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西华师范大学专业介绍:自然地理学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西华师范大学专业介绍:自然地理学


  一、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


  1、总体概况


  自然地理学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把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以阐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现代自然地理学着重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及其响应体系。尤其重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并应用地理系统的原理,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全球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发之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2、优势


  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自然地理学专业从2016年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依托深厚的学术底蕴、强大的科研平台和优秀的导师队伍,本专业正以强劲的势头飞速崛起。学院经过近30年的积淀,已具备较高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基础和水平,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拥有地质、地貌、土壤、生态、气象气候、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实验室,以及生态环境演变与保护中心、丘陵地区国土资源统筹利用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丘陵地区系统研究所、嘉陵江流域研究所、油气资源开发与油田环境保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3、特色


  西华师范大学位于长江的重要支流——嘉陵江中游古都南充。嘉陵江流域起源于青藏高原和秦巴山系,该区域为我国青藏高原东缘(盆周山地)地学研究,以及地理南北分界线附近环境差异和环境演变研究的重要区域;流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地貌、土壤、气候类型体系齐全,成因复杂,自然资源丰富,人口稠密,环境问题突出,为我院自然地理学专业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随着我院专业团队的成立和各类观测站点的建立,秦巴山系——嘉陵江流域将成为自然地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示范区。


  二、导师队伍及科研情况


  目前有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导师8人,他们是:文星跃、舒成强、林叶彬、徐瑶、潘安、刘守江、李卫朋、罗培 (导师详细情况见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网站“师资队伍”栏目)。自然地理学教学科研指导教师团队现有27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21人。教学科研指导团队师资力量强,相关的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等方面保障较好,主要有以下科研平台和项目:


  1、科研平台


  ①西华师范大学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科研创新团队


  ②西华师范大学油气资源开发与油田环境保护研究所


  ③西华师范大学区域环境演变与保护研究中心


  ④西华师范大学嘉陵江流域研究


  ⑤丘陵地区国土资源统筹利用工程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⑥西华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研究所


  ⑦四川省资源与环境省级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


  ⑧四川省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岷江上游地区晚第四纪环境变化的古土壤记录与古文化响应, 2016-2020


  ②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四川盆地页岩气水平井不规则井眼变截面环空顶替实验研究, 2017-2020


  ③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川中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响应, 2014-2016


  ④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基于高精度微地貌的川中丘陵区土壤侵蚀量测算研究, 2012-2014


  三、培养目标


  1、使研究生具有扎实的地理科学理论基础,了解地理及相关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较好地掌握现代自然地理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


  2、 使研究生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发表外文论文;能熟练进行文献查询、收集和分析,熟练进行论文写作。


  3、 使研究生能独立从事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自然灾害防治与管理以及旅游地学等方向的科研、教学和科普工作,为高层次的科研院所输送人才。


  4、 使研究生能独立从事基础地质调查、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自然灾害评估、防治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旅游规划设计等实践工作,为自然资源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四、研究方向


  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主要方向为: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自然灾害防治与管理,旅游地学等。各位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见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网站“师资队伍”栏目


  各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1、 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


  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主要内容包括:①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保护、利用与管理;②土壤、水、林地、草原、湿地、地质遗迹、矿产、海洋、气候等自然资源(山水田林湖草)的调查、评价、保护、修复、利用与管理;③自然资源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水、土壤、大气等的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②矿山、滨湖、河流、沼泽及其他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水、土壤、大气等环境);③环境影响评价;④气候变迁与气候变化对水、土壤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对气候风险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全球变化的区域性响应;⑤国家公园体制有关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


  3、自然灾害防治与管理


  全球变化背景下区域性地质、气象灾害的成因规律及防治、管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 不同时空尺度下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成因、风险评估、预警、防治与管理;②不同时空尺度下地质灾害、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成因、风险评估、预警、防治与管理;③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研究。


  4、旅游地学


  地学背景下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研究内容包括:①地学背景下的旅游景观特征和成因研究;②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A级旅游景区等九大类保护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③地学背景下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④基于地学基础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的布局响应;⑤基于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全域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来源:https://lr.cwnu.edu.cn/info/1062/1368.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