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现在的位置: 圣才考研网 > 【笔记讲义】

华西口腔组织病理考研笔记(4)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1.口腔颌面部发育基本在胚胎期完成.腭部发育在胎儿期完成.
  2.N嵴C迁移开始的标志是C间粘附分子N-钙粘蛋白结合部位转化为H-钙粘蛋白结合部位
  3在模式发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Hox基因
  4面部的发育畸形主要发生在胚胎第6至第7周的面突联合期
  5面部的发育畸形常见的有唇裂,面裂等
  6鼻腭N的通道:前腭突和側腭突联合的中心,留下切牙管或鼻腭管,为~
  7腭部发育异常有:腭裂,颌裂
  8涎腺的上皮条索终末膨大区的C是干C,它们将分化为腺泡C和导管C.肌上皮C也来自这些干C并与腺泡C同时发育.上皮末端膨大区部分C最终分化为闰管C,成为腺泡C,导管C和肌上皮C的干C
  9腮腺导管的开口:最初在上颌第一乳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在3~4岁时位于上颌第二乳磨牙相对的颊粘膜;12岁时为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成人时在上颌第二恒磨牙相对的颊粘磨处
  10胚胎第12W后黑色素C和朗格汉斯C出现,梅克尔C出现在第16W
  11牙胚的组成:
  1)成釉器:起源于口腔外胚层,形成釉质
  2)牙乳头:起源于外胚间叶,形成牙髓和牙本质
  3)牙囊:起源于外胚间叶,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
  12凋亡在口腔颌面部发育的意义:
  1)在牙胚形成过程中,内釉上皮C凋亡抑制C过度增生
  2)在组织形成期,C凋亡起着清除衰老的C保持牙胚的正常活动
  3)在乳恒牙交替的过程中,牙周膜吸收也存在着凋亡
  4)在腭形成的过程中,腭突上皮C发生凋亡有助于腭突的相互融合,面突其他组织中也存在着凋亡
  13牙本质的形成:
  在钟状期的晚期,牙本质首先在邻近内釉上皮内凹面的牙乳头中形成,然后沿着牙尖的斜面向牙颈部扩展,直至整个牙冠部牙本质完全形成.在多尖牙中,牙本质独立地在牙尖部呈圆锥状一层一层有节律的沉积,最后互相融合,形成多尖牙牙冠部牙本质.牙本质的形成是由成牙本质C完成的
  14釉质形成包括两个阶段:
  即C分泌有机基质,并立即部分矿化;这一阶段完成之后,釉质进一步矿化,与此同时大部分有机基质和水被吸收
  15牙板的功能:
  1)乳牙的成釉器
  2)部分恒牙的成釉器
  3)形成继承性的牙板,恒磨牙的成釉器
  16成釉C突即托姆斯突,突起中含有:初级分泌颗粒和小泡,而C体仍含有丰富的合成蛋白的C器
  17釉质矿化的调控是由成釉C调控
  18牙乳头诱导作用:
  1)外胚间叶组织诱导原始口腔上皮形成牙板和前庭板,牙板形成牙胚,前庭板形成口腔前庭沟
  2)内釉上皮诱导牙乳头C分化成牙本质C,进而形成牙本质
  3)牙本质C诱导内釉C形成成釉C,进而形成牙釉质
  4)上皮根鞘诱导牙囊C成为牙骨质C最后形成牙骨质
  5)牙乳头诱导非牙源性口腔上皮形成成釉器
  19上皮根鞘意义:
  上皮根鞘对于牙根的正常发育是很重要的,例如上皮根鞘的连续性受到破坏,或在根分叉处上皮隔的舌侧突起融合不全,则不能诱导分化出成牙本质C,而引起该处牙本质缺损,牙髓和牙周膜直接连通,这时形成侧支根管.另一方面,如果上皮根鞘在规定的时间没有发生断裂,仍附着在根部牙本质的表面,则牙囊的间充质C不能分化出成牙骨质C形成牙骨质.这样在牙根表面特别在牙颈部,牙本质暴露,引起牙颈部过敏
  20牙萌出的过程分为:萌出前期,萌出期,萌出后期
  21釉柱的起自:起自于釉质牙本质界,贯穿釉质全层而达牙的表面.
