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江苏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江苏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应用的前提下,依托学校管理学科优势,充分发挥人文社科学院多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特点,培养适应现代国家与社会治理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基础,精通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方法与技能,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沟通协调能力,能在公共事务管理部门、企业单位从事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有专业底蕴、有领导才能、有国际视野、有公共精神”的“四有”公共管理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预期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遵守职业行为准则,能不断学习以满足工作岗位和个人发展需求;


  2.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理论基础,能熟练运用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知识,解决该领域的实际问题,并成长为单位业务骨干;


  3.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4.具有主动进取的创新精神,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国家与社会快速变革的需要,成为单位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毕业要求


  1.基础知识:能够将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的基本理论方法与信息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综合应用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公共管理问题。


  1.1能够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理解公共管理活动中涉及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1.2能够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具体公共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理论分析;


  1.3能够将数学与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并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1.4能够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公共管理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推动公共部门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创新;


  1.5了解公共事业的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并应用于推动公共事业机构的发展和管理。


  2.专业知识:能够将公共经济学、社会工作、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升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水平与政策执行效率。


  2.1能够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薪酬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分析、管理、设计和实现;


  2.2能够将会计学、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对公共部门管理等领域基本问题的分析和解释;


  2.3能够将社会学、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应用于社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管理;


  2.4能够将公共危机管理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管理效率的识别、分析、预测及提升等方面的管理;


  2.5能够将行政职业能力概论、gong文写作与处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地方政府学等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应用于政府管理与政策的分析。


  3.工具性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基础性以及专业的分析工具与方法,能够针对性的选择并使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对公共管理领域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


  3.1能够将SPSS软件、社会研究方法等定量化方法熟练应用于公共管理问题的统计和分析;


  3.2能够将计算机及其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应用于计算机的管理维护,能够将办公自动化软件熟练应用于各类公共管理文档资料制作或者处理;


  3.3能够将SPSS等相关软件工具应用于公共管理部门的数据分析、处理;


  3.4能够掌握必要的文献检索和知识管理技术,能够对文献资源进行迅速、准确的检索,具备分析、管理和引用获得所需文献的能力;


  3.5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能够有效地进行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交流。


  4.知识获取能力:掌握独立自主的学习方法,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能够依靠自己独立思维获取知识,自主探索知识形成过程。


  4.1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获取信息,不断拓展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延伸知识学习范围;


  4.2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自我探索,有不断掌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知识和新技术适应发展的能力;


  4.3正确认识和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能够将终身学习的能力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新知识的获取。


  5.知识应用能力:理解并掌握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在具体的公共管理实践中灵活地应用。


  5.1能够熟练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现实公共管理领域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


  5.2能够准确识别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公共部门决策与管理;


  5.3能够将会计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绩效的评估与改善;


  5.4能够将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具体的社会创新管理与实践,具有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5.5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外语应用能力,能够用以学习国外更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进行国际化的交流和合作。


  6.科研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意识,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开展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能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对策与建议。


  6.1能够在大数据与公共服务机构改革背景下,发现公共管理领域的新问题,并通过设计和实施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6.2掌握基本的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发展战略确定其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目标和总体方案;


  6.3理解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局限性、研究成果的可靠程度与适用范围,能够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应用于公共管理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


  6.4具有独立、清晰的科学思维意识,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大胆假设、敢于尝试、坚持不懈。


  7.社会服务与适应能力:能够与公共管理部门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将服务能力应用于融入社会和适应社会发展之中。


  7.1具有良好的应用语言、文字和网络等渠道进行沟通和表达的能力,能够完成指令回应、文稿设计、报告撰写和演讲汇报;


  7.2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理解个体与团队的关系,能够与团队其他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团队目标;


  7.3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建立并积累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形成应对公共危机、竞争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


  8.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能够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1具有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懂得宽容和理解,体谅他人的感受,能够将换位思考运用于冲突矛盾的解决;


  8.2具有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能够养成有礼貌的行为习惯、树立谦逊有礼的形象,能够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8.3正确认识自己,用积极、肯定、支持、建设性的眼光对待他人,善于发现并赞美他人的优点,乐于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8.4具有一定的资源整合意识,能够将全新的现代资源观念应用于公共管理的实际工作,坚持追求效率、保证公平理念。


  9.思想品德素质: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9.1能够积极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


  9.2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10.文化素质:具备宽厚扎实的文学、史学、法学等基础学科知识,具有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生产发展对智力的需要。


  10.1具有开阔的多学科视野,较高的综合文化修养,能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组合、恰当调配、形成知识系统;


  10.2 对艺术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生活情操,能够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11.专业素质:具备牢固扎实的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公共管理的问题做出及时有效的分析,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效率与政策应用水平。


  11.1具有作为公共管理者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具备强烈公共管理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11.2能够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应用于认知水平和分析、归纳能力的提高,能够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


  11.3熟练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公共管理职业素养,能够将专业知识技能与具体管理实践相结合;


  11.4具有主动学习、持续提升、不断拓宽专业领域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


  12.身心素质:具备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和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


  12.1具有强健体魄,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能够适应激烈的职场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工作;


  12.2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对待挫折、迎接挑战。


  三、课程体系建构


  1. 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及教学环节(见附表1)


  2. 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见附表2)


  四、主干学科、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和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学、政治学。


  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微观经济学、社会学。


  核心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


  五、标准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毕业学分要求: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内容,修满要求的最低学分(172学分),经德、智、体等方面审查合格,准予毕业。


  授予学位:满足《江苏科技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有关要求,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来源:http://gggl.just.edu.cn/pyfa/list.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