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一对一
圣才VIP会员,电子书题库视频免费看

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305)

扫码手机阅读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评论(0

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305)


  一、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对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特点,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


  1. 具有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全面的把握,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问题;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历史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及所形成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科学方法;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了解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2. 能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开展调查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学术规范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能力;学位论文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符合学术创新的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应达到相应的水平。


  3.政治立场正确,坚持“四个自信”,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治学态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精神、坚定的责任意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4.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如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党务、行政管理、理论宣传工作;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在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成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二、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科学体系的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等5个专业方向。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


  本方向主要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及其当代价值、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研究等。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


  本方向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新时代重大社会实践问题研究。


  3. 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本方向是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学科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


  4.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方向


  本方向是专门研究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的学科方向。主要聚焦于中国近现代政党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研究等。


  5. 党的建设方向


  本方向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中国化及其实践的学科方向。侧重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实践、基层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历程及基本经验等内容。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学习期限最长为5年(含休学)。


  按照正常学制,研究生入学后前三个学期为课程学习阶段,后三个学期为论文写作阶段。为保证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育质量,一般在第三学期修满规定的学分后,由研究生考核领导小组主持,对研究生进行一次包括思想品质和业务素质在内的中期考核。通过期中考核后,在第三学期末进入开题、毕业论文写作阶段。


  四、培养方式


  硕士生教育一要打好宽厚的基础,二要掌握科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三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探索、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对硕士生必须采取科学的培养方式。


  1.实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在第一学期确定导师,每位导师对所指导的研究生全面负责;导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协助主管部门妥善解决学生学习和成长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学位论文环节的指导力度,有的放矢,提高毕业论文水平;导师组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集体智慧,相互沟通情况,交流教学与育人经验。


  2.执行全日制培养、在校全脱产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多采取启发式、研讨式、专题式等教学方法。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如理论性课程采取讲授、自学、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性课程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总结辅导、师生研讨等灵活多样方式来完成。


  3.采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营造学术氛围,组织学术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围绕专业特点做相关学术报告;组织研究生学术论坛,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探讨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兴趣,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院、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施严格的考核、竞争和淘汰机制。课程结课考试、中期考核、毕业(学位)论文都要严格把关,宁缺毋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5.加强学术道德培养。引导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符合学术规范,导师严格审阅学生作业与学年论文等,杜绝抄袭现象发生,培养其读书思考能力、独立科研能力与意识,强化学术道德观念。


  五、课程设置、学分与考核


  (一)课程设置与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各方向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每人所修学分包括课程学分和其他学习项目学分(含“创新学分”),总学分需达到37分方可毕业。全部学习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其中学位课9-10门,见带*课程。


  1.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公共专业课,合计19学分。


  (1)公共课:共4学分,2门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方法课(逻辑学,2学分)。


  (2)基础理论课:共12学分,4门课。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研究等课程。


  (3)公共专业课:共3学分,2门课。包括专业外语、学术论文写作。


  2.二级学科方向专业课:各二级学科方向分别设置10学分,包括有4-5门专业课。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设置有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专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论等5门课程。


  (2)马克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设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研读、新时代中国重大实践问题研究、当代社会思潮等5门课程。


  (3)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设置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专题、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教育思想专题等5门课程。


  (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设置有中国近现代政治专题、中国近现代经济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题、党的政策与文献等5门课程。


  (5)党的建设方向:设置有党的建设重要文献选读、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专题、执政党建设研究专题、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等4门课程。


  3.选修课: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方向选修课和知识拓展课组成,共8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共2学分。


  每位研究生必须选修《习近平治国理政》研读,1学分;从《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马克思恩格思列宁经典著作选读》4门课程中必须选修一门课程,1学分。


  (2)专业选修必选课:社会调研课,2学分。组织学生学习统计分析方法,实施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以调研报告答辩方式考核。


