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心理学学》复习精编讲义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最早系统阐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1879年冯特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二、人的心理现象
1、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2、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间接的反映。
想象: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过程。
4、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引发的态度体验。根源在于客观事物本身。
5、意志:是人自觉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之一。
7、情知意之间的关系P154
8、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具体地表现在每个人身上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些个体的差异性的表现称为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性格: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9、人的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大脑是心理的器官。
二、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构造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第一个理论学派。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把意识分为感觉、意向和情感三个要素,首创了实验内省法。
积极意义: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不足:“纯内省”“纯科学”脱离实际
2、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士:强调意识。推动了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
3、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反映(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
积极:主张客观研究方法,使心理学自然科学化。不足:否定对人心理意识的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
5、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①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②无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③性欲是对人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
积极: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和动机。不足:一切行为都归于性欲。
6、人本主义心理学 ①反对精神和行为主义心理学;②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③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足:错误了解人的本质,从个人主义出发,没有具体的研究方法。
7、认知心理学 奈塞《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收集的信息,经分析、储存、转换并加以利用。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椎,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2、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功能: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
3、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小脑、大脑,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4、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5、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二、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是有机体和环境之间比较恒定的联系。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
2、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的神经联系。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①经典性条件反射:指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着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反复多次,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
②工具性条件反射: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斯金纳)
③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同:有共同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应,最根本的相同点是都需要强化。
异:1.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经有工无。2.强化与什么有关:经与刺激;工与反应。
3.反应方式不同:经是被动接受刺激;工是主动操作,在学习中形成。
④强化时间表:(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式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
五个种类:①正确的反应每次均强化。②定比间隔强化;③定时间隔强化;④不定比间隔强化;⑤不定时间隔强化。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
三、两种信号系统
①第一信号:又称现实信号。指的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物。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②第二信号:人类所特有的语言和文字。第二信号系统:有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其中第二信号系统起主导作用。
四、中枢神经活动
1、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抑制过程分为非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
2、非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①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
②超限抑制:刺激过强、过多或时间过长,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
3、条件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①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②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以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
4、中枢神经活动的规律: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正诱导: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负诱导: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
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动物心理
1、反映: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2、感应性: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但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
3、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我们就说它不仅有了生命,而且有了心理。
4、动物心理发展的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二、人类心理
1、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①劳动;②语言。
2、集体劳动对人类的社会集体性:①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递;②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③促进了语言的形成。
3、语言的作用:①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②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③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4、心理的概念: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5、心理发展的条件:①遗传素质是生物前提;②社会环境是决定因素;③学校教育是主导作用;④自我实践:调节作用。
6、心理的特点:概括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三、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
1、华生的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
在儿童教育方面主张:①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②反对体罚儿童;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③对幼儿养护的要求;④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2、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人格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以性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生殖器期。
3、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和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分为八个阶段:
①学习信任阶段(0—1) 主要矛盾:信任对不信任
②成为自主者阶段(1—3) 主要矛盾:自主对怀疑
③发展主动性阶段(3—6) 主要矛盾:主动性对内疚性
④变得勤奋阶段(6—12) 主要矛盾:勤奋感对自卑感
⑤建立个人统一性阶段(12—20)主要矛盾:统一性对角色混乱
⑥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 主要矛盾:亲密感对孤独感
⑦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 主要矛盾: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
⑧达到完善阶段(60以后) 主要矛盾:完善对绝望
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社会经验、平衡(决定因素)
(2)心理发展的动力: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观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平衡。
(3)心理发展的阶段:感知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以后)。
5、维果斯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①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②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
③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
④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6、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①遗传素质是生物前提;反对遗传决定论。②环境和教育起决定作用;反对教育万能论。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是心理发展的动力。①活动是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②需要是儿童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中代表新的一面;③已有心理水平代表着稳定的一面;④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形成心理发展的动力;⑤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①教育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②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③教育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总以儿童的领会为中间环节;④儿童领会知识的过程是新质积累、旧质消亡的过程。在量变的基础上产生了比较明显、稳定的质变时,儿童的心理才得到真正的发展。
(4)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1、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分类:刺激的来源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
①外受感觉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如视觉、听觉、味觉等。
