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学总论
1、主要肌肉的起止点。
2、肌的辅助装置。
3、骨骼肌常用术语:肌肉的起点与止点、定点与动点、肌肉的固定,包括近固定、远固定、上固定、下固定和无固定的概念、肌拉力线的概念
(二)肌学各论
1、躯干肌
⑴胸大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⑵斜方肌和背阔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⑶骶棘肌的位置和作用;胸腰筋膜的位置、组成。
2、头颈肌
⑴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3、上肢肌
⑴三角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⑵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肱肌的位置和作用。
⑶前臂屈肌群、伸肌群的名称和位置排列关系(其中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指伸肌腱。
4、下肢肌
⑴臀大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⑵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⑶半腱肌腱、半膜肌腱、股二头肌腱、腓肠肌、跟腱、胫骨前肌腱、拇长伸肌腱的名称、位置、分群及主要作用。
四、动作分析
肌肉工作的基本理论,用解剖学的方法分析常见体育动作中关节运动、肌肉工作。
五、循环系统
第一节 概述
1、循环系统的组成。
2、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
知识点:
(一)总论
心血管系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途径。
(二)心
1、心脏的位置、外形和各腔结构。
2、心的传导系、血管分布及体表投影。
3、心包的结构。
(三)动脉
1 、肺循环的动脉
肺动脉和肺静脉的位置。
2、体循环的动脉
⑴主动脉:
⑵头颈部动脉
上肢的动脉
胸部的动脉: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范围。
(5)下肢的动脉
(四)静脉
1、肺循环的静脉
肺静脉起止。
2、体循环的静脉
⑴上腔静脉系
⑵下腔静脉系
六、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神经系统的区分和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反射弧的概念。
第二节 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髓
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2、脊髓节段概念及脊髓灰质的形态结构;白质的重要传导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前束及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及侧束)。
(二)脊神经
1、脊神经的数目、组成及纤维成份;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膈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的走行位置及分布;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和胫神经的体表投影。
2、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
(一)脑
1、脑干
⑴脑干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
⑵主要脑神经核的名称、部位及性质;薄束核和楔束核的位置及性质;脑干内的重要传导束。
2、小脑
小脑的位置及外形。
3、间脑
⑴间脑的位置和主要分部。
⑵背侧丘脑的位置和主要结构;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及一般功能。
⑶下丘脑位置、形态及其主要核团(视上核、室旁核)。
4、端脑
⑴大脑半球的位置形态分叶及其主要的沟、回、裂;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
⑵重要的皮质中枢(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视中枢、听中枢以及运动性语言中枢)的位置。
(二)脑神经
1、脑神经的数目、名称及总的纤维成分;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的主要分布及其一般功能。
2、脑神经的出颅部位;视神经、动眼神经和副神经的主要分布及一般功能。
第四节 传导路
1、全身浅感觉的传导路;躯干和四肢意识性的本体感觉传导路。
2、锥体系运动传导路;视觉传导路。
第五节 自主神经系统
1、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及功能、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
2、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3、交感干的组成和位置。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一、人体运动的生理学基础
1、大脑的生理学功能;
2、兴奋在N-M接点的传递过程、肌纤维的兴奋过程、兴奋--收缩偶联、滑行学说、兴奋--收缩退偶联。
3、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保障系统:内环境,稳态,血液供应原则,氧供应原则
二、人体运动的物质和能量供应
1 、4-1-3-2规律;
2、能量代谢测定:原理、基本概念;
3、运动中的血氧供应原则及代谢物的消除;
三、肌肉收缩与作功
1、快、慢肌
2、运动单位及动员、姿势反射、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长收缩、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3、肌电图
4、肌肉的作功、肌肉作功的机械效率、肌肉作功的收缩效率、肌肉的力量、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决定肌肉收缩速度的因素。
四、运动能力的生理学基础
1、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的概念
2、决定肌肉力量大小的生理学因素;等张训练、等动训练、超等长训练静力性力量训练的方法;影响力量训练的要素:负荷大小、速度快慢、训练时间及次数;
