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釉器的发育分三个时期:
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
2绞釉的生理意义:
可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
3为什么要早期实行窝沟封闭:
在釉质的咬合面,有小的点隙和狭长的裂隙,大多为窄而长,开放呈漏斗状或口小底大,深度可达釉质深部,裂隙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15~75um,不能为探针所探入,由于点隙裂沟内较易细菌和食物残渣滞留而不易清洁,故常为龋病的始发部位,且一但发生龋,则很快向深部扩展,因而如能采取措施早期封闭,对龋的预防有一定帮助,减低龋病的发生率
4釉质牙骨质界:
简称釉牙骨质界,三种连接方式:釉质和牙骨质在牙颈部相连,其相接处有三种不同情况:约有60%是牙骨质少许覆盖在釉质表面;约30%是釉质和牙骨质端端相接;还有10%左右是二者不相接,该处牙本质暴露,而为牙龈所覆盖
5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1)是高度可塑性组织,也是人体骨骼最活跃的部分
2)具有受压力被吸收,受牵引力会增生的特性
3)牙槽骨的吸收与新生保持动态平衡
4)牙生理移动时牙槽骨的改建
5)废用性萎缩
6根据腺泡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物性质不同分为浆液性,粘液性,混合性
7少牙好发于:第三磨牙
8对称性牙缺失最常累及:
第三磨牙,上颌侧缺牙,下颌第二前磨牙
10多生牙最常累及:上颌前牙区,磨牙区
11正中牙最常见于:多生牙
12累及整个牙列的巨牙常见于:单侧牙早萌及巨牙
13小牙最常见于:上颌侧切牙
14双生牙,融合牙发生率较高的是:前牙,上颌
15发育性结合牙常累及:第二磨牙
16畸形舌侧尖主要位于:恒上侧切牙
17畸形中央尖最常见于:前磨牙,常为双侧性,下颌多见
18牙冠牙内陷又叫畸形舌侧窝,以好发牙顺序排列为:恒侧切牙,中切牙,前磨牙,尖牙,磨牙.上颌多见
19釉珠最常见于:上颌前磨牙,下颌磨牙次之
20颈部釉质延伸好发牙位依此为:第一,第二,第三磨牙
21弯曲牙最常见于:上颌恒切牙,牙常未能萌出
22牛牙症病变多见于:恒牙5
先天性梅毒牙病变切牙称Hutchinson切牙,这些改变在上颌中切牙最明显.
23桑椹牙:先天性梅毒牙第一恒磨牙的病变称~
24牙本质龋的病理改变由病损深部向表面分为四层结构:
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
25早期平滑面釉质龋纵磨片由深层至表层病变可分为
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
26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牙髓息肉)病理变化:
根据构成成分不同,可将其分成溃疡型和上皮型.
溃疡型
显微镜下观察主要为增生的炎性肉芽组织充填于龋洞中或突出于龋洞外,表面为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覆,深层为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C和散在的淋巴C,浆C,巨噬C和中性粒C等慢性炎C浸润.
上皮型
肉眼观察呈粉红色较坚实,探之不易出血.显微镜下见息肉由成纤维C和胶原纤维构成,其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鳞状上皮可能由口腔粘膜上皮脱落C种植而来,或由龋洞邻近的牙龈上皮增生而来.
此外,慢性牙髓炎中还有一型特殊的牙髓炎称残髓炎:镜下表现为残留牙髓扩张充血,组织水肿,淋巴C,浆C,中性粒C等炎C浸润,严重者牙髓脓肿或坏死
27根尖周肉芽肿的病理改变:
1)当机体抵抗力增强而病原刺激较弱时,肉芽组织中纤维成分增多,牙槽骨和根尖周牙骨质吸收暂停或出现修复,使病变缩小.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病原刺激增强时,炎性反应加重,炎C浸润增多,牙槽骨和根尖周牙骨质出现吸收破坏
2)根尖肉芽肿体积增大,血运难以抵达肉芽肿中心,中央组织而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又可急性发作,出现急性牙槽脓肿的症状,如不彻底治疗则可迁延为慢性根尖周脓肿
3)上皮性根尖周肉芽肿,可转变为根尖周囊肿.通过以下方式转化:
A增生的上皮团中心部分由于营养障碍,液化变性,进而发展成囊肿
B增生的上皮被覆脓腔,当炎症缓解后转变为囊肿
C被增生的上皮包裹的炎性肉芽组织也可以发生退变坏死形成囊肿
4)有部分年轻患者,抵抗力强,X线示根尖周局灶性阻射影,与正常骨分界不清,此称致密性骨炎
28胆固醇晶体变隙见于:根尖周肉芽肿
29牙髓坏疽病理:
若牙髓坏死伴有腐败菌感染使牙髓呈现黑绿色外观,称~这是因为坏死的牙髓组织被腐败菌分解,产生的硫化氢与血红蛋白中分解的铁结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铁,使坏死组织呈现黑色.牙髓坏死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根尖周炎
30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的主要病原菌是 梭形杆菌及奋森螺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