②内受感觉是人对身体内的刺激的反映。如饥饿觉、渴觉、内脏痛觉等。
③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是对肌体位置和运动状态的反映。
二、知觉
1、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2、分类:
①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
②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体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③运动知觉: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真动知觉: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似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出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④错觉: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三、规律
1、感觉的规律:感受性:
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其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称为感受性。
2、绝对感觉域限: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域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3、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受能力。
4、感受性的规律:适应、对比、感受性练习
①适应:是感受性变化的普遍现象。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视觉的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
②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对比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5、知觉的规律: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四、观察
1、概念: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观察的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3、观察力的培养: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具备知识、掌握方法、学会记录、归纳总结。
第五章 记忆
1、概念:是人脑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分类:
①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特点:直观形象性。
词语记忆:以词语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特点: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
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特点:生动、鲜明、情景性。
动作记忆: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特点:保持和恢复。
②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凡进入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储存。
短时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特点:意识性、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其容量为7+-2个组块。
长时记忆:指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一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特点:组织性、备用性,容量无限。
工作记忆:指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和存储双重功能。
外显记忆: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
内隐记忆:指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3、记忆表象: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片段性。
4、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
5、根据识别的目的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指有自觉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的识记。
无意识记:指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6、根据识记材料和方法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识记。特点: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记忆。
意义记忆:指通过理解材料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特点:全面、牢固、精确、有效。
7、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①识记的目的和任务;②内容和性质;③方法;④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8、保持和遗忘
保持: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储存过程。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9、遗忘曲线: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10、遗忘的原因:
①衰退理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衰退是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信息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干扰理论: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恢复。干扰理论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证实。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11、合理组织复习:①正确合理地组织复习;及时复习、间时复习;②尝试回忆;③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④复习形式多样化。
12、回忆和再认
回忆:是指经历过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能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再认:指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
联想的规律: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多因律、强因律、近因律。
13、记忆的品质与培养: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准备性。
第六章 思维与现象
一、思维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分类:①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形象思维:依靠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思维: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②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信息朝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者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
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③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着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思维:指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能够产生一定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维。
3、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二、概念
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方式。概念是用一定的词来记载和标志的。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2、概念的掌握:是个体对社会已经形成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掌握。掌握了概念就掌握了这一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掌握概念的两条途径:①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②课堂教学(科学概念)。
3、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①过去经验;②变式;③词语掌握;④定义。
4、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①提出问题;②分析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
5、能否善于提出问题的条件:①人对活动的态度;②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③人的知识经验。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①人的知觉特点;②定势;③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动机;④个性差异(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智力)。
②定势:指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思维定势: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中准备状态。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功能固定”:指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特别是最初看到的功能影响更大。
二、创造思维
1、概念:指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能够产生一定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维。
2、创造思维的特点:
①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
②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③具有突发性,灵感起重要作用。
④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具有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
3、创造思维的过程:①准备期;②酝酿期;③豁朗期;④验证期。
4、创造思维的培养: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
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③发展学生创造想象力。
④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5、思维的品质:①广阔性;②批判性;③深刻性;④灵活性;⑤敏捷性。
三、想象
1、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加工改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分类: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理想和幻想);无意想象(梦)
3、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6、幻想: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7、想象的形成的方式: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
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十分满足自身需要而引发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
2、需要: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
3、需要层次说: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4、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早,人和动物共有;情感发生晚,人类特有。
③从稳定性上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情感具有情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5、情绪的种类
①心境:持久又微弱的情绪体验。特点:缓和微弱、持久性、非定向的弥散性。
②激情: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特点:强烈、激动、短促、由专门对象引起,有指向性。
③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
6、情感的种类:
①道德感:人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形式:对社会环境、对他人或集体、对自身。
②美感: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③理智感: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7、表情: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己身体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包括面部表情、语言表情和动作表情。
