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大学 > 院系简介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简介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84年的生物科,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温州师范学校生化系,1999年更名为生物与环境科学系,2003年更名为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目前设有生物系、环境系两个教学单位,管理生命科学研究院、病毒学研究所两个独立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167人,其中专任教师128人。87%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5%,博士生导师16人。教师队伍中有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4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特聘专家等国家级人才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等省级人才24人。生态环境学科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工第二党支部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获“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温州市首批“本科高等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学院3栋教学实验大楼总面积21000平米,仪器设备总值逾亿元。拥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一流学科、重点学科——生态学学科,建有城镇水污染生态治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水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水环境生态保护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滩涂整治及其生态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生长因子药物开发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并与温州市生态园管理委员会共建温州大学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研究院。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联合成立“国际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都大学联合成立“国际水资源与水生态研究中心”,与加拿大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成立“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九州大学、佐贺大学、神户大学密切合作。


  学院拥有化学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环境化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生态学、生物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资源与环境、药学、学科教学(生物)三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与加拿大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开展硕士1+1和博士2+2联合培养项目,与韩国全南大学开展博士2+2联合培养项目,与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九州大学、佐贺大学、信州大学、神户大学、港湾空港技术研究所、太平洋环境科学中心等开展研究生交流项目。


  学院现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生态学、环境工程五个本科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也是浙江省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已通过国家二级师范专业认证。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为浙江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实验教学中心为温州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呈现温州地域特色的“温州大学动植物标本展示馆”为温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日本佐贺大学、加拿大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肯恩大学等海外高校密切合作,互派学生交流学习。学院拥有国家一流课程、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标志性成果。


  学院秉承“教做人原则、授科学理念、创成才条件、造和谐氛围”的育人理念,形成了学业导师制引领,以科研、竞赛和考研为标志的优良学风,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师范生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奖励。每年有超过40%的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超过20%的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考研升学率居全校前列。


  学院科学研究工作以水环境生态修复为特色,以区域环境问题为起点,以面向全国应用为目标,在分散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发生机理及控制技术等水域生态学研究方向已形成特色和优势,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温州特色养殖海藻羊栖菜的良种选育及生物活性多糖的高附加值开发,以及小型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入国内先进行列。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9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0余项,在CNS子刊、PNAS自然指数期刊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出版著作20余部。成果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20余项。




  来源:https://shxy.wzu.edu.cn/xygk/xyjj.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