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概况


  本学科在学校的发展沿革起始于 1970 年代建立的预防医学教研室,较早地进行公共卫生教学和科研工作,并随着学校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的发展,不断获得充实和提升。近年来,学校在“中医治未病”和“大健康”思想的指导下,先后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预防医学等本科专业,其中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2018年,学校正式申请成为公共卫生专业学位授权点,并于 2019 年开始招生。目前本学科下设卫生管理学教研室、预防医学教研室、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教研室、健康营养研究室,专业人才梯队合理,73%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


  本学科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上的优势,构建覆盖面广、层次丰富的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共计有 40 余家实践基地单位,包括学校八家附属医院、上海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区两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6 家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相关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以及上海市其它三级甲医院等。上述实践基地具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技术队伍和较合理的学科梯队,具备良好的带教师资和国内领先的实践平台,为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实践教学资源和发展机会。


  本学科曾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上海市科委等各级科研项目多项,荣获科技进步奖、医学科技奖、教学成果奖等多项科研教学奖项,主编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 10 余本,拥有市级精品课程 1 门。


  二、培养目标


  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本方案的培养对象是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具体要求是: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公共卫生事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实事求是,事业心强,富有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服务。


  2. 掌握公共卫生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宽广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操作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所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研的能力。


  3. 学位论文应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4.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5. 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三、培养方向


  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作为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培养单位,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设置以下 4 个培养方向:


  1.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主干学科之一。卫生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在健康领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本研究方向侧重于开展慢性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包括 2 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探索及干预效果评价、肥胖与慢性病、新发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预防措施、老年保健、中医药对疾病防治效果评价等,同时,开展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生物样品数据分析技术等方法学研究。


  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本研究方向侧重于中医药营养与药膳食疗、营养与慢病管理两大领域。中医药营养与药膳食疗研究主要以中医药营养为基础,以增进国民健康为目的,系统整理和总结传统中医药营养与药膳食疗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指导国民饮食生活实践。营养与慢病管理是应用营养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公众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肿瘤、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进行饮食营养、体育运动和健康促进等综合防治研究。


  3. 卫生事业管理学


  本研究方向以卫生管理学、卫生政策分析、卫生经济学、现代医疗保障体制等学科为基础,开展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等方面的政策研究,旨在形成“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科学体系和服务模式,弘扬中医文化。开展健康评估技术和亚健康状态干预技术研究、构建智能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对已有的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对特定的亚健康状态人群进行前瞻性临床干预研究。


  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旨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方向以慢性病行为干预和社区健康促进为重点,研究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行为因素,以行为改变理论为指导,开展行为干预及效果评价研究。同时,开展中医健康促进适宜技术研究,探索社区健康促进的有效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提高社区健康促进的水平。


 四、学习年限与时间年限


  学习年限为 3 年,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不少于一学期,不多于一年,其余时间进行专业领域实践能力培养。学习年限最长可延长至 5年。


  五、培养方式与考核要求


  (一)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


  实行导师负责和行业导师共同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指导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明确选修课程、确定研究方向和论文选题、组织学术活动、完成学位论文等工作。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


  2.课程与实践并重原则


  研究生既要通过课程学习以掌握本专业的系统理论和专门知识,也要进行专业实践,主动适应行业、职业要求,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建立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制度


  每位研究生每年至少进行 1 次学术报告。通过研究生相互之间的研讨和交流,切实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4.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


  为加强本专业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学术规范和学术表达方式的训练,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1 篇,具体要求参照《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修订)》。同时鼓励学生在行业导师指导下有发明创新、技术改革等项目研发。


  (二)考核要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在第一学期结束前,应在导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本培养方案填写《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导师签署意见、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备案。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培养计划确定后,研究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


  2.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文献阅读量由导师视具体情况而确定。


  3.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为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最迟须在入学后第五学期的第一个月结束前完成,结合论文开题内容完成中期考核,具体办法详见《上海中医药大学关于加强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若干规定》,考核结果上报研究生院备案。


  六、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要求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等课程教育和专业实践。根据专业发展需求,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


  (一)课程设置


  课程分公共必修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践。设置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四个方向,各专业方向专业课至少选修 5 门(≥12 学分,*为必选课程),专业选修课至少选修 3 门(≥3.5 学分,2 门在已有的课程中选择,1 门需在学校专业学位选修课程库中选择)。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少于 29 学分。


  学位课程设置如下:

  #中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可在选修课程库中任意选择,非中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选修中医类课程。


  学位课程由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课程并考试,上课方式采取分散与集中的方式进行,参加统一考试。


  (二)专业实践


  根据专业学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应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围绕专业研究方向,在相关的教学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践,实践时间不得少于 6 个月。按照四个培养方向制定相应的实践手册及评价考核方式,学生应严格按照实践手册要求的内容完成专业实践。专业实践结束后,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汇报并进行考核。


 七、学位论文要求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研究室)三级管理的导师负责制。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并于第三学期末完成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开题报告通过后,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工作,应结合我校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四个培养方向的实际需要进行选题,突出课题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选题应紧密结合疾病控制、健康促进、医疗服务、卫生管理等公共卫生领域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先进性。公共卫生硕士在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应查阅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本学位论文研究是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内容提出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的技术路线。


  2.研究内容应来源于公共卫生领域的实践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公共卫生应用背景,或针对卫生管理和政策制定过程中遇到的卫生政策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工作量,在充分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动态的基础上,针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现场调查、干预研究和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等。学位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得少于 2 万字。


  3.综合运用公共卫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对所确定的研究假设开展研究,确定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可采用历史资料的挖掘和利用、现场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干预研究等定量和(或)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数据翔实准确、研究资料真实可靠,分析过程严谨。


  4.论文研究结果应给出明确的分析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体现新观点或新见解,在公共卫生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进行预答辩。


  通过预答辩,并且专业实践考核合格,方可推荐答辩。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及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学院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八、学位授予


  学位申请者按培养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学分并课程考试合格,完成专业实践,并且通过专业学位论文答辩,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位要求者,授予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




  来源:https://sph.shutcm.edu.cn/_upload/article/files/b7/42/8722637e4c1985487333e10fa3e0/e7255a86-c5ce-41aa-9349-36a0a222f98c.pdf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