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070200“物理学”
一、学科专业介绍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相互作用和基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各学科的重要基础。本学科分别于2000年获得理论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光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学科建设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于2011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35人,教授13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人(占比93%),24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占比41%);近年来引进的青年教师主体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师中有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人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3人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1人担任教育部高校物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近5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各类科研经费总计2000多万元;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SCI期刊论文近300篇,在人工电磁超材料、活性物质、多铁性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Laser & Photonics Review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本学科依托各类科研项目、学校投入、校级科研平台配备了充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条件。近5年培养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90名,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10余次,在Physical Review系列、Applied Physical Letters、Euro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Physics系列、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国际主流物理学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毕业研究生主要到国内外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电子和新能源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发等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二、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从事物理学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
1. 统计动力学与复杂系统
2. 凝聚态理论与计算
3. 功能材料的设计与调控
4. 光电器件结构与性能调控
5. 等离子体流体动力学
6. 量子信息与量子材料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培养适应研究机构和高校从事物理学科科学研究与教学的研究型高水平人才,培养适应企业等组织从事物理、材料等科学领域技术研发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其基本要求如下:
1.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严谨,学风端正,具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创新创业精神。
2. 具有坚实的物理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物理学的科学思维方法,掌握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与物理学相交叉的其他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将物理学基础理论应用于相关技术领域的能力,能够在教育部门、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阅读本学科专业外文资料,拥有国际视野,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 崇尚科学,具有献身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严谨的科研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5. 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含休学)。取得硕士生学籍满2年可以申请提前毕业,具体条件参见《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规定》。
五、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主要分为公共必修、专业必修、选修课程。课程学习环节一般应在入学后1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环节不得少于22学分。
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研究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补修2门本学科(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并取得及格或以上成绩。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从事课题研究的需要,自行选修课程。自选与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
硕士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
六、其他要求
1.新生入学教育
本环节在研究生入学第一周内完成,计1学分。主要将爱国教育与爱校教育相结合,帮助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校情感和家国情怀,引导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科研生活,实现角色转换。主要内容包括:校史校情教育、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生培养相关政策解读与日常管理教育、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专业学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
2.培养计划
硕士生入学后1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和导师组的参与下,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制定后须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并于第一学期第10周前交学院留存,以便检查和考核执行情况。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需经导师同意并签字后送学院重新备案。
3.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环节计1学分,基本要求参见《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的规定》。
研究生入学后第3学期初完成文献综述,形成书面报告。文献综述是选题的立论依据,需要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文献阅读量应在80篇以上,其中国内、外高水平文献至少各有30篇,近5年的文献至少30篇。综述全文应不少于5000字,应包括至少以下几部分:①追溯所提出问题的源头,界定核心概念和关键词;②系统介绍前人研究的创新观点、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③评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从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或工程技术难题;④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和研究思路,从而形成学位论文的立论基础。文献阅读通过抽查方式予以检查,学生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时需同时提交所调研文献的题目清单及文献电子档全文,由专家组成员随机抽论文提问文献内容。
研究生入学后第3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开题由书面报告及口头报告组成。开题报告由各研究所(或学科)采取集中开题或导师组织开题两种形式,每名硕士生有2次开题机会,但不晚于第4学期末。从开题通过到学位论文答辩不少于1学年。开题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硕士论文研究工作。开题主要针对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恰当、是否跟踪学科前沿进行把关。开题具体内容包括:(1)选题依据;(2)科学问题及其研究可行性;(3)研究工作方案的合理性;(4)科研工作时间安排的合理性;(5)预期成果;(6)创新性;(7)文字表达和参考文献引用;(8)条理性;(9)概念清晰度;(10)论证严密性和逻辑性。
4.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
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环节总学分要求≥8个学分。具体如下:
(1)科研素质环节≥4个学分。主要考核学术活动和专题研讨两个方面。相关规定按《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科研素质基本要求与考核工作规定》执行。
(2)创新能力环节≥2个学分。主要考核学术论文、科研实践、独立研究、专利发明和课外作品竞赛等方面。相关规定按《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基本要求与考核工作规定》执行。
5.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考核时间是在学位论文完成后送审前,要求导师对研究生已发表论文、已投稿论文、其它科研成果、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等方面撰写5000字的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方面的心得体会,由导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计1个学分,可以进行学位论文送审。审核未通过或未进行审核者其学位论文不得送审。
6.学位论文
本学科要求学位论文选题要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学位论文要求研究问题明确,概念清晰,数据真实可靠,分析严谨,方法恰当,计算结果正确,结论建议合理,并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在完成课程学习、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等环节要求后,按照《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中国矿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暂行细则》、《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规定》和材料与物理学院相关文件要求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和硕士学位。
7.其它环节及要求详见《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来源:https://smsp.cumt.edu.cn/pyfa/list.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