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2026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诉讼法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诉讼法


  一、主要特色


  第一,关注司法活动的实证研究。近年来,本方向研究人员深入公检法等司法部门,积极开展调研和实证研究,服务于司法实践。如本方向通过主持武汉市社科基金调研项目、湖北省检察院课题等项目,形成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如阮堂辉博士的《间接证据理论的思辨与实证》一书,即为办理疑难案件的有益参考。


  第二,坚持诉讼基本原理和证据制度的研究,努力开拓新领域。诉讼原理方面,注重诉讼基本原则、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与诉讼制度改革,近五年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近10篇,如《论少数民族当事人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之权利的司法保障》等文章均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对证据制度的研究,试图摆脱诉讼法学界纯粹的理论阐释和概念构建传统研究模式缺陷,关注证据运用中的实际疑难问题,目前本方向已通过系列论文弥补了认证制度方面的一些理论薄弱点,如《“证据锁链”的困境及其出路破解》、《“孤证”或证据“一对一”的困境及其出路破解》等系列文章。


  第三,关注民族地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本学科方向以我校民族法制研究中心为平台,集中开展了对民族地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调研。如冉瑞燕副教授主持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和谐社会构建—以湘西、恩施州少数民族为视角”的调研,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为未来深入研究积累了素材。


  二、主要优势


  第一,本方向研究人员均年富力强,组建了学源结构和研究方向结构都较为合理的学术研究团队。本研究方向现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4名,讲师3名,获博士学位人员3名。


  第二,拥有一定的科研项目支撑。近5年,本方向主持了武汉市社科基金、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等科研项目3项,校社科基金项目若干项。


  第三,拥有良好的研究平台,开辟了独具特色的研究内容。民族地区法治理论研究一直属于民族院校法学研究者的耕耘地之一,本方向结合这一传统优势,逐渐形成了民族地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这一新的研究方向。




  来源:https://www.scuec.edu.cn/fxy/info/1032/1212.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直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