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英语)、对外汉语(英语)、新闻学(英语)、广告学(英语)等四个本科专业。2018年我校获批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位授予权,2019年开始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
辽宁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创办于2003年,属于省内较早一批开办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本专业能够主动因应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依托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新闻采编实验室、广告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互联网时代传媒行业理论素养和实务技能。除了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的专职教师队伍以外,本专业还聘请媒体行业资深人士为兼职教授,担任研究生导师,每年定期来学院进行为期数周的讲学,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和应用技能。
一、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
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
培养理念:
突出高层次传媒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和复合型,注重外语和新闻传播专业素养双重提升,增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工作能力,通过从理论主导型教学向实践主导型教学转变。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强的新闻职业素养和传播出版能力,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现代化传播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新闻、广告传播实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人数
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约10人(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三、报考条件
1.报考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2.考生学历要求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获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
四、报名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报名具体时间以全国研招网和学校招生网具体通知为准。
五、初试
1.初试日期:全国统一时间
2.初试科目: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本专业学位点设新闻采编实务、广告学与传媒经济两个研究方向,具体考试科目如下: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满分100分)
科目二:204英语二(全国统考)或202俄语(全国统考)或203日语(全国统考)(满分100分)
科目三: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满分150分,包含传播学理论、大众传播通论)
科目四: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满分150分,包含新闻采访与写作或广告创意与策划)
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
六、复试
1.复试时间
2019年3月底—4月初(以学校通知为准)。
2.复试内容:笔试+面试
复试内容包括笔试(新闻传播理论及应用,考察重点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面试(社会与人文社科知识综合,含外语听力与口试)。
同等学力人员加试科目:1.新闻传播知识综合;2.文史知识综合。
七、录取
国家分数线确定后,我校将在学校主页上公布相关信息。录取工作将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以考生的考试(含复试)成绩为主,兼顾政治表现、业务水平以及健康状况等因素。凡在报考中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八、报考费用
考生报考费、体检费、往返路费和食宿费(包括复试期间食宿费)均由本人自理。
九、学制及培养
我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基本学制为两年。其中第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二年主要进行实践教学,包括到各类媒体及相关机构等单位进行实习与论文写作。学生须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专业实习和学位论文。按照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颁发毕业证书,并授予硕士学位。
十、联系方式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
咨询电话:0411—85992035
官方微博:辽师新闻与传播硕士
微信公众号:辽师广告
欢迎考生报考辽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辽宁师范大学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34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适用专业:新闻与传播
制订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修订日期:2018年9月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2019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专业基础》考试要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考查学生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新媒体传播与经营等实务环节所需的综合能力,以及应用传播学和新闻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传播与媒介状况的能力。
考试要求
为选拔培养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高级人才,《综合能力》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对新闻传播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考查应用型新闻传播活动所要求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知识信息综合运用水平及相应的文字表达能力。
考试内容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
1.新闻采访的特点和活动方式
2.新闻采访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活动流程与内容
3.常见新闻题材的报道思路和采访规划
4.新闻语言特点
5.新闻价值的判断
6.新闻写作的八大环节及各类新闻体裁写作
7.新闻背景
8.隐性采访
(二)新闻编辑
1.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流程、特点
2.新闻媒介的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
3.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分析、社会效果分析及媒介适宜性分析
4.各类新闻标题的种类、结构和制作
5.新闻图片的选择与编辑
6.新闻报道的配置
7.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
(三)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的分类
2.社论的种类和写作要求
3.评论员文章的种类和写作要求
4.编者按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5.短评的写作要求
6.专栏评论
(四)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写作
1.新媒体写作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2.媒介融合与新闻生产的新流程
(五)广告传播实务
1.广告创意与表现
2.广告品牌与定位
3.广告与社会文化
4.互联网与广告传播
5.社会化媒体与广告传播
四、考试题型与分值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四种题型。
本科目满分150分。
五、考试方式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80分钟
科目代码:440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新闻与传播
制订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修订日期:2018年9月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2019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专业基础》考试要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考查学生对新闻传播学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考试要求
考试检验考生新闻传播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新媒体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水平。为进一步培养业务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强的新闻与传播高级业务人才奠定较为必要的新闻传播学职业技能基础。
考试内容
第一章传播理论
(一)传播与符号
1.传播
2.信息
3.有关符号的理论
4.象征性社会互动
(二)人类传播史
1.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
2.人类传播的规律与趋势
3.信息社会的特点
(三)传播类型与传播模式
1.主要传播类型
2.经典传播模式
(四)新媒介与媒介融合
1.媒介与技术
2.英尼斯、麦克卢汉等人的理论
(五)大众传播与国际传播
1.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2.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3.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
4.文化帝国主义
(六)传播者与传播体制
1.传播者与把关研究
2.传播体制研究与媒介规范理论
3.媒介专业主义
(七)传播效果与受众研究
1.传播效果的层面与类型
2.传播效果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及其新发展
3.关于受众的各种理论及受众观的变迁
(八)传播学研究史及传播学研究方法
1.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施拉姆
2.传播学的两大学派
3.传播与媒介研究的主要方法
4.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差异与结合
(九)传播学研究的专题领域
1.新媒介研究
2.媒介素养
3.阶层、社会公平与大众媒介
4.公共关系、危机传播
第二章新闻理论
(一)新闻本源
1.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2.新闻的定义与特征
3.新闻的要素与类别
(二)新闻真实
1.新闻工作中的真实性原则
2.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三)新闻价值
1.新闻选择的标准
2.新闻价值的要素
3.新闻价值的实现
4.宣传价值
(四)新闻事业
1.新闻事业的发展阶段
2.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3.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
4.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五)新闻宣传
1.宣传的内涵与特点
2.宣传与新闻的区别
3.新闻宣传的动机与效果
4.对外新闻宣传
(六)新闻舆论与舆论监督
1.舆论的内涵、特征
2.舆论监督的内涵与特征
3.舆论监督的原则与方法
4.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
(七)新闻出版自由
1.新闻出版自由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2.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与相对性
3.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出版自由
(八)新闻法治
1.新闻法治的含义
2.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及中外新闻法制的比较
3.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4.知情权、隐私权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广告学基本理论
(一)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1.现代广告产生的历史条件
2.媒介技术的变革对广告传播活动的影响
3.不同文化对广告创作的影响
(二)中外广告史
1.中国古代的广告形式
2.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
3.中国广告代理制的发展过程
4.中外广告创意与表现的不同
(三)广告的功能与价值
1.广告的经济价值
2.广告的文化价值
3.广告的社会责任
(四)广告与品牌传播
1.广告与品牌的关系
2.广告与消费者品牌认知
3.广告与品牌形象
(五)广告创意与策略
1.广告创意的符号表现
2.广告创意的发展趋势
3.广告的定位与诉求策略
4.广告的传播策略
(六)广告媒介
1.广告媒介的类型和特点
2.广告媒介策略
考试题型与分值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四种题型。
本科目满分150分。
考试方式与答题时间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答题时间:180分钟
现行使用教材
1.《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传播学》(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广告学教程》(第四版),倪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新闻采访学》(第三版),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