3、耐力素质:肌肉工作的性质、影响的主要器官、运动供能的特点、从事运动的环境有氧工作能力及其有氧训练方法最大摄氧量:概念。表示方法。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乳酸阈:概念(乳酸阈、个体乳酸阈)、乳酸阈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持续训练法。乳酸阈强度训练法。间隙训练法。高原训练法无氧工作能力及其无氧训练方法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TP-CP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最大氧亏积累测定方法 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发展ATP-CP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
4、速度素质
5、灵敏素质
6、柔韧素质
五、运动技能的形成及教学训练中的规律
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异同、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
2、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活动规律
3、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形成过程
六、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
知识点:
1、准备活动的生理学效果、机制、意义、适宜准备活动的安排;
2、进入工作状态阶段 概念原因极点第二次呼吸
3、稳定工作状态 概念分类
4、疲劳过程、疲劳的判断
5、恢复过程、恢复过程的阶段划分、超量恢复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
七、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的分类 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八:特殊环境条件下运动的生理学问题
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
九、免疫机能与运动能力
1、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反应;
2、运动负荷与免疫机能、运动性免疫模式;
3、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可能机制、运动性免疫抑制的生理意义、运动性免疫抑制的调理。
康复评定学考试大纲
一、康复评定的一般概念
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康复评定的对象和康复评定方法的分类、信度、效度、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
二、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度的定义、关节活动度的分类、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生理因素、适应证与禁忌证、测量方法、测量步骤、注意事项、重要关节的ROM测量方法。
三、徒手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评定定义、影响肌力的因素、评定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应用徒手肌力检查的一般原则、重要肌肉的检查方法
四、肌张力的评定
第一节肌张力概述
1. 定义
2. 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3. 肌张力分类
4.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5. 评定目的
第二节肌张力异常的临床评定
1. 病史采集
2. 视诊
3. 反射检查
4. 被动运动检查
5. 主动运动评定
6. 功能评定
第三节痉挛的定量评定方法
1. 手法评定方法
2. 生物力学评定方法
3. 电生理评定方法
4. 临床分级
5. 痉挛量化评定时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肌张力低下的评定方法
1. 轻度肌张力降低
2. 中度到重度肌张力降低
3. 上肢下落试验
五、心肺功能的评定
第一节心功能评定
1、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
2、六分钟步行试验
3、运动负荷试验及运动心电图评定
第二节肺功能评定
1. 病史
2. 体格检查
3. 呼吸功能的徒手评定
4. 肺功能的测定
六、平衡功能障碍的评定
第一节概述
1. 平衡的定义及其相关知识
2. 平衡的分类
3. 平衡的生理学机制
4. 评定目的
5. 适应证与禁忌证
七、疼痛的评定
疼痛的分类、疼痛评定的目的、评定方法
八、步态分析
第一节、步态分析的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二节正常步态
1. 步行周期
2. 正常步行周期的基本构成
3. 参与步行的肌肉和关节
九、截瘫、偏瘫及四肢瘫评定
脊髓损伤的临床评定、脊髓损伤评定量表、脊髓损伤并发症的评定、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疗法技术学考试大纲
一、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关节活动的基本概念,其适应症与禁忌症;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方法的基本方法。
二、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运动的概念及种类,关节松动技术的作用,生理性运动,附属运动,关节松动技术适应证及禁忌证,关节松动技术的分级,注意事项;关节松动技术的分级及实施步骤。
三、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训练
第一节肌力及肌肉耐力
肌肉耐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肌肉训练的基本原理及训练方法;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核心肌肉力量
核心区、核心稳定性、核心区力量等相关定义;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的定义及意义;核心区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核心区肌肉力量的测定方法。
四、平衡及协调功能的训练
第一节平衡功能训练
平衡的定义,维持平衡功能的主要因素,平衡能力的常用测试手段和方法;平衡训练的原则及方法;平衡的分类,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
第二节协调功能训练
协调的定义,协调能力的常用测试手段和方法;协调训练的原则及方法;协调功能障碍的原因。
五、牵引技术
牵引疗法的基本原则、作用、意义;重点颈椎及腰椎牵引技术;徒手颈椎牵引的方法。
六、肌肉牵拉技术
肌肉牵拉的分类、原则和作用作用;全身各主要肌群的主动及被动牵拉方法;动态牵拉的定义及方法。
七、神经发育学疗法
