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简介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College of New Energy and Materials,简称CNEM)成立于2018年11月。学院致力于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助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氢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围绕产能、储能、用能三个环节的高性能材料,深入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氢能生产与利用、电池与储能技术、新能源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努力培养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工程应用型人才。


  学院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年轻有活力。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25人;教职工平均年龄40岁。专任教师队伍中,45岁以下教师36人(占比73.47%);具有博士学历48人(占比97.96%),海外归国博士及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32人(占比65.31%)。有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6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4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学校优秀青年学者3人、校级青年教学骨干1人、青年拔尖人才17人。


  学院是学校一流学科“X”平台和“清洁低碳能源工程”北京市高精尖学科的牵头学院。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与化工学院合建),1个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拥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与化工学院合建)和光学工程,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学科材料与化工。其中,材料学二级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根据ESI最新数据,我校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排行前1%。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贯彻新工科教育理念,向国际一流专业看齐,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储能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并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学院现有在校生1004人,其中本科生521人、硕士研究生403人、博士研究生80人。近三年来,学生多次参加“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全国金相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先后获得国际级奖项6项、国家级奖项33项、省部级奖项59项。学院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教学奖励。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持续保持高位。


  学院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取得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思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水平。现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以及中国石油大学测试中心、能源材料微结构实验室等多个校级科研平台。有价值40万以上的大型设备近60台套,为新能源新材料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供了充分保障。2013年,学院教师在国际著名综合类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第一单位),相应研究成果入选“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十三五”以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4项。近三年,学院凝练科研方向,形成八个科研团队,在聚焦装备材料服役可靠性、研发特种橡胶密封材料、发明石墨烯绿色规模化制备新技术、推动行业国际化与标准化等方面形成系列代表性成果,解决相关领域“卡脖子”的问题,服务能源行业发展。


  学院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强保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学院工作的各方面,围绕中心工作促党建。2020年,“构建师生党建一体化模式,提升组织育人实效”入选学校党建优秀成果培育计划;“推进三全育人,凝聚育人合力”成果获评学校思政优秀成果。


  新能源,为人类未来创造可能;新材料,为高新技术提供基础!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团结一致,朝着新能源、新材料广阔的发展前景努力奋进,必将在学校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征程中做出突出贡献!




  来源:https://www.cup.edu.cn/cnem/xygk/xyjj/index.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