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中国政法大学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中国政法大学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基础心理学专业是以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基础性学科,注重心理的实质、结构及知识体系,强调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基本的心理现象及有关的生物学基础,突出心理学方法的创建与架构,包括实验设计、心理测量和评价等研究方法,重视基础心理学的系统性、开创性与前瞻性。


  我校的心理学一直以法律心理学、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为特色,而基础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传统学科和优势学科,本专业的设置为应用心理学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学专业基础心理学方向拥有素质精良的研究队伍,享有丰富完备的科研资源,整合了我校心理学实验室、与实际部门的良好合作、现有学科基础等优质资源,以异常行为等社会现象为重点建构具有中国政法大学特色的基础心理学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通晓心理学现代实验方法与技能,且具备坚实的实务工作经验。毕业生能在各级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以及政府机构、企业、咨询公司等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一)掌握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并能够在研究工作中熟练运用。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具有良好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二)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学术鉴别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熟悉运用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研究、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的能力及较强的论文撰写能力。


  (三)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辨能力,能够追踪国际国内前沿的心理学研究的进展。


  (四)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


  三、研究方向


  (一)异常行为神经心理学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采用先进的fMRI、ERP等脑成像技术,以及生理生化检测方法,从多层面来探讨多动症儿童(ADHD)、品行障碍(CD)青少年、成年精神病态(psychopath)罪犯、各类成瘾性行为等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的神经心理学基础。


  (二)人格与异常行为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涉及与异常行为有关的人格问题,包括与人格障碍有关的心理健康的标准、特质、类别,心理健康(异常)的基础,健全人格养成的心理学观点。本方向将运用心理学方法和人格理论对包括犯罪、成瘾、品行障碍在内的异常行为进行深入的描述与解释,并为社会减少与控制异常行为提供预测与决策方案。


  (三)心理学史


  本方向主要研究心理科学的发展历史,各种流派以及不同方法的应用与特点。通过对对西方心理学诸流派思想之发掘与整理,澄清心理学的发展脉络,辩明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使学生深入掌握心理科学中的不同认识论与方法论,提高学术功底,培养优秀的心理学素养。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


  3年


  学习年限


  2-4年


  五、课程设置、其他培养环节、教学计划与学分要求


  (见附表)


  专业核心课程应参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编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设置。


  六、培养方式


  实行硕士生导师负责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请校内外专家做学术讲座,以拓宽、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学生在满足不同研究方向基础课程的考核要求后,根据个人才能与兴趣,自主选择学术型或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培养方式:


  学术型人才:以科研为主导,以课题为取向的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报告等学术训练环节。


  七、质量标准


  (一)具有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身体健康。


  (二)课程考核、其他培养环节和中期考核符合《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规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办法》。


  (三)坚持学位论文的质量标准。论文选题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术型硕士生的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体现本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研究发展动态;应用型硕士生论文的选题要来源于应用心理学实践,要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拒绝与培养目标不符的或空泛不实的选题。


  (四)由院系的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导师、校内外名师、专家(含产学研基地合作导师)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共同把握课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的质量。


  (五)导师将采取面谈、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指导学位论文的全过程。指导教师将对所指导的学位论文质量承担指导责任,如果硕士生导师对所指导的学位论文研究领域不熟悉,院系则将发挥研究生指导小组的群体作用,以保证对学位论文进行有效指导。


  (六)为保证论文质量,将建立有效的论文质量保障机制,如原创性检查、匿名评阅、导师回避等。


  (七)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听、说、读、写水平。


  (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良,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写作且通过学术规范性审查,公开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他各方面优秀,经本人申请、导师评定合格、二级培养单位审核同意、学校批准,可以提前毕业。


  八、考核方式


  (一)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核结合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按照国家和《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其中,导师集体指导课和导师个别指导课采用口试考核的方式。考核小组由硕士生导师3人以上组成,充分发挥学术集体在知识结构上的综合优势,加大试题中学科前沿内容所占比例,重在考察学生的学识和创新能力。其他培养环节采用考查方式进行,由导师或有关教师写出评语及考查结果,取得学分。