  22釉柱的走行及排列:在窝沟处,釉柱由釉质牙本界向窝沟底部集中,呈放射状;而在近牙颈部,釉柱排列几乎呈水平状
  23釉柱的形态光镜所见及超微结构:.光镜下釉柱的横剖面呈鱼鳞状,电镜下观察呈球拍样,有一个近乎圆形较大的头部和一个较细长的尾部.头部朝咬合面方向,尾部朝牙颈方向.相邻釉柱均以头尾相嵌形式排列.不同部位釉质的釉柱横断面可有不同的形态表现
  24釉牙本质界方向:小凹突向牙本质,凹面向牙釉质
  25釉质最初形成时相关结构;釉梭,釉丛,釉板
  26牙本质组成:主要由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C突起和C间质所组成
  27牙髓的C有:成牙本质C,成纤维C,组织C和未分化间充质C,树枝状C,淋巴C
  28牙髓中胶原纤维和嗜银纤维的分布:
  胶原纤维主要由Ⅰ型和Ⅲ型纤维以55:45的比例所组成,纤维交织成网状.嗜银纤维即网状纤维,为纤细的纤维,主要构成是Ⅲ型胶原蛋白,分布于牙髓C之间,也有Ⅳ型和Ⅴ型胶原
  29根据牙骨质中的C分布和来源可将牙骨质分为:
  无C无纤维牙骨质,
  无C外源性纤维牙骨质,
  无C固有纤维牙骨质,
  有C固有纤维牙骨质,
  有C混合性分层牙骨质
  30无C牙骨质和C牙骨质的分布:
  无C牙骨质分布于自牙颈部到近根尖1/3处,牙颈部往往全部由无C牙骨质所占据.C牙骨质常位于无C牙骨质的表面,或者C牙骨质和无C牙骨质交替排列.但在根尖部1/3可以全部为C牙骨质
  结合上皮的增龄变化:
  结合上皮在牙面上的位置因年龄而异,年轻时附着在釉质上,随年龄增长而向根方移动,中年以后多在牙骨质上
  31牙龈固有层胶原纤维可分为五组(包括分布,功能,走行):
  1)龈牙组: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止于游离龈和附着龈的固有层,广泛地分布在牙龈固有层中,是牙龈纤维中最多的一组.主要是牵引牙龈使其与牙紧密结合
  2)牙槽龈组:自牙槽嵴向牙冠方向展开,穿过固有层止于游离龈和附着龈的固有层中
  3)环行组:位于牙颈周围的游离龈中,呈环行排列,常与邻近的其他纤维束缠绕在一起,有助于游离龈附着在牙上
  4)牙骨膜组:自牙颈部的牙骨质,越过牙槽突外侧皮质骨骨膜,进入牙槽突,前庭肌和口底
  5)越隔组:是跨越牙槽中隔,连接相邻两牙的纤维,只存在于牙邻面,起于结合上皮根方的牙骨质,呈水平方向越过牙槽嵴,止于邻牙相同部位,保持牙弓上相邻两牙的接触,阻止其分离
  32牙周膜厚度为:0.15~0.38mm
  34牙周膜五组纤维的改变及功能:
  1)牙槽嵴组:功能是将牙向牙槽窝内牵引,对抗侧方力,保持牙直立
  2)水平组:是维持牙直力的主要力量,防止牙侧方移动
  3)斜行组:可将牙承受的咀嚼压力转变为牵引力,均匀地分散到牙槽骨上.并可限制牙的转动
  4)根尖组:具有固定牙根尖的作用,保护进出根尖孔的血管和N
  5)根间组:有防止牙根向冠方移动的作用
  35牙周上皮剩余的形态,分布及意义:
  1)分布:在牙周膜中
  2)形态:在光镜下C较小,立方或卵圆形,胞浆少,嗜碱染色.电镜观察上皮C有基底膜将C与牙周膜的基质分开,相邻C有桥粒相连,胞浆含有张力微丝和大量的核糖体
  3)意义:上皮增殖成为颌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的来源
  36牙周膜成牙骨质C的形态及分布:
  分布在邻近牙骨质的牙周膜中,C扁平,胞核圆或卵圆形.C平铺在根面上,在牙骨质形成时近似立方状
  37牙周膜成骨C的形态及分布:
  在骨形成时,邻近牙槽骨表面有许多成骨C,形态为立方状,胞核大,核仁明显,胞浆嗜碱性.静止期的成骨C为梭形
  38牙周膜破骨C的形态及分布:
  破骨C是多核巨C,胞核数目不等,胞浆嗜酸性,位于吸收陷窝内
  39固有牙槽骨的分布及结构:
  衬于牙槽窝内壁,包绕牙根与牙周膜相邻,在牙槽嵴处与外骨板相连.它是一层多孔的骨板又称筛状板.牙周膜的血管和N纤维穿过小孔进入骨髓腔中
  40束骨的分布:
  组织学上固有牙槽骨属于束骨,由含有粗大纤维的编织骨构成,其中包埋了大量的牙周膜纤维即穿通纤维.在邻近骨髓侧,骨板由哈弗S所构成,其外周有几层骨板呈同心圆排列,内有N和血管通过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