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上海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上海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8年10月,是直属学校领导的独立二级机构,是集教学、研究、宣传、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二级学院,统一开设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形势与政策”课),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统一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历史沿革


  我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思政课教学工作。1952年,上海体育学院建校伊始,即根据中央教育部关于高校开设政治理论课的指示,设立了政治理论课教研室(1954年改称政治教学小组),承担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等政治课教学工作。1959年2月,学校党委提出开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课,并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时任党委书记范鸿恩同志兼任教研室主任,各系成立马列主义教学小组。2000年6月,成立社会科学部。2009年3月,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18年10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基础上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双一流”建设方案进行重点建设。


  党建引领


  学院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体化推进、融合化发展模式,实施“党建领航”“思政先锋”“理论铸魂”“组织强基”四大工程,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压实在支部,不断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不断健全完善支部委员会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院直属党支部入选“上海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直属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案例《实施党建“三大工程”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见成效》入选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编印的《上海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案例汇编(100个)》。


  机构设置


  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理论教学团队和大学生德育教学团队2个教学团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体育“大思政课”(通识教育)7个教研室和1个体育“大思政课”虚拟教研室,全面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任务;设有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智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建设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实践基地(上海)、上海市哲学社科基地——体育与健康伦理 E-研究院、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德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马克思书房等教学研究平台和“闻道讲坛”思想学术交流平台;依托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建立了“以体育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修基地,大力推动大中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建设。


  师资队伍


  学院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总体要求,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实施“思政课教师卓越成长计划”,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全周期的思政课教师成长发展机制,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思政课教师23人(含校内双聘),特聘研究员1人,行政人员2人。其中,中国伦理学会理事1人,国际体育史学会会员1人,上海市“阳光学者”2人,亚太体育协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文化发展委员会委员1人,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员1人,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员1人。1个教学团队(《国乒荣耀》课教学团队)分别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团队,6名教师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名教师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在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设立“上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研学实践基地”。


  教育教学


  学院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承担全校本科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6门必修课,以及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法概论”等课程教学工作,推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推出“习近平总书记体育重要论述”通识选修课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体育足迹(情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聚焦体育德育推进“以体育德”体育特色“大思政课”建设,面向全校开设了“体育强国”中国系列课程和“国乒荣耀”“风羽同舟”“奥运荣光”等体育“大思政课”,不断探索“以体育德”为特色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上海体育学院入选首批上海“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2022年)。作为参与单位申报的1项教学成果荣获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类)一等奖。“国乒荣耀”课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类)(2020年)、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年)和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国乒荣耀”课程团队在了第二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地方高校中级及以下组)。“体育强国”课程在“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并入选2021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获思政课选修课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编著专项资助。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3个二级学科方向,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服务专业建设、服务思政课教学的功能。近年来,学院教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主流媒体理论版和《思想理论教育》、《人民论坛》、《学术月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以及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上观新闻、学习强国等平台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理论课专项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重大项目、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课题等各类项目20余项。


  学院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强化决策咨询服务功能。我院1名教师参加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书面交流。2名教师参与编写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2022年2月)。1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上海市优秀智库报告”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多位教师参与《全民健身计划(2015-2020年)实施效果评估》、《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规划》研制、《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蓝皮书)》编著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研制等重大研究任务,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赞许。50余篇决策咨询报告被上级有关部门刊用并获领导正面批示。


  面向未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唯实、求是、尚真、图新”的院训精神,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和理论宣传四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形成规范建院、教学立院、人才兴院、学术强院、制度治院、开放办院六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大力实施“品牌课程”创新计划、“卓越教师”成长计划、“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和“重点学院”支持计划,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富有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凸显社会主义政治本色、体现体育特色的,能够有力支撑上海体育学院“双一流”和上海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教学基地、研究高地和思想阵地。




  来源:https://mks.sus.edu.cn/xygk/xyjj.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