Bobath疗法及Rood疗法的运动模式及治疗原则,其常用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PNF疗法的运动模式及治疗原则,其常用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临床运动疗法学考试大纲
一、概论
运动疗法的相关概念;主要内容、分类、基本程序;制动和运动对机体的影响和应用策略。
二、骨折的康复
骨折基本分型,骨折愈合的分期,如何评估骨折后的功能障碍程度、骨折康复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
三、肩关节疾患运动康复
肩袖的功能及意义;肩关节病损的常见症状;肩关节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康复路径、肩关节疾患的康复评定方法;肩关节常见病损及其运动康复疗法。
四、髋关节疾患运动康复
常见髋关节病损的常见症状、髋关节疾患的康复评定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康复路径。
五、膝关节疾患运动康复
常见膝关节病损的常见症状、膝关节疾患的康复评定方法;ACL置换术后运动康复路径。
六、颈椎疾患运动康复
常见颈椎病损的常见症状、颈椎疾患的康复评定方法;颈椎病的运动康复路径。
七、腰椎疾患的运动康复
常见腰椎病损的常见症状;腰椎疾患的康复评定方法;非特异性下腰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运动康复路径。
八、肥胖症的运动康复
肥胖的概念、判定方法、危害;肥胖症的流行病学调查、肥胖症的康复评定的方法;肥胖症的运动康复方法。
九、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运动康复
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概念、判定方法、危害;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康复评定的方法;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运动康复方法。
十、脊髓损伤的运动康复
脊髓损伤的解剖基础,常见的脊髓损伤及临床处理原则,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及预后判断,重点脊髓损伤的运动康复方法
初试科目
|
初试内容
|
卷面分值
|
折算分值
|
总分
|
运动康复学综合
|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
|
100
|
100
|
300
|
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技术学
|
100
|
100
|
临床运动疗法学
|
100
|
100
|
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
一、骨学:
1、躯干骨
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
2、上肢骨
上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
3、下肢骨
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
二、关节学
(一)关节学总论
1、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运动。关节的主要辅助装置。
2、动关节的分类、关节运动幅度的概念
3、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二)、关节学各论
1、躯干骨的连结
⑴脊柱的组成、椎骨间的连结(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⑵脊柱的生理弯曲。
⑶椎骨间的连结(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的位置,关节突关节和腰骶关节)、胸廓的构成和形态。
2、上肢骨的连结
⑴肩、肘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⑵桡腕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3、下肢骨的连结
⑴髋、膝关节的组成、特点及运动。
⑵踝关节的组成、特点及运动和足弓的概念。
⑶足关节的运动。
三、肌学
(一)肌学总论
1、主要肌肉的起止点。
2、肌的辅助装置。
3、骨骼肌常用术语:肌肉的起点与止点、定点与动点、肌肉的固定,包括近固定、远固定、上固定、下固定和无固定的概念、肌拉力线的概念
(二)肌学各论
1、躯干肌
⑴胸大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⑵斜方肌和背阔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⑶骶棘肌的位置和作用;胸腰筋膜的位置、组成。
2、头颈肌
⑴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3、上肢肌
⑴三角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⑵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肱肌的位置和作用。
⑶前臂屈肌群、伸肌群的名称和位置排列关系(其中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指伸肌腱。
4、下肢肌
⑴臀大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⑵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⑶半腱肌腱、半膜肌腱、股二头肌腱、腓肠肌、跟腱、胫骨前肌腱、拇长伸肌腱的名称、位置、分群及主要作用。
四、动作分析
肌肉工作的基本理论,用解剖学的方法分析常见体育动作中关节运动、肌肉工作。
五、循环系统
第一节 概述
1、循环系统的组成。
2、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
知识点:
(一)总论
心血管系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途径。
(二)心
1、心脏的位置、外形和各腔结构。
2、心的传导系、血管分布及体表投影。
3、心包的结构。
(三)动脉
1 、肺循环的动脉
肺动脉和肺静脉的位置。
2、体循环的动脉
⑴主动脉:
⑵头颈部动脉
上肢的动脉
胸部的动脉: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范围。
(5)下肢的动脉
(四)静脉
1、肺循环的静脉
肺静脉起止。
2、体循环的静脉
⑴上腔静脉系
⑵下腔静脉系
六、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神经系统的区分和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反射弧的概念。
第二节 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髓