8、情绪发生时的内部生理变化有:内脏器官的变化、腺体分泌活动的变化。
二、情绪理论
1、詹姆士—朗格:认为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而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大脑对身体反应的反馈)。
机体知觉理论: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
2、凯农 丘脑情绪理论:情绪发生时,关键在于大脑皮层与丘脑之间神经冲动的往返传导。P223
3、阿诺德 认识——评估说:P223
4、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5、刺激情境、生理变化和情绪经验的关系P224
沙赫特“情绪归因论”:外界情感或生理变化是产生情绪的因素,但是人对自己状态的认知(情绪经验)对情绪起着决定作用。
三、情绪的效用
1、激奋水平: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与高度抑制之间的不同水平。
2、叶克斯——道得生定律: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
3、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影响。
4、调节功能: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
5、情绪和身心健康P226
四、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
1、教师的感染力: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
2、教师感染力的表现:①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②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③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困难与挫折。
3、良好情绪的标准:①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②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映;
③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4、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①教会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③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5、良好情绪的培养途径:①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②培养正确的认识观;③锻炼身体;④培养幽默感;⑤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第八章 意志
一、意志
1、概念:是人自觉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对行为活动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等调节控制作用。
2、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特点有:
①有明确的预定目的;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随意运动:是受意识支配的运动;不随意运动:是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包括本能、冲动、习惯等。
二、动机
1、概念:引发一个人产生某种特点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2、诱因: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
3、动机的功能:①激发;②选择与指向;③维持和调节。
4、本能:是指有机体生而具有的、程序化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
5、动机理论:P231
①本能理论:詹姆士;麦独孤提出本能有三种成分即能力成分、行动成分和目标指向成分;弗洛伊德提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②驱力——诱因理论(武德沃斯)P232
驱力: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所换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平衡。
③认知理论P232
④自我效能感P233
6、学习动机的培养 ①对学生进行远景性学习目的教育;
②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兴趣; ③明确学习目的。
④及时有效的反馈。 ⑤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意志行动的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确定行动目的、制定行动计划、作出行动决策、实现决策。
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P234
(2)执行决定阶段
四、意志品质和培养
1、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2、意志培养:
①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②组织实践活动,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③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
④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做起。
第九章 注意
一、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具有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2、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动作、无关动作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在紧张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
3、注意的分类:按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①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
②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培养间接兴趣;排除干扰。
4、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对象的数目。
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任务;已有经验和知识。
6、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
7、如何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①高度的责任心;②浓厚的兴趣;③与分心作斗争。
8、注意分配的条件:
关键:是通过艰苦练习,形成大脑皮层上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①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一种活动已经熟练。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都已熟练,形成固定联系。
③几种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9、注意的转移:人们把注意的目的从一个事物及时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注意的转移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
10、注意转移的取决因素:
①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
②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③原来的紧张程度。
④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二、注意的理论
1、过滤器理论:也称为注意的选择性理论
①早期选择模型:布鲁德本特最早提出。输入的信号是否通过过滤器完全由刺激的物理属性决定,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起作用。
②中期选择模型:特瑞斯曼。信息的选择不仅依赖于感觉特征,而且依赖于语意特征。强调语意分析作用。
③晚期选择模型:德尤奇和诺曼。信息的选择依赖于知觉强度和意义。
2、认知资源理论
①资源限制理论:1973年卡尼曼《注意与努力》。把注意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是有限的。
②双重加工理论:谢夫林。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有两种方式: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自动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有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速度快,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P246 何如运用有意和无意注意在教学中?
四、兴趣
1、概念:力求知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力和内在选择性。
2、兴趣与需要:兴趣以需要为基础,生理需要引起的兴趣是暂时的兴趣,一旦满足立即消失,社会需求成为人的需要发展为兴趣。需要并不都表现为兴趣。
3、爱好: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和兴趣的区别:概念不同;当兴趣发展为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了爱好。
4、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主要区别:
①好奇心比较广泛,没有明确的方向,而兴趣有明确的方向。
②好奇心容易满足,疑问一旦解决就消失。而兴趣不一定由疑问产生,即使疑问解决兴趣会更加浓厚。
4、分类: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
5、兴趣的品质P248
①兴趣中心:一个人在诸多兴趣中的主要兴趣,它形成一种核心,其他兴趣则围绕着它,并与其配合,共同支配着人的行动。
②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转移
③兴趣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的推动产生的效果,依据有无效能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
6、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①丰富自己的生活;②树立远大的理想;③兴趣可以转移。
7、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事物:①获得成功的事物;②有成功希望的事物;③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事物;④能带来愉快感的事物;⑤新奇的事物。
第十章 言语与技能
一、言语
1、语言:是由词汇按一定的语法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3、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P250
4、言语的分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①外部言语: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特点: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
②内部言语: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二、技能
1、概念:个体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2、特征:正确性、动作的速度与自动化、多余动作的减省、灵活性。
3、习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4、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①技能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的提高;习惯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
②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分。
③技能和情境与任务相联系;习惯只与情境而不与任务相联系。
④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习惯只与先前的动作做对照。
5、动作技能:是指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外部行为的操作方式系统。
6、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产生原因:
感觉机能和中枢技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练习方法不当;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意志品质差;自满情绪;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成绩未显示出来。
7、技能的迁移:是指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产生的影响。正迁移:……产生积极影响;负迁移:……产生消极影响。
8、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①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②动作的联系阶段;③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9、技能形成的条件:①动作概念的掌握;②示范;③反馈;④练习中的时间分配。
10、智力技能: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
11、智力技能的特征: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12、促进智力技能形成的条件:①识别课题类型;②把握全部情况;③摆脱旧经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