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学科简介:电子科学与技术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我国最早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之一,历史可追溯到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电机工程系和之后的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本学科现拥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4个二级学科。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包含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3个二级学科。其中物理电子学学科起源于1952年建立的我国最早的电真空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源于1958年筹建的半导体专业,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半导体学科之一;电路与系统学科分别于1983和1998年建成硕士和博士点。本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2007年8月“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学科中建有国家ASIC工程研究中心、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教育部电工电子教学基地EDA实验培训中心、江苏省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显示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如下:
物理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学科起源于1952年的电真空专业,1981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博士点,1994年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1998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现有江苏省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显示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显示科学与技术、光子学与光通信器件及技术、光通信系统与网络技术等。本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如韦钰、刘盛刚等多院士和国内外知名教授、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在等离子体显示技术、先进光子学材料物理与技术、光通信器件、系统与网络技术等研究与开发方面有明显特色与优势,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学科队伍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博士生导师18名、教授16,副教授16名。学科具有一亿肆仟余万元的研究设施和优良的研究环境,能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研究与开发所需。近年来,学科紧扣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在科研项目、文章和专利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学科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合作研究成果。
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教育部二级学科代码080902)学科在东南大学由信息学院和电子学院共建,在电子学院主要由电子技术教研室和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建设,设有四个研究方向:系统芯片设计技术、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应用、图像处理与传输、电路与计算机应用系统。该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该学科具备完备的教学体系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在长期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类重大科研项目的过程中,积累了本学科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在指导全国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中屡获殊荣;尤其为本科教学培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专精的应用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方面成效显著。
集成电路设计
东南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二级学科始建于2003年,是新批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依托于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教育部工程中心,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江苏省集成电路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学科带头人时龙兴教授是“十五”国家863计划“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重大专项、“十一五”“核高基”国家重大专项的计划编制专家组和实施专家组成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学科带头人王志功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电子科学与技术组成员,获科技部和教育部等6部联合授予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拥有高水平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系统芯片(SoC)设计、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处理集成电路设计等。本学科不仅承担了一批国家、地方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为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以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支撑、通过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建立了创新的教学体系、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体系。
来源:https://electronic.seu.edu.cn/11452/list.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