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考研中普通心理学是个重头戏。因此,一定要在备考初期的时候把基础打牢。下面是圣才考研网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考研笔记,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与基本过程
问题空间:由以下三个环节共同定义
初始状态——已开始的不完全的信息或令人不满意的状况。
操作——为了从初始状态迈向目标状态,你可能采取的步骤。
目标状态——你希望获的的信息或状态。
问题解决:在问题空间下,经由思考与推理而达到目的的心理历程,也就是寻找一条空间内从始到末的通路。
问题解决的具体心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2.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策略: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算法策略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却需要大量的尝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它有以下几种策略:
①手段——目的分析: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
②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③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问题解决的策略,选择一种好的策略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有算法和启发法。
知识在问题的解决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各个领域的专家就具备这种能力。专家和新手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知识的数量和知识的组织方式上的不同。
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有:知识表征的方式;定势;功能固着;动机;情绪;人际关系。
定势: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功能固着: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专业课的分值在考试中占据着很大的分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考生能否成功。因此无论是跨学科考生还是同等学力的考生,都要尽早进入复习状态,进行科学的复习,相信你会离成功更近一步。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 >>>2016年考研复试调剂指导专题
点击查看 >>>2016年考研成绩查询专题
点击查看 >>>2016年考研真题汇总
点击查看 >>>考研考博电子书辅导资料
点击查看 >>>2017考研全套资料
点击查看 >>>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Copyright©2007–2025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