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上海理工大学力学培养方案基本信息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上海理工大学力学培养方案基本信息


  一、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初步具有较坚实的数学、力学基础及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动态;具有对工程实际问题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并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数值计算和实验方法开展研究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专业知识和能力。硕士学位获得者可胜任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或相应的科技经营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力学学科目前开展的特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流动控制与仿真;2、能源工程力学;3、两相流动与传递;4、结构强度与动力学。各方向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


  1、流动控制与仿真


  本方向主要研究流体平衡规律、流体运动规律以及流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规律,并研究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运行稳定性的流动控制措施和技术。已形成如下特色研究领域:(1)新型流动控制方法。对各类绕流问题,尤其是对边界层流动施以各种被动或主动控制措施;(2)风能和水流能中的流体力学问题研究。适用于风力机或水力机的自适应翼型、钝尾缘层流翼型,以及新型风能转换装置的研制。


  2、能源工程力学


  本学科方向以汽轮机、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压缩机、燃气透平、泵与风机、冷却塔等能源动力装置为对象,形成了气固和固液两相流动及流动中颗粒的超声和光散射方法测量理论方法、叶轮机械三元流动设计方法、基于变分原理的叶栅与流道气动正反命题、杂交命题及优化命题研究、动力机械与设备的气动热力学及优化设计、叶轮机械内部流动分离及控制、流动稳定性及变工况特性研究、现代流体测试技术、流动诱导噪声与振动的预测及控制研究,以及各种提高叶轮机械流动性能、降低流动噪声的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等有特色的研究领域。


  3、两相流动与传递


  本方向主要围绕两相流动与传递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分析和测试方法及应用技术开展研究,包括:两相流系统中湍流流动模拟与表征;流体与离散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过程;离散相动力学及其诊断测试;两相流动及传热;两相流动反应动力学。具体方向包括能源转换和利用过程中涉及的颗粒与两相流测试、传热传质、燃烧过程及污染排放控制与监测等。研究颗粒与两相流的超声和光散射方法测量理论、方法,开发先进的颗粒与两相流测量仪器,实现对两相流过程中的多种参数在线实时监测,特别是燃烧源与工业源排放及大气环境颗粒物与污染气体的监测;研究两相流动与传热中复杂流体液滴的浸润特性及干燥蒸发机理,并应用于快速成型及微纳制造领域;研究PM2.5在外加声场和蒸汽相变条件下的动力学特性和凝并长大规律。


  4、结构强度与动力学


  本方向专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内燃机等动力机械的结构强度与振动方面的科研,研究转子、叶轮、叶片、汽封等部件的强度、振动特性,探索在气、热和机械载荷下结构的强度、振动、疲劳、失效等行为,掌握强度设计技术和安全性评估方法。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5年,在职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全脱产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含休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含休学)。


  四、学分与课程学习基本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两大类。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至少应完成总计30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数学类学位课不少于2学分,跨一级学科选修不超过4学分。对于欠缺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生,要求补修大学本科主干课程1~3门,不计入学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参加前沿讲座类课程,包括研究生的个人专题综述、参加学术报告,要求每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术讲座不少于8次,主讲不少于1次,并且在《学术讲座及学术研讨记录本》上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硕士生培养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硕士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工作和新见解。为确保论文质量,要求做到:


  1、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2、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应附文献综述)、科学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3、研究生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在开题后一个学期进行,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统一组织。从开题到答辩时间需满一年。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进度作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认可后才能进行课题研究。对于科研经费的来源,试验器材的采购和加工计划等应提前考虑并采取措施。


  4、学位论文应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一般包括: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选题依据、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评述、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包括本人的创新点或新见解)、有待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等。


  5、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对所研究的课题在基本理论、计算方法、测试技术、工艺制造等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或用已有理论及最新科技成就解决工程技术的实际问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


  6、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在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先进性,应反映出作者对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情况,反映出作者综合运用有关理论、方法和手段解决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7、硕士研究生除完成学位论文外,在答辩前必须达到学校及学院关于外语水平和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专利)的要求。




  来源:http://ndxy.usst.edu.cn/2022/0223/c12947a265638/page.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