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博士招生学科简介:土木工程
1.学科简介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为三峡大学首批博士点之一,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特色优势学科”、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位点共有专任教师 85 人,其中正高职称 21 人,副高职称 37 人。其中含全职院士 1 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1 人,湖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1 人,湖北省杰青 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 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 人,其他省部级人才13 人。
2.科研条件
学科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研究基地,牵头建设有省部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筹)。拥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电力公司岩土工程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建)、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水泥基生态修复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建筑质量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建)等省部级科研平台,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共建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重点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 150 余项,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及各种省(部)级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 300 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 2000 余项,年均纵横向科研经费 6000 余万元,科研成果转化产生经济效益 2 亿多元。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30 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省部级一等奖 15 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200 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 120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50 余部,主编/参编规范 20 余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340 余项,转让(化)160 余项。
3、研究方向
近年来,本学科围绕长江大保护、《“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军民融合发展、“双碳”等国家战略和《湖北省“十四五”规划》,深度服务水利水电行业、地质灾害防治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经过 30 多年建设与发展,形成了稳定并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领域)。
(1)岩土工程 主要研究领域:卸荷岩体力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深地工程理论及应用、海洋岩土力学及工程、特殊土土力学理论及应用等。特色及优势:提出并形成了卸荷岩体力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开辟了岩体力学研究的新领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卸荷岩体力学理论及方法体系;建立了改进的非饱和本构模型,建立了考虑温度、应力影响的土水特征曲线函数及渗透性函数,提出了非饱和流变模型、THM 耦合力学模型及降雨条件下坡面径流与坡体入渗耦合模型等。在三峡、南水北调、白鹤滩水电站等“国之重器”中的得到成功应用。获批国家级项目 35 项(含国家基金重点项目 2 项,军民融合重点项目 2 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参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 3 项、一等奖 8 项、二等奖 11 项。
(2)结构工程 主要研究领域:混凝土材料动静力学性能、工程结构地震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工程结构耐久性等。 特色及优势:提出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动态断裂高阶算法,解决工程结构耦合动力断裂问题;开展了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大型三向预应力渡槽结构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大型复杂薄壁混凝土结构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温控防裂技术;揭示了复杂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材料、结构耐久性及劣化机制,解决了钢筋混凝土加速锈蚀的相似性问题,提高了工程结构锈蚀评测的可靠性;攻克磷石膏废渣综合利用系列技术难题,助力宜昌市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编制系列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标准和手册,服务荆楚脱贫攻坚。获批国家级项目 12 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 3项、二等奖 6 项。
(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主要研究领域:岸坡地质灾害灾变机制及防控技术、滑坡涌浪动力致灾机理与风险评价、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预报、边坡防护与生态恢复理论及应用等。 特色及优势:提出了岸坡地灾综合分类体系和滑坡群分析评价方法,确立了复杂赋存环境下典型滑坡失稳破坏判据;研发边坡生境构筑技术体系,形成工程与生态协同绿色治理手段相结合的边坡工程-生态防护一体化技术。长期承担三峡库区 50余处灾害体监测预警和应急监测,完成了三峡库区、清江流域 200 余处重大危险性滑坡的加固技术研究与工程治理,6 项技术入选《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目录》,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主参编地质灾害防治标准 6 部;主编生态修复国家能源行业标准 2 部,并入选国家行业标准外文版翻译出版计划。获批国家级项目 27 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12 项。
(4)桥梁与隧道工程 主要研究领域:桥梁振动理论及应用、桥梁结构安全评定与健康监测、隧道工程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等。 特色及优势:针对桥梁荷载识别、车-桥耦合振动问题,提出了移动重车作用下桥梁性能劣化及其损伤精细识别方法;针对高地应力软岩隧洞,提出了以自膨胀高强预压锚固技术为初衬、流质充填衬砌卸压支护技术为二衬的成套地下洞室支护理论与技术;创立了导向式磁汇聚锚固、防渗堵漏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适用于高地应力软岩洞室的流质充填衬砌卸压支护和磁汇聚防渗堵漏技术体系,解决了初衬锚杆抗拔力不足、二衬侵限变形破坏,以及浆液在小开度裂隙中不易扩散和仰孔注浆密实度保障性差等问题。获批国家级项目 8 项(含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1 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6 项。
(5)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主要研究领域:以建筑等围合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尽可能减少全寿命期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排放的基础上,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营造各类适宜的人工环境,以提升人类生产和生活品质的设计、施工、运维和设备研制等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艺。其内容包括民用与工业建筑、运载工具及人工气候室中的热湿环境、清洁度及空气质量的控制,环境信息采集与智能维护,为实现此环境控制的供热通风和空调设备系统,与之相应的冷热源及能源转换设备系统,以及燃气、蒸汽与冷热水输送系统。
来源:https://sxdxyjsy.ctgu.edu.cn/info/1075/6141.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