  (二)硕士生应撰写相关的学期论文作为科研能力的考核。第一至第四学期,硕士研究生每学期应当提交学期论文1篇,每篇不少于6000字。学期论文的考核工作由导师负责。


  (三)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于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其他培养环节并修满规定的学分后进行。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以书面审核为主。由硕士生导师3人以上组成考核委员会。考核方式为口试,考核成绩由考核委员会集体评议后作出。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完成课程考核和其他培养环节的为中期考核合格,进入开题环节。


  (四)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应于中期考核合格后进行,一般应当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完成。


  (1)开题报告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规定》的相关程序进行。


  (2)中期考核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的规定进行。


  九、学位论文选题与撰写


  (一)课程学习符合规定,并经中期考核合格,开题报告通过,方可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


  (二)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引导下,研究生自主选择本学科前沿课题和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注重创新性和先进性,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三)硕士论文必须按照培养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初稿、修改和定稿的工作。学位论文应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开题报告,导师应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进行进展检查和时间提示,以保证研究生按期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


  (四)硕士论文必须符合学校对硕士论文的原创性和规范性要求,学位论文应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严禁剽窃和抄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数应达到3万字。


  十、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一)本专业硕士论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原则进行。


  (二)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预答辩制度。预答辩依照学校规定统一进行。


  (三)硕士论文答辩申请人应在答辩前履行必要的手续,准备申请所需的一切材料;论文的原创性检查、评审、导师回避等按照学位办相关规定进行。


  (四)论文评审与答辩程序依照规定进行;学位论文涉及实务问题的,可以吸收实务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


  (五)硕士学位的授予应符合《中国政法大学学位授予办法》(法大发〔2016〕4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


  十一、参考文献


  一、必读文献(20本)


  中文原著


  1.高觉敷主编:《西方心理学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杨波著:《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4.黄希庭著:《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郭永玉著:《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杨波著:《人格与成瘾》,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7.王争艳、杨波主编:《人格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外文译著


  8.[美]L•A•珀文:《人格科学》,黄希庭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001年版。


  9.[美]Lawrence A.Pervin & Oliver P.John:《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第二版),黄希庭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003年版。


  10.[美]B•R•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上、下),郭本禹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美]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第六版),陈会昌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2.[美]杜•舒尔兹等:《现代心理学史》,叶浩生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Steven Luck:《事件相关电位基础》,范思陆、丁玉珑、曲折、傅世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美]哈里•T•赖斯等:《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手册》,张建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外文文献


  15.Francis Fukuyama,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Creation of


  Prosperity,FREE PRESS PAPERBACKS,1996.


  16.Stephen E.Palmer,Vision Science:Photons to Phenomenology,MIT press Ltd,1999.


  17.Robert Ader,David L.Felten,Nicholas Cohen. San Diego,


  Psychoneuroimmunology,Academic Press,2001.


  18.Glynis M.Breakwell,Doing social psychology research,BPS


  Blackwell,2004.


  19.James A.Coan,John J.B.Allen,Handbook of Emotion elicitation


  and assess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20.Michael S.Gazzaniga,Richard B.Ivry,George R.Mangun,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 (third Edition),


  W.W.Norton & Company,2008.


  二、选读文献(49本)


  中文原著


  1.杨鑫辉主编:《心理学通史》共五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杨中芳主编:《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情感与信任》,远流出版公司 (香港)2001年版。


  3.郭有遹:《创造心理学》(第三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郭本禹主编:《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张雷等著:《多层线性模型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郭志纲主编:《社会统计分析方法: 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侯杰泰著:《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王登峰、崔红著:《解读中国人的人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叶浩生主编:《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章波、王燕等著:《人类基因研究报告——关于疾病、性智、形貌与行为的遗传学新发现》,重庆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外文译著


