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闻与传播(055200)国际传播(白杨班)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闻与传播(055200)国际传播(白杨班)


  一、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


  1. 专业概况


  我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专业代码 055200)招收“国际传播”方向的专业型硕士(研究方向代码 14),定名为“国际传播白杨班(专硕)”。设立“国际传播白杨班(专硕)”是中国传媒大学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强新时代国际传播专门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学校集中国际传播优势资源,集纳海内外国际传播优秀导师,以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导向,着力培养以信息传播理论为引领、以跨文化传播能力为核心、以创新社会责任体系为保障的国际传播人才。学校将以“国际传播白杨班(专硕)”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在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毕业设计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联合“政产学研用”各界力量,共同打造开放、立体、多元的创新教育和实践平台。本专业依托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研究生院代表学校直接领导,由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筹)等单位具体管理,各相关学科培养单位协同,与“国际传播白杨班(博士)”“国际传播白杨班(学硕)”一并形成我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特区,构成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梯队。


  2. 培养目标


  培养满足国家战略需求、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的应用型、跨学科、高层次人才。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为国家战略服务的精神;二是坚持“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全面适应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传播实践能力;三是深刻认知民族文化和世界格局,系统学习域外知识和他者经验,全面提升共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水平;四是培育在全球传播世代所需要的专业精神、数字素养和家国情怀。


  二、研究方向和内容


  本研究生班聚焦于国际传播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依托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创新传播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在国际传播领域的深厚基础,面向国家急需,开展战略传播、国际精准传播、跨文化传播等研究工作。本方向结合智能传播科技、国际传播思想和区域国别差异,通过现实关注和问题意识引领学术研究,推动国际传播范式转型,从而形成国际传播的前沿理论体系、面向未来的精准传播体系、技术支撑的信息传播体系、跨越疆界的文化传播体系。


  三、师资队伍


  本研究生班汇集中国传媒大学在国际传播领域的顶尖学者,跨越不同学院和研究机构的界限,组成强大的师资团队。在导师配备方面,实行“1+1”双导师制,即 1 名校内责任硕导和1 名业界实践导师联合培养。其中,校内责任硕导为 12 位,全部具有高级职称、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经历,分别来自研究生院、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播研究院、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等。业界实践导师则为行业内享有盛誉的国际传播专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指导,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实践一线的亲身实习机会。


  四、人才培养


  1. 主干课程


  除了常规性公共必修课之外,专业课为应用型理论与实践学习有机结合的复合体系,包括新闻传播类、影视艺术类、政治经济类和区域国别类四大类课程。专业必修与选修课包括:国际传播理论、全球文明史、国际政治经济前沿、跨文化传播理论、国际组织研究、智能媒体技术、国际影视创作、社交网络分析与运用、外交学、外交礼仪等。在课程之外,注重实践学习、国际交流、融媒技能等全方位素质培养,采取国情调研、高端讲座、一对一训练等辅助培养方式。攻读学位期间,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多种类型的国际传播实践项目,赴国际组织实习,以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暑期班等国内外重要理论与实践活动。


  2. 科研平台


  本研究生班依托的主要科研平台是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筹)、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此外,还将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中外人文交流宣传研究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数字伦理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平台进行联合建设。全球信息传播学会(筹)、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中国传播学会、中国传媒大学与 SAGE 出版社联合创办的英文期刊《全球媒体与中国》(Global Media and China)、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国际传播》期刊等将为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提供支撑。


  3. 获奖及优秀期刊论文、发明专利等


  研究生班的师资集合了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骨干力量,在近五年内已发表 CSSCI 期刊论文逾百篇,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4. 学术交流


  依托平台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等机构已经与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西敏寺大学、西蒙菲莎大学、卡迪夫大学、诺丁汉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首尔国立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国际传播学会、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中国传播学会等国内外顶级学会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和合作关系;主办中国传播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库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论坛、数字伦理前沿论坛、媒介物质性年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智库联合体年度会议等学术论坛;举办全球媒体记者沙龙、国传讲堂、云起沙龙等学术讲座活动。与中宣部国际传播局,中联部研究室、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国外文局,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全国妇联等党政机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国日报社等重要外宣媒体,中国石油集团、华能集团等央企,腾讯、字节跳动、哔哩哔哩网站等互联网企业,以及涉外的人民团体和协会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为本专业师生的科研、实习和就业提供重要资源。


  五、毕业生就业去向


  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战略为目标,本研究生班的毕业生将走向国际传播的前沿实践领域,就业去向包括党政机关、外宣媒体、央企、智库、互联网企业、国际组织等,承担其中的管理、媒体实践、公共关系和网络信息等岗位。





  来源:https://yz.cuc.edu.cn/2023/0922/c8549a212043/page.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