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2、脊髓节段概念及脊髓灰质的形态结构;白质的重要传导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前束及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及侧束)。
(二)脊神经
1、脊神经的数目、组成及纤维成份;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膈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的走行位置及分布;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和胫神经的体表投影。
2、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
(一)脑
1、脑干
⑴脑干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
⑵主要脑神经核的名称、部位及性质;薄束核和楔束核的位置及性质;脑干内的重要传导束。
2、小脑
小脑的位置及外形。
3、间脑
⑴间脑的位置和主要分部。
⑵背侧丘脑的位置和主要结构;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及一般功能。
⑶下丘脑位置、形态及其主要核团(视上核、室旁核)。
4、端脑
⑴大脑半球的位置形态分叶及其主要的沟、回、裂;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
⑵重要的皮质中枢(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视中枢、听中枢以及运动性语言中枢)的位置。
(二)脑神经
1、脑神经的数目、名称及总的纤维成分;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的主要分布及其一般功能。
2、脑神经的出颅部位;视神经、动眼神经和副神经的主要分布及一般功能。
第四节 传导路
1、全身浅感觉的传导路;躯干和四肢意识性的本体感觉传导路。
2、锥体系运动传导路;视觉传导路。
第五节 自主神经系统
1、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及功能、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
2、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3、交感干的组成和位置。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一、人体运动的生理学基础
1、大脑的生理学功能;
2、兴奋在N-M接点的传递过程、肌纤维的兴奋过程、兴奋--收缩偶联、滑行学说、兴奋--收缩退偶联。
3、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保障系统:内环境,稳态,血液供应原则,氧供应原则
二、人体运动的物质和能量供应
1 、4-1-3-2规律;
2、能量代谢测定:原理、基本概念;
3、运动中的血氧供应原则及代谢物的消除;
三、肌肉收缩与作功
1、快、慢肌
2、运动单位及动员、姿势反射、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长收缩、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3、肌电图
4、肌肉的作功、肌肉作功的机械效率、肌肉作功的收缩效率、肌肉的力量、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决定肌肉收缩速度的因素。
四、运动能力的生理学基础
1、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的概念
2、决定肌肉力量大小的生理学因素;等张训练、等动训练、超等长训练静力性力量训练的方法;影响力量训练的要素:负荷大小、速度快慢、训练时间及次数;
3、耐力素质:肌肉工作的性质、影响的主要器官、运动供能的特点、从事运动的环境有氧工作能力及其有氧训练方法最大摄氧量:概念。表示方法。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乳酸阈:概念(乳酸阈、个体乳酸阈)、乳酸阈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持续训练法。乳酸阈强度训练法。间隙训练法。高原训练法无氧工作能力及其无氧训练方法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TP-CP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最大氧亏积累测定方法 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发展ATP-CP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
4、速度素质
5、灵敏素质
6、柔韧素质
五、运动技能的形成及教学训练中的规律
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异同、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
2、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活动规律
3、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形成过程
六、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
知识点:
1、准备活动的生理学效果、机制、意义、适宜准备活动的安排;
2、进入工作状态阶段 概念原因极点第二次呼吸
3、稳定工作状态 概念分类
4、疲劳过程、疲劳的判断
5、恢复过程、恢复过程的阶段划分、超量恢复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
七、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的分类 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八:特殊环境条件下运动的生理学问题
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
九、免疫机能与运动能力
1、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反应;
2、运动负荷与免疫机能、运动性免疫模式;
3、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可能机制、运动性免疫抑制的生理意义、运动性免疫抑制的调理。
康复评定学考试大纲
一、康复评定的一般概念
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康复评定的对象和康复评定方法的分类、信度、效度、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