  (3)其他综合性方向选修课:共4学分。


  本学科提供的其他综合性方向选修课,包括有中西方哲学思潮评介、人学理论专题、经济学方法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专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中国近现代史学术前沿、世界政党研究专题、党务管理专题研究、中共党史专题等课程,学生可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至少4学分。


  4.补修课


  补修课是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未修过且必须补修的课程。可参加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生的课堂听课学习。补修课共设2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不记学分,但成绩必须达到合格要求。应补修未补修或补修成绩不合格者,视研究生中期考核不合格处理。


  本学科的各门课程设置、学分、学时及开课学期等详见附表。


  (二)学习成绩考核


  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笔试(闭卷)、课程论文、答辩、社会调研等方式。其中,全校公共课按照课程统一要求考核,其他课程则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教学情况,可在闭卷笔试、课程论文或者论文答辩等方式之间灵活选择。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入的研究生需补修该专业大学本科的相关基础课程,应按本科生考试的有关规定随本科生一同考试。


  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组成,按百分制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考核可采取期中考试、作业、读书报告、文献综述、随堂测验、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


  课程学习成绩的合格标准为:学位课程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其余课程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成绩不合格者,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为提高硕士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学习期间还要求学生从事一定的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及科学研究活动。


  前三个学期完成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及学年论文,需完成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至少1次,完成学年论文2篇。第1-5个学期要至少听取学术讲座或做学术报告10次,每学期至少要做1次学术报告,并记录备案。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及学年论文的考核由学科组统一审核和评判。


  中期考核前,本专业研究生必须参加至少6次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包括本人所做的学术报告。


  按照我校硕士学位授予条件的规定,研究生在校期间需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1)以第一或者第二作者身份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


  (2)在由高校、省级以上学会或社科院、党校等学术机构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省级期刊、学报、以书代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本人是第一作者;


  (3)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的前三名;


  (4)获得市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的调研报告,本人需是调研报告第一作者。


  七、中期考核


  本专业研究生属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考核时间第三学期末,具体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毕业(学位)论文


  硕士毕业(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半,论文字数为3万字以上。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尽可能从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的要求出发,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硕士毕业(学位)论文选题要具有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


  2.开题报告。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在中期考核通过之后进行。开题报告主要检验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得充分。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依据或意义、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文献综述)、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书目等。


  关于开题的规定:开题前导师至少要对研究生进行三次指导,开题时至少要有5位本专业的学术骨干参加开题评审。没有通过开题的研究生,在修改后经专家组再次评审通过后方可开题。


  关于创新的要求:研究生的毕业(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创新主要包括:角度新、论据新、观点新等。创新是衡量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重要依据。


  3. 关于论文检查与评审的规定。


  开题后学生要认真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要能够体现出基础理论与专业水平;观点明确,主题突出,结构严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据充分,资料翔实;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导师要对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写作给予指导。在学位论文送审前,研究生必须按照导师规定的时间完成论文撰写,并按照导师的要求修改论文。导师也必须认真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在外审前至少修改三次,并有修改记录。


  4.答辩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须进行预答辩。学生按照预答辩委员会意见对论文做进一步修改。


  预答辩通过后,毕业(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按我校硕士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执行。符合条件者,准予毕业,并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九、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列宁专题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5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5]《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6]《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文集》(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胡锦涛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4]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肖前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8]王伟光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19]张一兵著:《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转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陈文通著:《重温经典:拜访马克思——七个重大理论问题》,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1]孙正聿著:《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2]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3]俞可平著:《论国家治理现代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24]丰子义著:《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5]黄楠森:《人学原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6]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8]麦克莱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龚育之、石仲泉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0]郑永廷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3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


  [33]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4]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全三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5]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6]李君如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下册),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7]徐贵权、邵广侠:《思想政治教育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8]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9]张荣臣主编,《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年版。


  [40]杨德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学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41]杨光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2]陈学琳:《新编党务管理工作理论与实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3]本书编写组:全面从严治党常用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


  [44]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5]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6]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来源:https://marxism.hueb.edu.cn/info/1050/1606.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