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市 > 天津农学院 > 培养政策

天津农学院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艺与种业领域培养方案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天津农学院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艺与种业领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农艺与种业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艺与种业领域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和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领域包括作物科学、园艺科学、种业科学三个方向,培养要求如下: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植物生产的基本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发展需求规律及技术应用、传播模式,具备园艺植物及农作物生产全产业链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掌握大田农作物、园艺作物和种业生产管理与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作物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4.具有现代农业生产集成能力,能从事农业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相关工作。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一)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二)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由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组成。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习年限为2年。


  四、培养方式


  (一)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在天津市西青等地建立稳定的农艺与种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园艺和作物实践实习基地,加强研究生在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贮藏和


  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实践训练,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践训练不少于6个月。


  (二)实行双导师制


  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具有丰富的园艺植物生产或作物生产及种业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


  五、课程设置及培养环节


  (一)课程设置


  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加大园艺植物或作物的栽培实践。教学内容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突出建园、土肥水管理、品种配置、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总学分不少于29学分,其中全日制课程学分不少于22学分,实践训练6学分,学术道德宣讲1学分。


  (二)培养环节


  1.实践训练(6学分)


  联合园林、园艺、作物生产、观光农业等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围绕本领域学位授予要求根据天津的生产实践,通过京津冀院校和企业联盟,制定实践训练大纲,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实践训练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加强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的定性定量考核,考核通过者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2.其他环节


  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中期进展等。


  (1)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时间在第二学期中以前进行。选题报告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水平、存在的问题等。要求硕士生查阅不少于30篇的中、外文献资料,并应在由导师、农艺与种业领域及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参加的开题报告会上进行报告。


  (2)中期考核


  论文工作的中期考核时间在第三学期末进行。考核时,学院组织专家组对硕士生的论文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检查,由专家组提出改进建议。


  (3)论文中期进展


  根据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于入学后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报告。要求提交文字材料和多媒体幻灯片,重点汇报论文工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4)学术道德宣讲教育


  为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业务素质,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和学习风气,杜绝学术虚假现象,促进学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学术道德宣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开展多种形式开展宣讲教育,包括入学教育、举办学术道德讨论会、参加天津市及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报告会、观看宣讲视频等。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宣讲活动,并提交《学术道德行为规范自律承诺书》及心得体会报告书,经学院考核通过后,计1学分。


  六、学位论文要求


  (一)论文选题


  要求论文选题来源于园艺植物和作物生产科技创新、农业技术革新、成果推广应用、生产管理等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应用价值,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生物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应用、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


  (二)论文形式


  要求学位论文能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开发、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发明专利、技术标准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


  (三)评审与答辩


  要求学位论文的评审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应用、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要求攻读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位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有相关行业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专家,导师不得担任本人指导研究生的答辩委员会委员。


  七、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未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而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获得毕业证书。




  来源:http://yjs.tjau.edu.cn/info/1053/1574.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