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大免疫标记技术有何异同点?
答:三大免疫标记技术的相同点是用免疫标记物标记已知抗原或抗体,检测未知抗体或抗原,敏感性高.不同点是免疫荧光技术用荧光素作标记物来标记抗体或抗原,检测抗原或抗体,需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有假阳性现象,免疫酶技术是用酶标记抗原或抗体,检测抗体或抗原,可肉眼观察结果,也可用分光光度计比色进行定性或定量:放射免疫测定是最敏感的免疫标记技术,精确度高,易规范化和自动化,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检测未知抗体,需用同位素检测仪,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有—定的危害性。
1.类毒素
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其毒性,但仍保留免疫原性的制剂称为类毒素。类毒素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与外毒素结合使之失去毒性作用。
2.过继性细胞免疫
是将供体的淋巴细胞转移给受体,增强其细胞免疫功能。过继性细胞免疫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前者是用已知抗原致敏的淋巴细胞注入受体后使其获得对该抗原的细胞免疫能力;后者是用未经特殊抗原致敏的正常人淋巴细胞注入受体后使其获得对多种抗原的细胞免疫能力。
3.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抗原)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
4.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因这些免疫物质并非由被接种者自己产生,缺乏主动补充的来源,易被清除,维持时间短暂。
5.合成肽疫苗
合成肽疫苗是根据有效免疫原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和合成的免疫原性多肽,试图以最小的免疫原性肽来激发有效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6.亚单位疫苗
亚单位疫苗是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的甚至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
7.基因工程疫苗
重组抗原疫苗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保护性抗原的纯化疫苗。
8.核酸疫苗
用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因与细菌质粒构建的重组体直接注入体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转译系统表达目的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疫苗。
9.转基因植物疫苗
用转基因方法,将编码有效免疫原的基因导入可食用植物细胞的基因组中,免疫原即可在植物的可食用部分稳定的表达和积累,人类和动物通过摄食达到免疫接种的目的。
1.使用抗毒素治疗疾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使用抗毒素治疗疾病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防止超敏反应:使用抗毒素前,应询问过敏史并作皮试,对阳性者应用脱敏疗法.大剂量应用抗血清,还要防止Ⅲ型超敏反应。
②早期和足量:抗毒素治疗疾病时,必须早期、足量,才能与游离的外毒素结合,中和其毒性作用,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1 自身免疫: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即产生了对自身成分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2 自身免疫性疾病: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
免疫缺陷病:由于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或后天损伤因素而引起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增殖, 调节和代谢异常, 并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或缺陷,临床上表现为易发生反复感染的一组综合征。
试述人类是怎样感染HIV的?
答:HIV感染可损害体内多种免疫细胞特别是CD4+T细胞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异常
1 CD4+T细胞 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和功能严重受损,CD4+和CD8+ 细胞比值下降,可能与下列变化有关:
(1)HIV感染导致CD4+T细胞减少:机制为:1)HIV感染引起细胞发生病变而直接杀死感染细胞。2)gpl20或gpl20抗原—抗体复合物与CD4分子结合,直接诱导CD4+T细胞凋亡。3)识别病毒肽的CD8+CTL杀死CD4+T细胞。另外,gpl20与CD4分子结合,可激活gpl20特异的CD4+CI'L,后者的杀伤作用受MHCⅡ类分子限制,且可通过旁邻者效应,杀伤被感染或未被感染CD4+T细胞,从而使CD4+T细胞数目大大减少。
(2) 感染早期对抗体应答的影响:感染早期产生HIV抗体而无症状者,gpl20与CD4分子结合,可干扰CD4+T细胞与APC的相互作用,患者表现为对破伤风类毒素等抗原无应答。
(3)Thl细胞与Th2细胞平衡失调:HIV感染的无症状阶段以Thl细胞占优势,分泌IL—2刺激CD4+T细胞增殖,同时CD8+T细胞的特异应答表现为对机体的保护作用;至AIDS期则以Th2细胞占优势,分泌IL4和IL-10抑制Thl分泌IL-2,从而减弱CD8+CTL的细胞毒作用。
(4)HIVLTR的V3区同宿主细胞NF-kB结合:HIV的LTR的V3区序列可与宿主NF-~kB结合,使NF-~kB不能与相应基因调控区结合,从而影响T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
2 巨噬细胞 HIV感染巨噬细胞后在胞内复制,但不杀死细胞,因此巨噬细胞成为HIV的重要庇护所并可导致病毒的扩散。
3 树突状细胞 也是HIV的重要庇护所。
4 B细胞 HIV可多克隆激活B细胞,患者表现为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并产生多种自身抗体.
免疫增生病:
体内淋巴细胞增殖失控,出现异常增生所表现出的免疫病理状态
1 肿瘤抗原
指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出现的蛋白质和多肽分子的总称。
2 TSA
肿瘤特异性抗原, 表达于肿瘤组织,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细胞的抗原。TSA是通过肿瘤移植排斥试验证实的,故又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STA)或肿瘤排斥抗原(TRA)。
3 TAA
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 TAA):此类抗原既存在于肿瘤细胞,又存在于正常组织细胞,但在肿瘤细胞常过量表达。
4 过继免疫治疗
是指向肿瘤患者传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或细胞因子,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体抗瘤免疫效应。
一 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有哪些?
