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60106)
一、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文献基础和较强的史料收集、整理的能力;具有严肃的研究态度和相关的学术史修养;具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熟悉本学科的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善于博览与会通;具备对历史现象背后的根源与规律进行深层次分析的能力;能够胜任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秦汉史:研究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变迁、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化和重大政治事件、
人物等。
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深入探讨当时的世家大族及
其文化、地域社会发展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宗教文化与学术文化等。
3、明清史:研究明清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的演变,深入探讨这一时期的边疆
史地。
4、中国古代学术史: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的重要学术思潮、流派与人物,特别重视区域学术
文化的研究。
三、课程设置
四、课程简介
1.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论:该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史各个断代、方面或门类的研究历程、主要学术流派、学术思潮、代表人物、基本观点、主要成就等,并尽可能加以比较,揭示出各种歧说异论的深层的背景与原因,梳理清其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脉络,从而使研究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状况,注意学术思想与学术方法的自觉训练。同时结合对一些前沿动态的介绍与评析,增强研究生的学术兴趣。
2.中国历史文献学:古代文献典籍是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国“国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历史文献学主要讲授我国古代传世文献典籍的产生、传承以及版本、目录、校勘之学问,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性学问。学好文献学知识,可以说是掌握打开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之门的钥匙。
3.中国古代史料学:中国古代史料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中国古代史料的搜集、鉴别、运用的一门科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即史料的范围、构成和分类以及史料的性质和特征,中国古代史料学研究的任务、范围和我国史料学的发展概况及其规律,史料学与历史科学的区别与联系;中国古代史史料介绍,依史料形成的时代先后,按专题分类讲述史料的内容和价值;并结合中国古代史料学的特点,重点讲述搜集史料、整理史料、运用史料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
来源:http://shfzxy.yzu.edu.cn/info/1033/1696.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Copyright©2007–2025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