二、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度的定义、关节活动度的分类、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生理因素、适应证与禁忌证、测量方法、测量步骤、注意事项、重要关节的ROM测量方法。
三、徒手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评定定义、影响肌力的因素、评定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应用徒手肌力检查的一般原则、重要肌肉的检查方法
四、肌张力的评定
第一节肌张力概述
1. 定义
2. 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3. 肌张力分类
4.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5. 评定目的
第二节肌张力异常的临床评定
1. 病史采集
2. 视诊
3. 反射检查
4. 被动运动检查
5. 主动运动评定
6. 功能评定
第三节痉挛的定量评定方法
1. 手法评定方法
2. 生物力学评定方法
3. 电生理评定方法
4. 临床分级
5. 痉挛量化评定时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肌张力低下的评定方法
1. 轻度肌张力降低
2. 中度到重度肌张力降低
3. 上肢下落试验
五、心肺功能的评定
第一节心功能评定
1、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
2、六分钟步行试验
3、运动负荷试验及运动心电图评定
第二节肺功能评定
1. 病史
2. 体格检查
3. 呼吸功能的徒手评定
4. 肺功能的测定
六、平衡功能障碍的评定
第一节概述
1. 平衡的定义及其相关知识
2. 平衡的分类
3. 平衡的生理学机制
4. 评定目的
5. 适应证与禁忌证
七、疼痛的评定
疼痛的分类、疼痛评定的目的、评定方法
八、步态分析
第一节、步态分析的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二节正常步态
1. 步行周期
2. 正常步行周期的基本构成
3. 参与步行的肌肉和关节
九、截瘫、偏瘫及四肢瘫评定
脊髓损伤的临床评定、脊髓损伤评定量表、脊髓损伤并发症的评定、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疗法技术学考试大纲
一、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关节活动的基本概念,其适应症与禁忌症;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方法的基本方法。
二、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运动的概念及种类,关节松动技术的作用,生理性运动,附属运动,关节松动技术适应证及禁忌证,关节松动技术的分级,注意事项;关节松动技术的分级及实施步骤。
三、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训练
第一节肌力及肌肉耐力
肌肉耐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肌肉训练的基本原理及训练方法;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核心肌肉力量
核心区、核心稳定性、核心区力量等相关定义;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的定义及意义;核心区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核心区肌肉力量的测定方法。
四、平衡及协调功能的训练
第一节平衡功能训练
平衡的定义,维持平衡功能的主要因素,平衡能力的常用测试手段和方法;平衡训练的原则及方法;平衡的分类,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
第二节协调功能训练
协调的定义,协调能力的常用测试手段和方法;协调训练的原则及方法;协调功能障碍的原因。
五、牵引技术
牵引疗法的基本原则、作用、意义;重点颈椎及腰椎牵引技术;徒手颈椎牵引的方法。
六、肌肉牵拉技术
肌肉牵拉的分类、原则和作用作用;全身各主要肌群的主动及被动牵拉方法;动态牵拉的定义及方法。
七、神经发育学疗法
Bobath疗法及Rood疗法的运动模式及治疗原则,其常用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PNF疗法的运动模式及治疗原则,其常用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临床运动疗法学考试大纲
一、概论
运动疗法的相关概念;主要内容、分类、基本程序;制动和运动对机体的影响和应用策略。
二、骨折的康复
骨折基本分型,骨折愈合的分期,如何评估骨折后的功能障碍程度、骨折康复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
三、肩关节疾患运动康复
肩袖的功能及意义;肩关节病损的常见症状;肩关节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康复路径、肩关节疾患的康复评定方法;肩关节常见病损及其运动康复疗法。
四、髋关节疾患运动康复
常见髋关节病损的常见症状、髋关节疾患的康复评定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康复路径。
五、膝关节疾患运动康复
常见膝关节病损的常见症状、膝关节疾患的康复评定方法;ACL置换术后运动康复路径。
六、颈椎疾患运动康复
常见颈椎病损的常见症状、颈椎疾患的康复评定方法;颈椎病的运动康复路径。
七、腰椎疾患的运动康复
常见腰椎病损的常见症状;腰椎疾患的康复评定方法;非特异性下腰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运动康复路径。
八、肥胖症的运动康复
肥胖的概念、判定方法、危害;肥胖症的流行病学调查、肥胖症的康复评定的方法;肥胖症的运动康复方法。
九、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运动康复
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概念、判定方法、危害;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康复评定的方法;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运动康复方法。
十、脊髓损伤的运动康复
脊髓损伤的解剖基础,常见的脊髓损伤及临床处理原则,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及预后判断,重点脊髓损伤的运动康复方法。
相关推荐
2016年考研辅导e书、题库免费下载HOT!
|
考研公共课
|
|
|
|
|
|
|
|
|
|
|
|
|
统考专业课
|
|
|
|
|
|
|
|
|
|
|
|
|
非统考专业课
|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硕士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