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2026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1995年12月,李博院士任首任名誉院长,旭日干院士任首届院长。现有生物化学与生理学系、遗传发育与细胞生物学系、微生物学与生物工程系和生物技术与现代农学系等4个教学单位、1个生命科学国家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生命科学科研公共平台。


  生命科学学院前身是建校时的生物学系。1957年,著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李继侗先生率领一批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创建了生物学系,创建时设动物学和植物学两个专业,办学起点高、基础扎实。六十多年来,学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形成鲜明特色的学科优势,成为国家和自治区在本学科领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2002年,动物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生物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继续被列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12人,教辅人员20人,管理人员9人。教学科研人员中正高级41人、副高级3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总数68.7%;教学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103人,占总数的92.8%。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家畜现代生物育种团队)1个,1个团队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技术团队)。有“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和“转基因高产肉牛新品种培育”科技部创新团队。2023年生命科学学院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自治区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学院现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园艺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9年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国家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等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2021年生物科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近几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先后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2项,2021年同时荣获“青年筑梦红色之旅”赛道唯一“乡村振兴奖”。生命科学自建立以来,为国家和自治区累计培养了近万名优秀人才,部分成为各行业带头人或骨干,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学院拥有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优良家畜规模化繁育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以及1个生命科学科研公共平台(包括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种质资源库、动植物标本馆、SPF级实验动物室、植物智能生长温室等)。2021年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11”引智基地)。2021年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立项建设,占地899亩,通过持续建设力争成为“草原家畜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学院围绕种业振兴、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已形成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北方草原带生物多样性和北方草原带人畜共患病原生物学等4个研究领域。“十三五”以来,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和发表高水平论文能力不断提升,累计获准各类科学研究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等各类重大项目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9项,获准科研经费近4亿;在草原家畜种质创新、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科研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rotocols、Nucleic Acids Research、PNAS、Gut、the Plant Cell等国际知名期刊;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制定国家标准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在草原家畜种质创新、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合作完成)、自治区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十四五”期间,学院按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面向需求、立足前沿、拓展交叉、特色一流”的办学思路,围绕生物学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领域,形成“搭建大平台、汇聚大团队、产出大成果、培养一流人才”的联动发展格局,显著提升学科整体实力,为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来源:https://smkxxy.imu.edu.cn/xygk/xyjj.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北京大学考研辅导
直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