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4.1.01 炎症(inflammation)
4.1.02 变质(alteration)
4.1.03 渗出(exudation)
4.1.04 增生(proliferation)
4.1.05 速发短暂反应(immediate transient response)
4.1.06 速发持续反应(immediate sustained response)
4.1.07 迟发延续反应(delayed prolonged response)
4.1.08 趋化作用(chemotaxis)
4.1.09 调理素(opsonin)
4.1.10 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
4.1.11 菌血症(bacteriemia)
4.1.12 毒血症(toxemia)
4.1.13 败血症(septicemia)
4.1.14 脓血症(pyemia), 又称脓毒血症
4.1.15 蜂窝织炎(phlegmon or cellulitis)
4.1.16 脓肿(abscess)
4.1.17 疖(furuncle)
4.1.18 痈(carbuncle)
4.1.19 肉芽肿(granuloma)
4.1.20 化脓性炎(purulent inflammation)
四、问答题
4.4.1 简述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4.4.2 简述炎性渗出对机体的利与弊。
4.4.3 简比较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异同。
4.4.4 炎症局部可有哪些临床表现,其病理学基础是什么?
4.4.5 简述影响炎症过程的诸因素。
4.4.6 从病理学角度如何确诊炎症?
4.4.7 临床病理讨论
男, 23岁,右拇趾跌伤化脓数天,畏寒发热2天,曾用小刀自行切开引流。入院当天被同事发现有高热,神志不清,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5℃,脉搏 130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10.7/6.7kPa,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心率快、心律齐;双肺有较多湿性啰音;腹软,肝脾未扪及;全身皮肤多数淤斑,散在各处,右小腿下部发红肿胀,有压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5×1012/L,白细胞25.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0.75,单核细胞 0.02,淋巴细胞0.23。
入院后即使用大量激素、抗生素、输血2次,局部切开引流。入院后12小时血压下降,休克,病情持续恶化,于入院后第3日死亡。
尸 体解剖发现:躯干上半部有多数皮下淤斑散在,双膝关节有大片淤斑,从右足底向上24cm皮肤呈弥漫性红肿,拇趾外侧有一1.5cm之外伤创口,表面有脓性渗出物覆盖,皮下组织出血。双肺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普遍充血,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出血区及多数灰黄色米粒大小的脓肿,肺切面普遍充血,有多数出血性梗死灶 及小脓肿形成;支气管黏膜明显充血,管腔内充满粉红色泡沫状液体。全身内脏器官明显充血,心、肝、肾、脑实质细胞变性。心包脏层、消化道壁、肾上腺、脾脏有散在出血点。在肺及大静脉血管内均查见革兰阳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
请回答:
⑴死者生前患有那些疾病(病变)?(根据病史及病理解剖资料作出诊断)
⑵这些疾病(病变)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答案
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4.1.01 ①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②对组织损伤的防御反应;③炎症的基本病变:变质、渗出和增生。
4.1.02 ①炎症局部组织;②变性和坏死。
4.1.03 ①炎症局部组织;②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③进入组织间隙、体腔和黏膜表面等。
4.1.04 ①炎症局部组织;②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③数量增加。
4.1.05 ①炎症介质;②细静脉内皮细胞收缩;③迅速出现,持续时间短;④常见于过敏性炎等。
4.1.06 ①内皮细胞损伤;②微循环血管;③迅速出现,持续时间长(直至血栓形成或内皮细胞再生修复为止);④常见于严重烧伤及化脓性细菌感染等。
4.1.07 ①内皮细胞损伤;②毛细血管和细静脉;③发生较晚,持续时间长;④常见于轻-中度的热损伤或X线和紫外线照射伤等。
4.1.08 ①白细胞;②向着化学刺激物;③定向移动。
4.1.09 ①有助于吞噬细胞识别及附着;②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等蛋白质。
4.1.10 ①介导炎症反应;②化学因子;③来自血浆和细胞。
4.1.11 ①血液中查到细菌;②无全身中毒症状。
4.1.12 ①血液中查不到细菌,但有细菌的毒性产物或毒素;②有全身中毒症状。
4.1.13 ①血液中查到细菌,并大量繁殖和产生毒素;②有全身中毒症状。
4.1.14 ①化脓性细菌;②败血症;③迁徙性脓肿。
4.1.15 ①疏松结缔组织;②弥漫性;③化脓性炎。
4.1.16 ①限局性;②化脓性炎;③组织发生溶解坏死。
4.1.17 ①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②脓肿。
4.1.18 ①多个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②脓肿。
4.1.19 ①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细胞;②浸润和增生;③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4.1.20 ①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②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③化脓性细菌或坏死组织。
四、问答题(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4.4.1 ⑴渗出液:①蛋白含量高;②细胞成分多;③混浊,易凝固;④密度高;⑤见于炎症;⑵漏出液:①蛋白含量低;②细胞成分少;③清亮、透明,不易凝固;④密度低;⑤见于血液循环障碍。
4.4.2 ⑴有利的方面:①稀释毒素;②免疫反应;③吞噬杀灭病原体;④促进修复;⑤局限病灶。⑵有弊的方面:①压迫,阻塞;②机化,粘连;③损伤组织。
4.4.3 ⑴不同点:1)脓肿:①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②局限性;③组织破坏、形成脓腔;④痊愈后易留瘢痕;2)蜂窝织炎:①常为溶血性链球菌引起;②常见于皮肤、肌肉和阑尾等;③弥漫性,易扩散;④痊愈后常不留瘢痕;⑵共同点:均为化脓性炎。
4.4.4 ⑴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⑵病理学基础:①红:充血;②肿:炎性渗出或增生;③热:充血和代谢增强;④痛:离子浓度、炎症介质和压迫神经;⑤功能障碍:组织损伤、压迫阻塞及局部疼痛等。
4.4.5 ①致病因子;②全身性因素(免疫、营养、内分泌等);③局部因素。
4.4.6 ①变质、渗出、增生;②炎细胞浸润最重要。
4.4.7 ⑴右拇趾化脓性炎,脓血症。⑵创伤→感染→化脓性炎→血道播散→脓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