生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实践研究,就企业在本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探讨。
2.研究生应按个人专业实践计划进行实习,实践结束后,撰写总结报告。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应为5000字以上。报告内容一般包括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实践内容和实践计划执行情况等。专业实践总结报告最晚在第四学期末进行,报告采取全校公开方式进行。
七、学位论文
1. 学位论文(设计)必需由攻读专业硕士专业学位者本人独立完成,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攻关研究专题、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论文评审
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3. 论文工作安排: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文献阅读、调研、选题报告、理论分析、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选题的准备工作在第二学期着手进行,第三学期初应正式提交选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由教研室组织,会同研究生导师对选题报告进行审核。硕士论文完成后,应由教研室会同导师及企业专家组织预答辩,对论文质量进行监督,并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
4.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人完成。论文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表明作者具有独立解决工程设计和实施中关键问题的能力。为保证论文质量,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工作量,用于完成工程任务和论文工作的实际时间不少于1年。
5.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按照《天津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和《天津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予标准》执行。
电子信息(专硕)控制工程、智能技术与系统方向--培养方案课程信息
来源:http://zdh.tust.edu.cn/yjsjy/yjszy/101434.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