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简介


  环境与资源学院是重庆工商大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基于1978年原渝州大学化学、生物专业基础发展而来。2002年渝州大学与重庆商学院合并后,组建了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2015年更名为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学院现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设有环境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制药工程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等6个专业系。其中,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19年)、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2014年),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是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2018年)、获批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015年)、首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0年);应用化学是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2013年);学院6个本科专业入选重庆市环境与资源化学特色学科专业群(2015年)、国家第二批新工科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0年);建有重庆市食品营养与健康(火锅)现代产业学院。


  学院现有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是重庆市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是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是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全球ESI前1%。建有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材料与化学、资源与环境2个专业学位点。目前,学院现有研究生、本科生2000余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4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具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2人,重庆市英才领军人物1人、重庆市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个、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学院具有省级教学科研团队8个。


  学院拥有环境与资源化学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催化与环境新材料重庆市省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催化理论与应用技术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研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7000余平方米,拥有X射线衍射仪、BET物理吸附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质联用仪、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步热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价值8000多万元的大中型精密仪器设备。


  学院各学科专业面对国家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承担了众多的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的科研课题,是重庆工商大学科学研究实力、科研经费最多的学院之一。近五年来,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500余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经费68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授权专利6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与市内外企业200余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服务。


  学院在教学改革与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批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化工原理教学团队和生物化工教学团队被评为重庆市教学团队;《化工原理》和《化学与社会》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重庆味道》被评为2014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021年一流课程(实践类),《有机化学》、《食品工艺学》获重庆市一流课程,《环境工程技术经济》获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有校级课程建设及在线课程及27门;获得重庆市和校级教学成果奖10多项。


  学院注重研究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建立了依托科研平台、校企协同的本科生创新实践开放机制,实施了学生成长导师制,对学生提供思想、学习、就业等全程指导和关怀,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保障。近五年来,有250多名同学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等活动中获奖。学生综合素质高,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逐步成为企事业领导和技术骨干。学院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其中优质就业率均超过65%。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香港、台湾等地的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学院以“团结协作,求是创新,质量立院,科研强院”为理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科教融合,产教协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持续健康地发展。




  来源:https://ebes2014.ctbu.edu.cn/xygk/xyjj.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