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介绍:人工智能(085410)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介绍:人工智能(085410)


  一、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


  1.专业介绍


  人工智能专业面向传媒科技、文化科技、广播电视以及通信行业的重大需求,在智能视音频技术、智能网络技术、媒体大数据、视听信息处理、沉浸式技术等研究领域,牵头承担了一批国家 863 计划、国家 97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或重点项目,突破与掌握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研制并推出了一批新产品新装备,提出并研发了一批新业务和应用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取得论文、专利等一大批科研成果。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面向智能视频技术、智能音频技术、信息网络与大数据、沉浸式视听技术等方向,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品质与科研诚信,具有国际视野、独立科学研究、综合应用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智能视音频处理、媒体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等方面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的学生,能在智能媒体、传媒科技等领域开展工程技术研发、攻关、创新以及组织管理等工作,培育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和行业领军人才。


  二、研究方向和内容


  1.智能视频技术方向


  研究内容:视听感知与计算;视频及图像分析与理解;图像检索与智能推荐;智能视音频处理;智能媒体内容创意与生成;视频目标定位与跟踪;主、客观视音频质量评测。多媒体先进编辑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虚拟演播室技术(传感、捕捉、三维色键);视/音频压缩编/解码及转码技术。


  2.智能音频技术方向


  研究内容:语音增强与分离;语音合成与转换;语音识别;说话人识别与歌手识别;音频分类、推荐与篡改检测;语义分析与理解;音乐合成与自动作曲;语音与音乐中的情感识别;多模态语音识别与交互;听觉感知计算;智能音乐分析;音频质量的主客观评测;跨模态音效内容生成;跨模态音频内容智能推荐。


  3.信息网络与大数据方向


  研究内容:智能融媒体网络技术;媒体网络大数据技术;融媒体智能服务与推荐技术;智能音频信息处理与三维音频关键技术;视频运动目标跟踪以及视觉感知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技术;图像识别与情感计算;融合媒体安全技术。


  4.沉浸式视听技术方向


  研究内容:智能音视频处理技术;视听觉融合信息智能处理;多模态学习技术;媒体内容生成与分析技术;智能沉浸式技术及应用;虚拟现实与混合现实技术;沉浸式交互技术;游戏设计与开发技术;演艺装备智能集成、智能传感、智能控制及智能管理;演艺人机交互;演艺混合现实;演艺数字孪生;演艺声光电多模态融合;视听觉艺术呈现内容的感知、认知及主客观评价;视听觉融合信息处理与建模;视听跨模态生成建模;文化大数据。


  三、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师大多从事智能视音频、智能网络、媒体大数据、沉浸式技术领域的研究,其中 25 位教授,44 位副教授。近年来主要承担的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和旅游服务信用评价与服务质量检测技术与平台(共性关键技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演艺共性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混合现实环境下的观演空间支撑技术”;


  科技创新 2030 重点专项,“节假日城市旅游客流调控和智能服务支撑平台研发与集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边端协同的全景式交互化业务系统研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K 超高清电视制播系统研制/面向 4K 超高清制作的分布式云存储系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广播网与 5G 移动网融合的超高清全媒体内容协同分发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可穿戴发光设备的互动体验视听控制系统研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视听媒体超高清内容技术质量评价与服务认证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历史影音资料音频修复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网络能耗模型的高能效移动边缘缓存策略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自主学习的音乐生成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分层特征表示的人-机协同视频编码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听觉感知的中国民族乐器音色属性分析与建模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几何感知的光场自适应表示与混合重构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用户行为与媒体情感分析的存储资源贝叶斯分配策略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双目抑制的立体视觉掩蔽模型及其在立体视频水印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四、人才培养


  1.主干课程


  必修课:随机过程、现代信号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实践课:Python 与机器学习实践、数字图像分析与实践、PyTorch 深度学习实践、AI 视频分析与实践、数字电视系统测量与监测、听觉心理实验和声频测量、智能硬件系统设计与实训、舞台设备智能控制技术与应用、媒体通信与仿真、视听觉信息应用技术等。


  2.科研平台


  3.获奖及优秀期刊论文、发明专利等


  本专业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一等、二等、三等科技创新奖,北京市二等、三等科学技术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等;研究生多次获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以及国内外各类人工智能竞赛奖项;发表SCI/EI 论文年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50 余项。


  4.学术交流


  本专业定期邀请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专家来学校举办学术讲座,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出国(境)交换项目等进行学术交流。同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马来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信息技术、机械学与光学研究型大学等长期保持科技文化交流,每年暑期举办夏令营活动。


  五、毕业生就业去向


  除出国或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省市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百度、阿里、腾讯、今日头条、华为、中兴、爱立信、各大银行信息科技部门等单位。





  来源:https://yz.cuc.edu.cn/2023/0922/c8549a212043/page.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