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专业介绍:法学
北华大学法学专业创建于2002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奋斗,北华大学法学院已经成为吉林省法学教育的重镇和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法学专业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结构优化,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学历、学科配置齐全的师资队伍。法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2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1名、讲师8名。专职教师已取得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50%,其中获得国外博士学位教师占4.55%,有效的优化了师资结构,提升了专业教学与科研与国家接轨的程度。目前,法学专业教师的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是一支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的教学队伍。中年教师学术有成,继往开来,成为教学与科研的中流砥柱;青年教师勤学不辍,慎思明辨,昭示着法学院发展的未来。专业教师均为吉林省法学会及各部门法学会常务理事、理事,部分教师担任吉林市政府立法咨询委员会顾问,吉林市法学会各研究分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吉林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命题专家。专业教师还具有深厚的社会实践能力,其中兼职律师13名,吉林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9名,调解员4名。
法学专业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教学服务,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科研条件,营造学术氛围,加强梯队建设,形成了一支学术功底深厚、创新精神显著、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近5年以来,法学专业教师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教材2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2部著作获得市厅级优秀科研成果奖。近5年以来,法学专业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市级、校级科研项目11项。
法学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已具备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大法律部门即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以及理论法学的完整的教学与科研实力。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服务于法治实践为根本宗旨,以创新精神为教学科研生命线,与时俱进地进行观念、方法和理论的变革与创新。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著作及论文,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奖励。
法学专业教学设施完备,除学校公共教学资源外,建设有卓越法律人才实践教学中心,包括多功能模拟法庭、司法考试模拟训练室、书记员技能训练室、法律援助工作站等,是学院培养“一线实用”的职业法律人的重要校内教学平台。
法学专业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法学专业以《模拟审判》课程为载体的“四四一”法律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第一个“四”是指“四真”即模拟法庭课所使用的案例为真实案例,审判程序为实务中的标准程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真实案例中的真实职业,在模拟法庭课中学生要在真正法官主持下与真正的检察官、律师进行真正的对抗;第二个“四”是指“四方共教”该课程有法学院教师、法院法官、检察院检察官、律师事务所律师四方联合培养学生的实务技能和理论知识。所谓“一”是指“知行合一”即将学生的知识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合二为一。将实体法知识、程序法知识和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职业技能相融合。
法学专业通过日常教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司法实践活动,增强职业思维,增进专业认同和职业荣誉感。通过学生在学科竞赛上取得的成绩,体现了法学专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在东北地区模拟法庭大赛取得一届亚军、三届季军;全国高校法学专业“金企鹅”杯模拟法庭大赛,荣获一等奖,彰显了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实效。
法学专业落实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对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时代要求,结合自身特点、社会需求和服务面向,按照服务地方、服务基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为地方法治、基层社会治理输送应用型法律人才作为办学重点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与高尚的职业品格,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实务技能,兼具创新性思维与笃实践行能力的应用型职业法律人才。法学专业在吉林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等20个单位设立有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践实训机会。
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意向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绝大部分学生理想从事的职业为法官、检察官、律师,部分选择三者之外的职业的学生也集中在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从总体上看,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层次较高。
我们相信并承诺,北华大学法学专业会以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坚定的成长为培养优秀法律职业人才的摇篮!
来源:https://law.beihua.edu.cn/xygk/zyjs.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