答:(一) 体液免疫机制
1. CDC和ADCC:ADCC杀伤效应强于CDC,在体液免疫效应的抗肿瘤中起重要作用。
2. 抗体的其他效应机制:
(1)调理作用
(2)抗体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某些肿瘤抗原与肿瘤的恶性转化、增殖和转移等密切相关,抗体与这些相应肿瘤抗原结合后,发挥阻遏作用。
(二) 细胞免疫的效应机制: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中起着主要作用。
1. CD8+ CTL细胞:活化的CTL特异性杀伤相应的肿瘤细胞。
特点为:特异性,表现为双识别;高效性;两种杀伤机制:分泌型杀伤和非分泌型杀伤。
2. CD4+T细胞: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如释放IL-2、IFN-γ、TNF、IL-4、IL-5、IL-6等,少数CD4+T细胞凭借TCR识别和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抗原肽-MHC П类分子复合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3. NK细胞:(1)NK细胞不需抗原预先致敏,就能直接杀伤各种肿瘤细胞。(2)ADCC作用。(3)细胞因子(IL-2、IFN-γ等)能够增强NK细胞杀伤作用。
4. 巨噬细胞:(1)ADCC作用。(2)分泌TNF直接破坏肿瘤细胞。(3)直接吞噬和溶解肿瘤细胞。
二 目前认为肿瘤细胞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逃逸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杀伤?
答:肿瘤逃逸免疫监视机制众多,其总以肿瘤微环境学说为众多学者接受。
下列因素可能与肿瘤逃逸免疫监视有关。
(一) 肿瘤抗原免疫原性低下:1 肿瘤细胞不表达与正常细胞有质或量差别的抗原。(相似性抗原)2 隐蔽性抗原:肿瘤抗原被多糖或纤维蛋白覆盖。3 MHC Ι类分子表达的减少或缺乏。4 抗原加工处理缺陷:如LMP和TAP丢失。5 缺乏协同刺激信号:如肿瘤细胞不表达B7分子、ICAM和LFA-3等。
(二) 免疫增强: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封闭因子,遮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封闭因子包括封闭性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溶性肿瘤抗原。
(三) 信号转导缺陷。
(四) 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三 简述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
答:包括主动免疫疗法、被动免疫疗法、基因治疗。
(一)主动免疫疗法
1. 非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
(1)非特异性刺激因子:常用的非特异性刺激因子有卡介苗(BCG)、短小棒状杆菌(PV)、左旋咪唑(LMS)等,它们具有促进特异性免疫、增强被动免疫疗效、提 高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2)细胞因子:常用的有IL-2、IL-4、TNF、IFN-γ等。作用见285页。
2. 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
(1)原理:机体接种肿瘤抗原,诱导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其效应产物发挥特异性抗肿瘤作用。
(2)肿瘤疫苗的组成:灭活的肿瘤细胞或细胞滤液;抗原肽疫苗;基因工程瘤苗;DC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二) 被动免疫疗法
1. 过继性免疫疗法:
(1)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
(2)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
2. 抗体导向疗法:
(三) 基因治疗
1.同系移植:
两个遗传基因完全相同个体间的移植,移植后不发生排斥反应。
2.同种异体移植(allograft):
移植物取自同种但遗传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移植后移植抗原诱导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移植排斥反应。目前临床上进行的移植主要属此类型。
3.异种移植(xenograft):
移植物取自另一种属个体,由于遗传背景不同,易发生强烈的移植排斥反应,导致移植物不能存活。
4.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HVGR):主要是受者T淋巴细胞识别移植抗原,并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攻击和破坏移植物。
5.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
当受者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抑制状态时,移植物内含有较多成熟的供者T细胞,通过识别受者抗原而产生攻击受者的免疫应答。常见于骨髓移植、小肠移植及免疫器官移植。
6.过客白细胞:
是指移植物内存在的能使受者免疫细胞致敏的一类细胞,即具有抗原提呈作用的细胞,主要为移植物组织间质内的树突状细胞,也包括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