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绝望属于(激情)
2、友谊感属于(道德感)
3、好奇心属于(理智感)
4、感动属于(道德感)
5、怀疑属于(理智感)
6、詹姆士、朗格认为情绪的引起慢由于(身体反应)
7、情绪归因论的实验者是(沙赫特)
8、少年、青年初期,日益强烈的需要是(尊重需要)
9、悲痛时木然不动属于(激情)
10、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应激)
11、新老师的上台慌乱,属于(应激)
12、眷恋心属于(道德感)
13、自尊心属于(道德感)
14、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应激)
15、乐级生悲、破涕为笑,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特征具有(两极性)
16、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情绪状态是(心境)
17、人对认识活动或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称之为(理智感)
18、个体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态,称之为(道德感)
19、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着人的(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反映。
20、情绪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
21、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2003年选择题)
22、情绪依发生的强度、持续性、紧张度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23、高级的社会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24、表情动作可分为(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动作表情)。
25、老师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里,特别要注意情绪的(社会化)发展方向和(成熟程度)。
26、人的需要从总的方面可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7、情绪的同分化理论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的功能。
28、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二、名词解释
1、情绪: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2、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3、需要:个体与社会的客观需求艾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4、心境:一种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1999年选择题、2005年名词解释)
5、激情: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2000年名词解释)
6、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景所引起情绪状态。(2001年填空题、2002年名词解释)
7、道德感: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1998年填空题、1998年选择题,需掌握道德感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友谊感、同情心、怜悯心、责任心、眷恋心等)
8、美感: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
9、理智感: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1999年、2000年、2001年选择题,需掌握理智感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好奇心、成功感、怀疑感等)
10、表情动作:简称表情,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身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
11、叶克斯-道得生定律:它说明了作业效益与激奋水平之间得关系:前者先随后者得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得提高而降低。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又以作业得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越简单,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越复杂,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应偏低。(2003年填空题、2005年选择题)
12、激奋水平: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与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谓之激奋水平。
13、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个体以体验得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
14、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
三、简答题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1998年选择题、1999年选择题、2005年简答题)
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是由需要所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个人的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型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答:情绪和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2004年填空题)情绪和情感是两种难以分割而又有区别的主观体验。
从广义而言,情感与情绪一样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从狭义而言,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
(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4)从表现角度看,情绪着重于描述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可测量的方面,带有冲动性,而情感着重于表明情绪过程主观体验方面,始终在意识的控制下。因此,描述人的主观体验,特别是描述客观事物与主体的思想意识之间发生关系时所引起的切身体验或反映,常使用情感的概念。
以上区别是相对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
3.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1998年简答题)
答:情绪和情感有四种品质,每种品质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比如,在强度方面,有强弱之分;在紧张度方面,有紧张与轻松之分;在快感度方面有快与不快之分;在复杂度方面,有简单与复杂之分。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情还表现为:
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如果外界的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人们对它产生肯定的态度和引起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视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增力情表现为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相互配合,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人和动物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这就是情绪的增力作用。增力性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能鼓舞人去进行活动,甚至于忘我地进行拼搏。情绪和情感的减力作用表现为情绪和情感有时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灰心失望等。
4.结合图例说明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2001年论述题)
答: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用凯农就提出了丘脑是情绪中枢的看法,其要旨如图。此图表明情绪发生时,关键在于大脑皮层与丘脑之间神经冲动的往返传导。图中,感受器(R)接受外周刺激后发生的兴奋,沿着神经通道1到达丘脑(Th),再通过D到达大脑皮层(C),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从而形成人们对外界对象的知觉。然后皮层的兴奋经过通路3,使经常外于抑制状态的丘脑中心获得释放,引起一种情绪模式(P)。丘脑的神经冲动经过通路2引起内脏(V)和横纹肌(SKM)的活动,从内脏和横纹肌系统来的内部感觉回到丘脑,并经过通路4再回到大脑皮层,在皮层上和最初发生的知觉相结合,就使人们关于外界对象的知觉获得情绪色彩。
5.简述叶克斯——道得生定律。
答:叶克斯一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来说,就是作业的效率在适中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
6.情绪与情感的定义及其信号功能、调节功能。(1999年、2001年简答题)
答: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1)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识,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
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人的情绪、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情感色彩的记忆映象;
