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贵州大学 > 院系简介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简介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始建于1958年的贵州工学院冶金系,经60多年的发展,历经贵州工学院冶金系、贵州工业大学冶金工程系、贵州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院以及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院建设时期,于2008年更名为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和工程领域硕士点(材料与化工)。下设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5个教研室和1个实验中心,在职教职工109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2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比达86%。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省管Ⅰ类、Ⅱ类专家10人,贵州省“百”层次创新人才5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6人。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级“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及优势领域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获C+、冶金工程C-。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金属材料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材料结构与强度”、“冶金工程与过程节能”,1个“激光技术应用”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橡胶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与制造技术”。形成了“高性能金属材料与制造技术”、“先进功能材料与制造技术”、“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及制造技术”和“冶金过程控制与冶金新材料制备技术”四大集成创新平台。


  科研实力


  学院聚焦国际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立足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技部973、863以及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余项,取得了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提升了材料和冶金学科的整体水平。近五年,获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其中贵州省最高科技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贵州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3项,贵州省发明专利银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0余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0余篇,EI收录论文200余篇。


  人才培养


  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方向和功能材料方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冶金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且均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出版专著、教材10部,获国家精品课程1门。现有在校学生1700余人,其中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460余人,其中博士生60余人。近五年,学生获得全国科技竞赛奖60余项,60余人获国家奖学金,本科生主持大创、SRT等项目10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生主持创新基金30余项,发表论文700余篇。60多年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历届毕业的7000余名本科生、1500余名研究生中,多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服务地方及对外合作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近几年来,积极为贵州省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承担了50余项横向课题,派出30余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地方,在磷、锰、铝、钛、钢等基础产业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其中,研发的高纯硫酸锰制备技术、高铁弹簧与高速机车车轴用钢、磷矿中碘回收技术、钢丝大应变冷拔技术、海绵钛还原—蒸馏强制散热及余热回收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曼彻斯特大学和利物浦大学、东京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机制,定期派出师生到国外进行访学交流。




  来源:http://mm.gzu.edu.cn/3775/list.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