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之初,学校采取分批建设,逐步充实的方针,逐批建设了基础课各教研室和实验室。1963年2月,学校制定的《北京第二医学院领导体制暂行条例》中明确提出“为了加强基础各学科的领导,在学院下设基础部”。至1966年基础部建设完成。“文革”期间,基础部建制被撤消。“文革”结束后,根据教学需要,于1973年重新建立了医学基础部,1979年更名为基础部。1994年学校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后,为适应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所有的学科进行了重新调整,并于1996年1月23日成立基础医学院,揭开了我院建设的新篇章。


  基础医学院是校本部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学院之一,是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院,担负着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课程培养的重任。学院设有神经生物学学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学系、细胞生物学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系、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系、病原生物学学系、免疫学学系、病理学学系、实验动物学学系、药理学学系和医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学系等11个学系,1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拥有生物学和基础医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还设有药理学博/硕士培养点。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90人,其中教授47名、副教授86名。博士生导师59人(其中兼职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45人(其中兼职导师5人)。学院现有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60人,本科生19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批由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领衔的学科队伍,其中不乏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及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国家及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北京学者、北京市特聘教授等,多名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院注重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骨干教师量身打造个性化培养方案,对青年教师进行入职培训。分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为实现基础医学院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采取“整体推进、分段建设、重点提高、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方针,针对不同学科加以分类指导和分层建设,努力打造一个一级学科强大、二级学科齐全的基础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学科现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2019年5月16日,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学科获评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学科目前涵盖11个二级学科,其中3 个学科进入ESI前5‰,2 个学科进入ESI前1%,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重塑疾病、神经变性疾病)、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2个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


  基础医学院承担着基础医学课程以及医学相关生物课程的教学、教改、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任务。学院以“抓质量、育名师”为教育教学建设的主要目标,深入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努力实现“谋教学质量之排头,创一流大学之基础”的奋斗目标。学院拥有“神经生物学”、“生理学”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学细胞生物学”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机能学实验”6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学院拥有生理学教学团队、神经生物学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免疫学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拥有徐群渊教授1位国家教学名师,安云庆、安威、诸欣平、刘慧荣、王伟教授5位北京市教学名师;诸欣平教授荣获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刘慧荣教授领衔的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团队获批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基础医学专业获批为2019年度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9月,基础医学院荣获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奖”荣誉称号。


  学院倡导科研强院之风,坚持学术兴院之路,注重整合多学科资源,走基础-临床相结合的联合攻关之路,发挥学校的临床优势,不断提高申报重大项目(点)的能力,推动科学研究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十三五“期间,基础医学院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76项,总资助经费11286余万元。学院获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项,经费6705万元(其中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3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学院承担获批市基金-市教委联合资助项目17项,市教委提升计划1项。学院承担市教委重点专项1项,市教委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课题骨干5名。承担北京市科委各类项目9项。获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2项,经费1005万元。发表SCI学术论文528余篇,总影响因子2012,影响因子5分以上111篇,最高影响因子14.71;获得获省部级、协会科技奖项5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16项,专利成果1项转化中。


  学院十分重视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奥地利、瑞典、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项目合作、人员交流、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与美国西北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奥地利欧亚太平洋学术网络、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岁月如梭,征程漫漫,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基础医学院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院而努力奋斗。




  来源:https://bmss.ccmu.edu.cn/xygk_904/xyjj_914/index.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