其次,人一旦有了情绪、情感的记忆经验,不仅见到某类事物会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再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对它作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及行为上的趋避动作。
第三,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的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的,实验证明,当被试接受到故事讲授者的情绪信号后,也会激起相应的情绪活动或情绪共鸣。
(2)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们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
第一,某些行为若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使人发生积极的模仿或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绪会使人改变行为的趋向。
第二,情绪、情感的发生也会促使人们注意外界情境的变化或机体内部的变化来调节和为,以适应新的情况。
7.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答:培养良好的情绪,首先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否则就会因自己的志向非能力所及而终日郁郁不乐;对客观事物也要有正确认识,这样才不会遇到挫折而苦恼。
其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远大理想的人,就会胜不骄,败不馁,情绪稳定而深沉。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往往斤斤计较,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
第三,锻炼身体。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连。身体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等积极的情绪。
第四,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可以活跃气氛,驱除忧愁。
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不良情绪出现时,不能简单地抑制它。否则一旦有适当的机会,它还会发泄出来。要消除不良情绪,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二要找出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三要掌握一些控制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适应和用意志控制情绪等。
8.简述良好情绪的判断标准。
答:(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应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论述题:
1、结合图例论述一下阿诺德的“情绪的认识——评估说”。(2000论述题)
答:阿诺德的“情绪的认识一评估说”(2004年、2005年选择题)强调大脑皮层对刺激影响的评估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人们的认识过程左右着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评估补充着知觉并产生去做某种事情的倾向。虽然所有的评估都有情感体验的成分,但只有这种倾向很强烈时,它才成为情绪。认识和评估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因此皮层兴奋被认为是情绪的基础和原因。阿诺德的情绪理论反应序列是“情景一评估一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对情景的认识、评估。
图中C代表大脑皮层,代表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到刺激,通过丘脑的转换站(SR)传到皮层,Er是对情景的评估,即用大脑皮层里原来储存的信息和现在新输入的信息比较,从而产生情绪:F代表恐惧,A代表愤怒。情绪产生后,通过下行箭头2和2’,经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转换站(SNS和PNS),到达血管和内脏组织(BIV)。然后把这些器官的变化,通过上行箭头3返回大脑皮层,产生关于内脏变化的感觉。这些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要受到储存信息的评估,最后使原有的情绪(F或A)附加点感觉材料S(情绪的另一部分)。
2、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师怎样才能善于识别学生的情绪状况并教给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
答:教师要想善于识别学生的情绪状况,就必须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良好情绪有如下几条标准:(2003年简答题)
第一,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但应该鼓励学生表达积极的情绪,同时也应该允许学生表达消极情绪,因为压抑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是有害的。但在学生表达消极情绪后还应该正确引导他们予以克服。
第二,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当教师发现学生对某些事情表现出的情绪过度强烈或过分抑制时,就可以判断这是不正常的。
第三,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如果引起积极情绪的刺激环境消失了,学生还长时间地陶醉在愉快、兴奋的情绪中,这是不适当的。同样,陷入消极情绪而不能自拔的学生,也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或活动效率。
第四,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一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情绪特点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应有的情绪特点不相符合,则需引起老师的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2004年论述题)
首先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词语、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比如有人用座右铭“忍”字来时刻告诫自己不要感情用事。当沮丧的时候,想一想过去愉快的情景,消极的情绪也能得到一些缓解。转移注意可以改变情绪、情感发生方向。一个人长期进行脑力活动后,从事一下体力劳动,情绪就能稳定下来。
其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种过渡的情景,即从不紧张到稍微有些紧张,最后再到很紧张,使学生积累各种情景下的情绪体验,这样就能做到“临场不乱”。
最后,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由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解释,所以容易遭受挫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发现问题的积极意义,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
3.教师在教学中为何要提倡对学生“动之以情”?(此题也可出成: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
答:“动之以情”说明了教师感染力的重要作甩。教学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与教育方法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教师的感染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教师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可以使学生产生愉陕、振奋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他们模仿或重复进行某一类行为或活动。教师的批评和表扬都可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如表扬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批评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他们的行为起着巩固、调整和校正的作用。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向学生提出自己的希望,学生不但不会反感,而且还会感到老师亲切,看得起自己,因而比较容易与老师配合,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并制定出自己前进的目标,产生前进的动力。
第二,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情绪学习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的学习,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受到老师的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论,从而获得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这种体验逐渐积累,形成个体的经验,不仅可帮助学生借助情绪记忆去推动自己的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助于他们通过迁移来正确地对待人际交往
第三,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是很自然的事情,有感染力的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信心去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摆脱由挫折造成的消极情绪。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 >>>2016年考研复试调剂指导专题
点击查看 >>>2016年考研成绩查询专题
点击查看 >>>2016年考研真题汇总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