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0503J2)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0503J2)


  一、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


  1.专业概况


  新媒体专业(New Media)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研究院,是中国传媒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数年来,新媒体研究院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先后发表 CSSCI 期刊、会议论文百余篇。向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网易等著名互联网企业和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北京电视台等各级主流媒体单位输送新媒体技术与应用方向的博硕士毕业生百余人。新媒体专业的建设确立以高水平科研促进专业教学的学科建设理念,以新媒体产业理论和新媒体内容理论为基石,专注新媒体技术及应用研究与教学。本专业围绕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移动互联网、5G 新媒体、智能媒体、媒体融合、国际互联网传播、大数据、云计算等持续开展深入的新媒体理论研究、行业应用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2.培养目标


  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对新媒体理论的深入研究,培养其具备扎实的新媒体技术理论,掌握新媒体产业经营理念,具有跨学科知识素养、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掌握新媒体政策法规,具备高水平的新媒体创造、应用及管理能力。该方向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能够满足国内学界及产业对融媒体、智媒体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研究方向和内容


  新媒体理论方向


  新媒体理论研究方向属于新闻传播学科与通信信息系统交叉领域,着眼于新媒体应用领域的创新发展实践,及对实践的规律性总结。该方向依托我校新媒体研究院的综合科研实力,结合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多年的研究成果,以及与融媒体、新兴互联网媒体等合作关系,创造性地将学生培养为同时具备技术、产业、传播视角的新媒体人才,其对新媒体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鲜明的交叉融合特点。


  新媒体理论研究方向以新兴媒体为核心研究对象,以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形态的变化为线索,从传播、营销、管理、技术、产业、产品的多重角度切入,主要针对移动多媒体、移动互联网、5G 新媒体、智能媒体、媒体融合等领域开展研究。本专业既开展新媒体传播、新媒体产业政策、新媒体系统管理、新媒体技术的基础研究,也注重新媒体广告研究、新媒体舆情分析、新媒体产品调研、新闻媒体融合传播影响力分析等新媒体应用领域的应用研究,因此实现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联合培养,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媒体环境变革。


  三、师资队伍


  新媒体专业新媒体理论方向的师资队伍依托于新媒体研究院,研究生师资主要团队 10 人,导师 4 人,其中 2 名成员具有正高级职称;5 名成员具有副高级职称; 3 名成员为中级职称。师资团队,最大年龄为 54 岁,最小年龄为 35 岁,平均年龄为 41 岁。在学历学位结构方面,导师及师资成员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师资结构梯队合理。


  四、人才培养


  1.主干课程


  新媒体专业新媒体理论方向的课程设置以新媒体产业、管理学、新闻学、舆论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5G 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构成主要知识结构,体现出交叉融合的特点。主干课程包括:新媒体技术基础、新媒体理论与实务、新媒体理论研究、媒介前沿、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社会网络数据分析、传播理论、学术论文写作指导、网络视频、新媒体技术基础、媒介叙事、融合媒体内容产品设计与生产、网络社会研究等。本专业还有制度化、规范化的专业实践环节,包括参与校内相关机构的项目研发、去往主流媒体机构和知名互联网企业的专业实习。


  2.科研平台


  新媒体专业的科研机构和平台包括:北京市媒体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北京联通 5G 联合创新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 5G 新媒体平台、中传淘宝电商内容创新平台、媒体融合研究中心等。上述科研机构和平台可以支持本专业学生持续开展深入的新媒体理论研究、行业应用研究和产品研究工作。


  3.获奖及优秀期刊论文、发明专利等


  新媒体学科致力于打造媒体传播技术与应用研究领域的权威学术平台、研究平台,科研成果丰厚,共承担科研项目 50 余项;发表论文 200 余篇,其中 CSSCI 核心期刊及 EI 检索论文 80 余篇,研究报告 50 余部,著作 6 部,软件著作权 55 项;获得各类奖项近 20 项。


  4.学术交流


  新媒体学科重视学术交流、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工作。与哥伦比亚大学、MIT、纽约电影学院等有长期合作交流关系。邀请海外名师来讲课,如邀请 MIT 教授来院作主题讲座,与新媒体研究院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与国内的主流媒体和互联网企业建立学术交流体系,如联合央视、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阿里、今日头条、爱奇艺、腾讯视频、网易、喜马拉雅等传媒进行专题研讨。上述学术交流活动为本专业师生了解新媒体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把握研究方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毕业生就业去向


  新媒体专业就业范围广泛,毕业生除继续深造读博或出国外,主要就业去向包括百度、阿里、腾讯、今日头条、爱奇艺、抖音、快手、美团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电信、国航、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以及中国广播电视总台、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机构,岗位内容涵盖产品、运营、市场、编辑等方向。





  来源:https://yz.cuc.edu.cn/2023/0922/c8549a212043/page.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