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位授权点简介


  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本工程领域涉及煤田地质、油气地质、矿床地质、资源开发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遥感地质、岩土工程、应用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工程学科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地质工程学科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1人(含客座10人),教授19人,副教授(包括高级实验师)35人,具有博士学位75人,博士后24人,国外留学人员14人。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1人、“斯潘迪亚罗夫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有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山东省千名知名专家4人、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人。地质工程实验中心设置各类相关实验室22个,配有先进的大型仪器,固定资产总价值达4000多万元。学科注重基础教育、技术技能和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等,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50余项,其他奖励40余项。形成了多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和优势科研团队,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影响。


  二、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地质工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具备从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勘察、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资源勘查与开发、工程勘察与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等领域工作。


  三、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职业精神。


  2.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的需要,能够掌握所从事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满足本专业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4.具有强健的体魄、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四、培养方向


  以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建筑物地基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地质灾害的治理和地下深部科学探测为服务领域,涉及资源和环境两大主题。面向国家对煤炭、金属、非金属以及新能源(如地热)等矿产资源高效开发的重大需求,依托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和工程项目、企业重大课题,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1.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


  2.油气地质与评价


  3.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评价


  4.地质灾害与防治


  5.资源环境管理与保护


  五、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


  六、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设立“行业产业导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与地质矿产、地质工程行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设实践课程,共同编写精品教材。


  2.联合行业产业探索实施“专业学位+能力拓展”育人模式,深化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需要,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获得学历学位的同时,取得相关行业产业从业资质或实践经验,提升职业胜任能力。


  3.专业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可以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


  4.导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职责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研究生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加强研究生日常教育和管理。


  5.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明确课程学习、文献阅读、专业实践、论文选题、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和论文撰写等环节。导师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及其它培养环节进行指导和检查每周至少一次,每次指导不少于1小时。检查指导可以采取当面指导、线上视频指导、电话语音指导等形式进行;每次指导需要保留指导记录。


  七、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培养,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环节不低于26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学位课合格成绩为70分,非学位课合格成绩60分。课程设置方案见课程设置一览表(附表1)。


  八、必修环节


  (一)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环节,包括专业技术实践课和专业实践报告撰写两部分。要求:


  1.专业技术实践课:2门课,4学分


  专业技术实践课不少于2门,每门实践课程不少于2周,专业技术实践课不少于4学分。专业技术实践课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和科研能力训练,采取现场授课的方式,在校内实验中心、研究中心或校外实践基地等单位进行授课,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聘请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指导经验的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进行讲授。


  2.专业实践报告撰写:2学分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后,应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由校内外专家、现场实践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专业实践专题报告会,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按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的方式,原则上采取集中实践的方式。取得及格以上成绩的研究生均可获得6学分,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者,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专业实践的具体环节、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参照《山东科技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管理办法》。


  另附本领域签约的实践教学基地简介(附表2)。


  (二)论文写作指导及创新创业教育:计1学分


  通过开设论文写作指导及创新创业类专题讲座、修读论文写作指导及创新创业类网课、组织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项目等方式,加强研究生论文写作及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加大论文写作指导及创新创业教育力度。研究生须网课考核合格或参加三次以上论文写作指导及创新创业类专题讲座,经学院考核认定后获得学分。


  (三)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计1学分


  第三学期末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应结合文献综述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由学科专家组审核并评定是否通过。


  九、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地质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地质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地质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地质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具体工作参照《专业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以及学校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学位授予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


  十、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来源:https://cgse.sdust.edu.cn/info/1219/10948.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