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内蒙古民族大学专业介绍:护理学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内蒙古民族大学专业介绍:护理学


  我校护理学专业于1993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 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10年,学校整合医学院护理学专业、蒙医药学院护理学(蒙授)专业及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专科)组建成立护理学院。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10人,占教师总数的52%;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硕士学位教师1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5%。有技能实验教辅人员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教辅人员总数的40%。学院下设基础护理、老年护理、蒙医特殊护理、人文护理、助产学护理、临床护理等6个护理教研室。有实验管理中心1个,下设基础护理学、蒙医特色护理学、社区与急救护理学等3类实验室。


  学院秉承“厚德、仁爱、笃学、精术”的院训精神,坚持“注重人文,强化基础,突出特色,锐意创新”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内蒙古东部及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使命,立足内蒙古东部,面向全区,辐射全国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为原则,注重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及实践技能,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及服务工作,为区内外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


  护理学院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好,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自治区内,为区内人民提供既有蒙医特色又有现代护理观的护理服务人才。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院十一名来自不同医院的毕业生在各自医院主动请缨,挺身而出,不畏艰险,舍小家为大家,肩负使命,为爱逆行。以下为现有专业方向介绍。


护理学


(专业代码:101101)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遵循卫生健康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早临床、早实践、早社会”原则,注重人文素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的训练。致力于培养立足内蒙古东部,面向全区,辐射全国,服务于地区医疗及卫生事业发展的,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


  二、专业特色


  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树立‘大健康’理念,以服务内蒙古东部及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使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质量提升为根本,注重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不断传承和发展民族医学护理技术,构建“双中心、双接轨、三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


  四、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1.1 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热爱护理事业,对其发展具有责任感,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关爱生命,尊重护理对象,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服务。


  1.2 专业素质:具有科学精神、慎独修养、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树立依法行护的法律观念,自觉将专业行为纳入法律和伦理允许的范围内;具有运用相关法规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权益的意识;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跨学科合作的意识。


  1.3 人文科学素质:初步形成科学的质疑态度和批判反思精神,具有循证实践,勇于修正自己或他人错误的态度;在应用各种护理技术时,应充分考虑护理对象及家属权益,对于不能胜任或不能安全处理的护理问题,应具有寻求上级护士帮助的意识;具有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以最低的医疗成本获取护理对象最佳健康水平的意识;培养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审美等自身修养能力。


  1.4 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胜任护理工作。


  2.知识要求


  2.1 基础知识: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掌握人体正常结构、功能、心理状态及其发展变化。


  2.2 专业知识: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的护理知识;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临床用药及药品管理知识;熟悉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知识;熟悉影响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其评估和干预方法;熟悉不同护理对象的基本心理需要及常见临床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方法;熟悉不同人群卫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包括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康复和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2.3 工具知识: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知识及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并且能够有效获取和利用护理学专业信息研究护理问题。


  3.能力要求


  3.1 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健康保健需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2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术、专科护理基本技术;具有配合实施常用诊疗技术的能力;具有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能力;具有实施心理护理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护理学专业信息、研究护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3.3 实践创新能力:具有从事社区护理的基本能力;能为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与其文化相一致的健康保健服务;具有初步运用评判性思维进行临床护理决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3.4 沟通与合作能力:具有在护理专业实践中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具有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外文文献和简单交流的能力;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及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具有配合急危重症的抢救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五、专业核心课程


  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


  六、学期与学制


  每学年设置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春、秋学期教学周 19-20 周。学制 4年,学习期限为 4-6 年。


  七、毕业与学位


  学生在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达到182学分要求,且学分绩点合格,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规定条件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助产学


(专业代码:101102T)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遵循卫生健康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早临床、早实践、早社会”原则,注重人文素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的训练。致力于培养立足内蒙古东部,面向全区,辐射全国,服务于地区医疗及卫生事业发展的,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助产护理人才。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树立“大健康”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质量提升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提升临床实践技能,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的助产护理人才培养基地。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护理学、助产学及相关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临床助产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管理及科研能力,富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具备终身学习潜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职业素养,综合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能在各类医疗、预防、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学、助产学、围产期护理及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1.1 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热爱助产事业,具有为助产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服务而奉献的精神;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珍视生命,关爱及尊重服务对象;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服务。


  1.2 专业素质:具有科学精神、慎独修养、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树立依法行护的法律观念,自觉将专业行为纳入法律和伦理允许的范围内;具有运用相关法规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权益的意识;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跨学科合作的意识。


  1.3 人文科学素质:初步形成科学的质疑态度和批判反思精神,具有循证实践,勇于修正自己或他人错误的态度;在应用各种护理技术时,应充分考虑护理对象及家属权益,对于不能胜任或不能安全处理的护理问题,应具有寻求上级护士帮助的意识;具有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以最低的医疗成本获取护理对象最佳健康水平的意识;培养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审美等自身修养能力。


  1.4 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胜任护理及助产相关工作。


  2.知识要求


  2.1 基础知识: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助产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人体正常结构、功能、心理状态及其发展变化;掌握人体微观结构,如细胞、组织和器官,了解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2.2 专业知识:掌握围产期、新生儿期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护理对象的护理知识;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知识;掌握常见精神病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掌握各类遗传病的传递方式与特点,影响优生优育的因素,熟悉遗传优生常见问题的评估和处理方法;掌握围产期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用药及药品管理知识;熟悉妇产科常见病的预防、指导、医护配合的知识;熟悉母婴的基本心理需要和常见临床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方法;了解助产学学科发展动态及趋势。


  2.3 工具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及计划生育工作新政策;掌握文献检索、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和助产学专业信息。


  3. 能力要求


  3.1 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健康保健需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2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规范地进行产前检查、分娩接产、产后处理和正常新生儿处理的临床操作的能力;具有配合实施常用诊疗技术的能力;具有开展围产期保健及对妊娠合并疾病及并发疾病的观察、护理、预防和处理的能力;具有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能力,包括制定预防策略、开展疫苗接种、开展卫生教育;具有进行婚姻指导和生育指导、优生优育宣教的能力;具有鉴别常见精神症状与精神科护理的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利用文献检索获取护理学、助产学专业信息,研究临床问题的能力。


  3.3 实践创新能力:了解社区母婴保健的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康复等有关知识,能够在医院、社区、相关机构,为孕产妇、新生儿提供护理;具有初步运用评判性思维进行临床护理决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为围产期妇女、新生儿提供保健和健康教育的能力。


  3.4 沟通与合作能力:具有与患者、孕产妇及其他卫生保健服务人员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外文文献和简单交流的能力;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护理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及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五、专业核心课程


  助产学导论、遗传与优生、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助产学、助产学实验、社区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


  六、学期与学制


  每学年设置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春、秋学期教学周 19~20 周。学制 4年,学习期限为 4~6 年。


  七、毕业与学位


  学生在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达到182学分要求,且学分绩点合格,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规定条件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来源:https://huli.imun.edu.cn/contents/2083/7.html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