  11.[美]赫根汉著:《人格心理学导论》,冯增俊译,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2.[美]墨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上、下),李斯、王月瑞译,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13.[德]Kurt Pawlik、[美]Mark R. Rosenzweig:《国际心理学手册》(上、下),张厚粲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美]A. J. 斯塔科著:《创造能力教与学》,刘晓陵、曾守锤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美]Roger R.Hock:《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白学军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6.[美]罗伯特 J. 斯滕伯格著:《创造力手册》,施建农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美]N.W.Smith:《当代心理学体系》,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美]David G.Mayers著:《社会心理学》,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


  19.[英]R•普洛明等著:《行为遗传学》,温暖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美]瓦伊尼、金《心理学史:观点与背景》(第三版),郭本禹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2009年版。


  21.[美]肖内西等著:《心理学研究方法》,张明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版。


  外文文献


  22.Lashley K. S.,The problem of serial order in behavior,L.A.


  Jeffress (Ed.), Cerebral mechanisms in behavior (pp:112- 136), New


  York: Wiley,1951.


  23.Thomas C. Sechelling,Micromotives and Macrobehavior,W.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London,1978.


  24.Levi-Montalcini R.,In praise of imperfection,New York: Basic


  Books,1988.


  25.Klawans H.L.,Toscanini's fumble and other tales of clinical


  neurology,Chicago:Contemporary Books,1988.


  26.Dement W. C.,The sleepwatchers,Stanford Alumni Association,1992.


  27.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DSM-IV),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Washington,1994.


  28.Cole J.,Pride and a daily marathon,Cambridge, MA: MIT Press,1995.


  29.Klawans H. L.,Why Michael couldn't hit,New York: W. H. Freeman,1996.


  30.Beauchamp G.K. & Bartoshuk L.,Tasting and smelling,Sao


  Diego, CA: Academic Press,1997.


  31.Pert C. B.,Molecules of emotion,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7.


  32.Gazzaniga M. S.,A noted neuroscientist's attempt to explain the


  physical origins of consciousness,The mind's pas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33.Ramachandran V.S. & Blakeslee,Phantomsin the brain,New York: Morrow,1998.


  34.Azari N.P. & Seitz R.J.,Brain plasticity and recovery from Stroke,American Scientist, 88, 426-431,2000.


  35.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text revision (DSM-IV-T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0.


  36.Cowan W.M., Südhof T.C.& Stevens C.F.,If you are curious about some detailed aspect of synapses,Synapses. Baltimore.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


  37.Mary A. Peterson, Gillian Rhodes,Perception of Faces, Objects


  and Scenes: Analytic and Holistic Process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8.McKim W.A.,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pharmacology,Drugs and behavior (5th ed),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Concise,2003.


  39.Moorcroft W. H.,Understanding sleep and dreaming,New York:


  Kluwer,2003.


  40.Purves D. & Lotto R.B.,Why we see what we do: An empirical


  theory of vision,Sunderland,MA: Sinauer Associates,2003.


  41.Burrell B.,Postcards from the brain museum,New York:


  Broadway Books,2004.


  42.Chalupa L. M. & Werner J.S.(Eds.),The visual neurosciences,


  Cambridge, MA:MITPress,2004.


  43.Foster R. G. & Kreitzman L.,Rhythms of life,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


  44.Koch C.,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A scientist's attempt to


  make sense of the mind-brain relationship,Englewood.CO:Roberts & Company Publishers,2004.


  45.Sunstein C. R. & Nussbaum M. C. (Eds.), Animal rights: Current


  debates and new directions. A series of essays arguing both sides of


  the debate about animal rights and welfar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46.Refinetti R.,Circadian physiology (2nd ed.), Boca Raton,FL:


  CRC Press,2005.


  47.Robertson L.C. & Sagiv N.,Synesthesia: Perspectives from


  cognitive neuroscience,Oxford,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48.H.S. Friedman & M.W. Schustack:Personality: Classic Theories


  And Modern Research(4th Edition),Pearson,2009.


  49.Richard P. Halgin:Abnormal Psychology,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2009.


  五、课程设置、其他培养环节、教学计划与学分要求


基础心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课程设置、其他培养环节、教学计划与学分要求一览表






  来源:http://shxy.cupl.edu.cn/info/1023/1071.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